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列通瘀片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015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列通瘀片的制备工艺,先将赤芍、土鳖虫和桃仁以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将脂溶性有效成分群提取出来,再将脂溶性有效成分群以β-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挥发油,再将药渣和通草等6味与2/3量牡蛎煎煮,将滤液浓缩至清膏A,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的流浸膏;最后对流浸膏进行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得到清膏B,最后对清膏B加热杀菌、微波干燥得到干膏,将干膏与穿山甲、牡蛎、包合好的挥发油、淀粉混合,沸腾制粒、压片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备出的前列通瘀片疗效安全可靠、质量稳定可控,丢弃了中药原料中无效和有害成份,药物有效成分纯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活血化瘀,清热通淋的中药制备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前列通瘀片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有报道慢性前列腺炎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1/4 1/3,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占5%,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占64%、前列腺痛占31%。据统计35岁以上的男性,35% 40%患者有慢性前列腺炎。天津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尸检病例,发现70%前列腺有炎症,城市医院中约占泌尿外科就诊男性病人人数的25% 30%,在农村其发病率约占21. 53%。临床可以看到,大部分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常伴有前列腺炎,本病与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疼痛、阳痿、遗精、精血)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导致前列腺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精液质量改变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产生,因此,不少男性不育症深究其原因,实际上也是慢性前列腺炎所造成。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a_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类药物、抗炎药物、 舍尼通、别嘌呤醇药、骶管注射药物阻滞骶神经治疗等方法,均效果不佳。中医药辨证施治, 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前列通瘀胶囊正是据此而设的针对以上病症的有效良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通淋之功效,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属瘀血阻滞兼湿热内蕴症,证见尿频尿急,余浙不尽,会阴、下腹或腰骶部坠胀疼痛,或尿道灼热,阴囊潮湿,舌紫暗或瘀斑,舌苔黄腻等的治疗,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且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前列通瘀的处方由赤芍、土鳖虫、穿山甲(炮)、桃仁、石韦、夏枯草、白芷、黄芪、鹿衔草、牡蛎(煅)、通草十一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通淋的功效,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属瘀血阻滞兼湿热内蕴症,证见尿频尿急、余浙不尽,会阴、下腹或腰骶部坠胀疼痛,或尿道灼热,阴囊潮湿,舌紫暗或瘀斑,舌苔黄腻等。珠海星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前列通瘀胶囊的制备方法为穿山甲全量,牡蛎 1/3量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勻;赤芍用3-5倍量的75%乙醇加热回流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药渣另器收集;土鳖虫、桃仁用3-5倍量的75%乙醇浸渍对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药渣另器收集;其余通草等六味与2/3量牡蛎及赤芍、土鳖虫、桃仁药渣加8-12倍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 04-1. 06 (700C ),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70°C )的流浸膏,再加入穿山甲、牡蛎细粉以及上述二稠膏, 混勻,8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崩解剂、填充剂适量,混勻,用润湿剂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该方法中的提取,尤其是脂溶性有效成分损失大、富集纯化效果差,因而导致患者服用量大且疗效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列通瘀片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制备前列通瘀片工艺中存在的药物的有效成份损失大、杂质含量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列通瘀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7% -13%的赤芍、7% -13%的桃仁、7% -13 %的白芷、 10%-15%的牡蛎(煅)、4%-9%的土鳖虫、6%-10%的石苇、10%-15%的黄芪、5%-10% 的通草、4% -9%的穿山甲(炮)、4% -9%的夏枯草、4% -9%的鹿衔草,以上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步骤2,将牡蛎分为牡蛎A和牡蛎B两份,牡蛎A占牡蛎总重量的1/3,余下的为牡蛎B ;将穿山甲全量和牡蛎A分别粉碎为200目-300目的细粉,备用;步骤3,将赤芍、土鳖虫和桃仁置于提取釜中,以超临界CO2作溶剂,控制提取釜内的工作压强为9-17MPa,釜内温度为33-49°C,进行超临界液体提取,提取时间为60-160分钟;然后将(X)2超临界流体转化为普通二氧化碳气体,夹带出提取物,药渣另器收集,将提取物以 β -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好的挥发油;步骤4,将白芷、石苇、黄芪、通草、夏枯草、鹿衔草、牡蛎B及赤芍、土鳖虫和桃仁三味药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04 1. 06 (700C )的清膏Α,向清膏A中加乙醇使清膏A的含醇量为70%,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70°C )的流浸膏;步骤5,将大孔树脂于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浸洗他,再用蒸馏水清洗大孔树脂至无醇味,再将清洗后的大孔树脂在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4h,用蒸馏水洗至大孔树脂的PH值为7.0后,接着用浓度为5%盐酸溶液将大孔树脂浸泡4h,再用蒸馏水将盐酸清洗后的大孔树脂洗至PH值为7. 0 ;最后将处理后的大孔树脂湿法装柱,一次完成,自然沉降;步骤6,取经过步骤5处理后的大孔树脂柱,将步骤4得到的流浸膏上柱,用蒸馏水及浓度为20% -40%的乙醇水溶液依次对流浸膏进行洗脱以去除杂质,再用浓度为60% -70%的乙醇水溶液对流浸膏进一步洗脱,收集浓度为60%-70%的乙醇洗脱液,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的清膏B ;步骤7,最后将清膏B先加热杀菌,再微波干燥,得到干膏,控制干膏的含水量不超过 6.0%;再往干膏里加入穿山甲、牡蛎A以及β-环糊精包合好的挥发油和淀粉,密闭使其混勻,控制淀粉占整个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0% -50% ;最后沸腾制粒,压片,即得。其中,步骤3中对提取物进行β-环糊精包合的具体步骤为先将提取物加入 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控制提取物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 7-10,混合后用超声波破碎仪或超声波清洗机,在59ΚΗζ条件下超声处理30-60min,析出的沉淀经过滤,清洗,干燥,即得到包合好的挥发油。其中,步骤4中将白芷、石苇、黄芪、通草、夏枯草、鹿衔草、牡蛎B及赤芍、土鳖虫、 桃仁三味药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其中,步骤7中将清膏B置于加热罐内进行加热杀菌,控制罐内温度为80-90°C ; 再将杀菌后的清膏B在60-80°C、0. 02-0. OSMpa的条件下微波干燥1_3小时得到干膏,控制干膏的含水量不超过6.0%。另外,步骤7中沸腾制粒,控制雾化速率为30-50HZ,雾化压强为0. 3-0. 5MPa,进风温度为80-90°C,出风温度为60-70°C。另外,穿山甲、牡蛎A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安全方便、成本低、 生产全过程符合GMP要求。制备出的前列通瘀片疗效安全可靠、质量稳定可控。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工艺丢弃了中药原料中无效和有害成份,提高了药物的纯度,减少了患者服用量,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制备出的前列通瘀片只需每日3次、每次3片(0. 42g/片),服用更加方便,为患者节约了治疗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前列通瘀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7 %的赤芍、13 %的桃仁、10 %的白芷、10 %的牡蛎(煅)、9 % 的土鳖虫、8%的石苇、10%的黄芪、10%的通草、7%的穿山甲(炮)、9%的夏枯草、7%的鹿衔草;步骤2,将牡蛎分为牡蛎A和牡蛎B两份,牡蛎A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列通瘀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7%-13%的赤芍、7%-13%的桃仁、7%-13%的白芷、10%-15%的牡蛎(煅)、4%-9%的土鳖虫、6%-10%的石苇、10%-15%的黄芪、5%-10%的通草、4%-9%的穿山甲(炮)、4%-9%的夏枯草、4%-9%的鹿衔草,以上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步骤2,将牡蛎分为牡蛎A和牡蛎B两份,牡蛎A占牡蛎总重量的1/3,余下的为牡蛎B;将穿山甲全量和牡蛎A分别粉碎为200目-300目的细粉,备用;步骤3,将赤芍、土鳖虫和桃仁置于提取釜中,以超临界CO2作溶剂,控制提取釜内的工作压强为9-17MPa,釜内温度为33-49℃,进行超临界液体提取,提取时间为60-160分钟;然后将CO2超临界流体转化为普通二氧化碳气体,夹带出提取物,药渣另器收集,将提取物以β-环糊精包合,得到包合好的挥发油;步骤4,将白芷、石苇、黄芪、通草、夏枯草、鹿衔草、牡蛎B及赤芍、土鳖虫和桃仁三味药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4~1.06(70℃)的清膏A,向清膏A中加乙醇使清膏A的含醇量为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70℃)的流浸膏;步骤5,将大孔树脂于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浸洗8h,再用蒸馏水清洗大孔树脂至无醇味,再将清洗后的大孔树脂在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4h,用蒸馏水洗至大孔树脂的pH值为7.0后,接着用浓度为5%盐酸溶液将大孔树脂浸泡4h,再用蒸馏水将盐酸清洗后的大孔树脂洗至pH值为7.0;最后将处理后的大孔树脂湿法装柱,一次完成,自然沉降;步骤6,取经过步骤5处理后的大孔树脂柱,将步骤4得到的流浸膏上柱,用蒸馏水及浓度为20%-40%的乙醇水溶液依次对流浸膏进行洗脱以去除杂质,再用浓度为60%-70%的乙醇水溶液对流浸膏进一步洗脱,收集浓度为60%-70%的乙醇洗脱液,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B;步骤7,最后将清膏B先加热杀菌,再微波干燥,得到干膏,控制干膏的含水量不超过6.0%;再往干膏里加入穿山甲、牡蛎A以及β-环糊精包合好的挥发油和淀粉,密闭使其混匀,控制淀粉占整个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最后沸腾制粒,压片,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大唐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