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418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包括半透明氧化铝陶瓷放电腔及一对电极,所述半透明氧化铝陶瓷放电腔由直管型陶瓷体和陶瓷帽组成,所述陶瓷体的直管部份与其尾管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衔接,所述陶瓷帽包括陶瓷塞、陶瓷帽沿及直型尾管,所述与陶瓷帽衔接的封接用尾管具有比与直管型陶瓷体衔接的封接用尾管更大的内径,其插入电极的几何尺寸也更大,所述的这对电极分别由导电引线引出,并气密封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维持性更好,光效和发光分层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特别涉及一种光维持性更好的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在其两端均采用对称的尾部衔接结构和对称的封接用细长尾管。在垂直或按一定角度倾斜燃点的大多数使用场合下,由于热对流效应使位于上方的一端比下方的一端具有更高的温度分布,从而限制了灯的发光效率;在电弧管弧长与放电管内径有较大比值的情况下,发光的分层现象也趋明显。专利CN101859685A和 CN201629296U描述了具有非对称的尾部结构和对称的封接用细长尾管的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结构,使灯的光效和发光分层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热对流效应还使位于上方的电极区温度更高,因而处于上方的电极在作为阳极时更容易产生电极材料的蒸发,造成的电弧管内壁发黑,使灯的光维持性变差。采用电弧管燃点时其一对电极在供电的正负半周时具有基本相同的工作温度的电弧管结构,可明显降低灯的光衰,从而提高灯的有效寿命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光维持性更好,光效和发光分层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电弧管,包括半透明氧化铝陶瓷放电腔及一对电极,所述半透明氧化铝陶瓷放电腔由直管型陶瓷体(1)和陶瓷帽(2)组成,所述陶瓷体(1)的直管部份与其尾管(3)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衔接,所述陶瓷帽(2)包括陶瓷塞(4)、陶瓷帽沿(5)及直型尾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陶瓷帽(2)衔接的封接用尾管(6)具有比与直管型陶瓷体(1)衔接的封接用尾管(3)更大的内径,其插入电极的几何尺寸也更大,所述的这对电极分别由导电引线(7)引出,并气密封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跃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新光阳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