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88428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定位装置,其是由两个长方体模块A、B组成的,长方体模块A的底面与长方体模块B的上表面垂直固定在一起,形成截面为L型模块,L型模块的L型口朝下横放;模块A的底面与模块B的内侧面形成的L型口与电池组件边框的两垂直面相匹配;模块B的外侧面与粘接好的接线盒的一外侧面相匹配,模块B的底面上开有与接线盒的该外侧面上的卡口相匹配的槽。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在电池组件上安装接线盒,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既能满足工艺尺寸要求,保证产品的外观,又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粘贴接线盒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安装接线盒,需要用硅胶将接线盒按一定位置及工艺要求粘结到组件上,通过接线盒将组件电流引出。在实际工作进行粘结时,多数生产厂家认为其位置不影响电性能,接线盒粘结的位置及效果直接由肉眼判定,由于肉眼保证不了接线盒的位置,此类粘结经常出现不正、跑偏、位移偏差大等不满足工艺尺寸要求的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产品外观,降低产品一次合格率。为了保证产品的外观,一些厂家使用直尺进行校正,虽然可以满足工艺尺寸要求,但是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费时费力,而且校正过程会破坏硅胶的粘结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定位装置,采用该定位装置在电池组件上安装接线盒,粘接力好,既能满足工艺尺寸要求,保证产品的外观,又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定位装置,其是由两个长方体模块A、B组成的,长方体模块A的底面与长方体模块B 的上表面垂直固定在一起,形成截面为L型模块,L型模块的L型口朝下横放;模块A的底面与模块B的内侧面形成的L型口与电池组件边框的两垂直面相匹配;模块B的外侧面与粘接好的接线盒的一外侧面相匹配,模块B的底面上开有与接线盒的该外侧面上的卡口相匹配的槽。上述所述长方体模块B的长是接线盒与边框之间的距离,宽略小于接线盒的长度,高以接线盒安装后不接触接线盒上所涂硅胶胶层为准,如果有多层硅胶胶层,以最上面一层硅胶胶层为准。使用时,将模块扣在电池组件的边框上,模块B的内侧面顶在边框的内侧面上,模块A的底面置于边框的上表面上,将接线盒贴紧模块B的外侧面顺势下摁,完成接线盒的粘结工作。采用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在电池组件上安装接线盒,粘接力好,操作简单,快捷, 准确,既能满足工艺尺寸要求,保证产品的外观,又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安装好接线盒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是由两个长方体模块A、B组成的, 长方体模块A的底面与长方体模块B的上表面由钢钉垂直固定在一起,形成截面为L型模块,L型模块的L型口朝下横放。长方体模块B的长是接线盒2与边框4之间的距离,宽略小于接线盒的长度,高以接线盒安装后不接触接线盒上所涂硅胶胶层为准,如果有多层硅胶胶层,以最上面一层硅胶胶层为准。模块A的底面与模块B的内侧面形成的L型口与电池组件边框的两垂直面相匹配。模块B的外侧面与接线盒2的一外侧面相匹配,模块B的底面上开有与接线盒2的该外侧面上的卡口相匹配的槽6。3为硅胶胶层,5为层压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两个长方体模块A、B组成的,长方体模块A的底面与长方体模块B的上表面垂直固定在一起,形成截面为L型模块,L型模块的L型口朝下横放;模块A的底面与模块B的内侧面形成的L型口与电池组件边框的两垂直面相匹配;模块B的外侧面与粘接好的接线盒的一外侧面相匹配,模块B的底面上开有与接线盒的该外侧面上的卡口相匹配的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两个长方体模块A、B组成的,长方体模块A的底面与长方体模块B的上表面垂直固定在一起,形成截面为 L型模块,L型模块的L型口朝下横放;模块A的底面与模块B的内侧面形成的L型口与电池组件边框的两垂直面相匹配;模块B的外侧面与粘接好的接线盒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蒋贤明郭佯姚四水马兆祥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