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78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秋千架,包含一框架、一摆荡座及两束套,框架具有两侧框,在两侧框顶端之间衔设一固定杆,摆荡座具有一座椅,座椅对应两侧框的侧边各向上延设一摆动杆,每一摆动杆远离座椅的一端设有一与固定杆对应配合的扣合部,扣合部上设一可供钩挂的缺口,两束套分别对应夹设于固定杆与扣合部之间,每一束套紧密地套设在固定杆上,以限制摆荡座的扣合部左右移动,且摆荡座以固定杆为摆动支点前后摆动,具有安稳舒适的功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秋千架,特别是涉及一种不会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构件变形、乘坐不安稳的秋千架。秋千是一种可承载人并经施力而前後摆荡的游乐器材,可分成固定型及移动型两种,固定型秋千的主要架体是固设在地面上,然後在架体上固定悬挂一个可前、後摆动的摆荡座,而移动型的秋千与固定型秋千不同的是在於不用固设在地面上,所以可依需要调整移动在不同的位置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往移动型的秋千架1具有左、右对应的两个侧框10,在该两侧框10顶缘桥设一支固定杆11,该固定杆11上并藉两个弹性限度大的弹簧12活动悬架一个可供承载人的摆荡座13,该摆荡座13是以该固定杆11为摆动支点而前、後摇摆,另外,在该固定杆11上再架设一个用以披挂遮阳、防雨布等的遮护架14,当该秋千架1经使用过一段时间後,该弹簧12会因长期承载重力(人的体重及该摆荡座13的重量),而产生拉伸、变形等弹性疲乏现象,使得整个该摆荡座13的水平位置往下移,甚至会因该两弹簧12的变形量不一致,而使得该摆荡座13形成歪斜不平衡的状态,造成在使用时无法安稳、舒适的乘坐,且因为该遮护架14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无法配合使用的需要(如早上、中午或下午的太阳照设角度都不同)来作方位角度的调整。本技术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具有乘坐安稳,且能依需要而有效地调整出较佳的乘坐环境的秋千架。本技术提供一种秋千架,包含一个设有两个侧框的框架及一个设有的座椅的摆荡座,该两侧框顶缘间衔接设有一支固定杆,其特征在於该秋千架另包含两个束套;该摆荡座在该座椅对应於该两侧框的侧边处各向上延伸设有一支摆动杆,每一摆动杆远离该座椅的一端设有一个与该固定杆对应配合的扣合部,该扣合部上设有一个可钩挂的缺口;该两束套分别对应夹设在该固定杆与扣合部之间,每一束套套设在该固定杆上;该摆荡座扣合部的缺口分别钩挂在该束套上。所述的秋千架,其特征在於该框架上延伸设有一个位在该固定杆上方且桥跨两侧框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上枢接一个可调整俯仰角度的遮护架。所述的秋千架,其特征在於该连接杆左、右侧各固装一个第一调整块,每一该第一调整块背向该连接杆的一侧设有一环调整齿,且在该调整齿中心设有贯穿该第一调接块及连接杆的第一穿孔,该遮护架上固设两个分别与该第一调整块对应配合的第二调整块,每一该第二调整块背向该遮护架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调整块调整齿对应的调整齿,每一该第二调整块与遮护架间设有穿经该调整齿中心的第二穿孔,并以一个接合组件穿设该第一、二穿孔,而将该连接杆及遮护架枢合成一体。所述的秋千架,其特征在於每一该束套具有一个可弹性撑张紧密钩套该固定杆的缺口,且在该束套上形成一个朝外开设的槽道,该槽道与该摆荡座的扣合部缺口钩套定位。所述的秋千架,其特征在於在该固定杆上固设两个限制该两束套朝固定杆左、右端缘移动的插键。本技术的效果在於该秋千架是在一个框架顶端设有一支固定杆,该固定杆是供一个对应钩挂并可前後摆动摆荡座,在该摆荡座左、右两侧各向上延伸一支摆动杆,在每一摆动杆顶端各设有一个扣合部,每一扣合部并各藉一个紧密套设於该固定杆上的束套对应钩套在该固定杆,同时利用该束套以防止该扣合部左、右移动,而可提供一个安稳、不变形的使用空间。本技术的秋千架包含一个框架、一个摆荡座及两个束套,该框架具有两个侧框,在该两侧框顶端之间衔设一支固定杆,而该摆荡座具有一个承载人的座椅,该座椅对应於该两侧框的侧边各向上延伸设有一支摆动杆,每一摆动杆远离该座椅的一端并设有一个与该固定杆对应配合的扣合部,该扣合部上设有一个可用以钩挂的缺口,该两束套是分别对应夹设於该固定杆与扣合部之间,每一束套紧密地套设在该固定杆上,以限制该摆荡座的扣合部左右移动。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秋千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移动型秋千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束套与固定杆及摆荡座的部份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遮护架与框架的连接杆的部份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遮护架角度调整侧视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秋千架2包含一个框架3、一个摆荡座4、两个束套5、一个遮护架6及两个接合组件7。如图2~4所示,该框架3具有两个左、右对应的侧框30,每一侧框30是由一支底杆300及两支前、後对应的弧弯杆301、302衔接而成,在每一底杆300下方设有可以垫靠的两个底垫31,且在该两侧框30的底杆300之间连接设有一支撑杆32,该两侧框30的後弧弯杆302下段连接设有两支交叉的支杆33,在该两侧框30的後弧弯杆301顶缘桥接一支固定杆34,该固定34的杆体上设有两个具有间隔的插键35,位在该固定杆34上方延伸设有一个与该侧框30固接且呈倒U状的连接杆36,该连接杆36左、右两外侧各固装一个第一调整块37,每一第一调整块37远离该连接杆36一侧设有一环同心圆且呈放射状排列的调整齿370,在该调整齿370中心及连接杆36上设有贯穿的第一穿孔371、372。如图2、3所示,该摆荡座4具有一个可承载人的座椅40,该座椅40朝前侧垂弯以供乘坐,在该座椅40左、右两侧各衔设一个扶手41,每一扶手41後侧并向上延伸连接弧弯而形成一支摆动杆42,每一摆动杆42远离该座椅40的一端设有一个可与该固定杆34对应配合的扣合部43,该两摆动杆42的扣合部43的间距小於该两键35的间距,该扣合部43是一个倒U形钩体,且具有一个可弹性撑张成一具有预定宽度的缺口430。该束套5是以弹性材质制成的C形套体,且具有一个可弹性撑张以紧密钩套在该固定杆34上的缺口50,该束套5远离缺口50的背侧上凹陷一个槽道51,该槽道51可供该摆荡座4的扣合部43缺口430对应套设。如图2、4所示,该遮护架6是由两前、後对应横杆60及两左、右对应直杆61所套接成的四边形框体,在每一直杆61内侧位置处各固接一个与该第一调整块37对应的第二调整块62,每一第二调整块62上也设有与该第一调整块37的调整齿370对应合的调整齿620,并在该第二调整块62及对应的直杆61上穿设有可与该第一穿孔371、372对应的第二穿孔621、622,该护架6也可利用多数支杆衔连成其他不同於四边形的框体,最後可在该遮护架6上罩覆一个遮阳布、防雨布,以遮挡阳光及雨水。该接合组件7包含一支螺杆70及一个螺帽71,该螺杆70是由外向内依序穿经该遮护架6的第二穿孔622、621及该框架3的第一穿孔371、372,并在该螺杆70穿出第一穿孔372後藉由该螺帽71螺合,以将该连接杆36及遮护架6接合成一体。如图2所示,组装时,将该两束套5的缺口50分别扣套在该固定杆34上,使该两束套5位於两插键35之间,并逐一将该两束套5分别往与其对应的插键35抵靠,再将该摆荡座4的扣合部43缺口430对应往该束套5的槽道51钩套,以限制该摆荡座4左右移动,此时该摆荡座4是以该固定杆34为摆动支点而前後摆动,且分别使该螺杆70由外向内穿经该遮护架6的第二穿孔622、621及该框架3连接杆36的第一穿孔371、372,藉由该螺帽71的螺合,而将该连接杆36及遮护架6接合成一体(如图4所示)。如图4、5所示,欲调整该遮护架6的俯仰角度时,是将该遮护架6施予往上或朝下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秋千架,包含一个设有两个侧框的框架及一个设有的座椅的摆荡座,该两侧框顶缘间衔接设有一支固定杆,其特征在於:该秋千架另包含两个束套;该摆荡座在该座椅对应於该两侧框的侧边处各向上延伸设有一支摆动杆,每一摆动杆远离该座椅的一端设有一个 与该固定杆对应配合的扣合部,该扣合部上设有一个可钩挂的缺口;该两束套分别对应夹设在该固定杆与扣合部之间,每一束套套设在该固定杆上;该摆荡座扣合部的缺口分别钩挂在该束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秋千架,包含一个设有两个侧框的框架及一个设有的座椅的摆荡座,该两侧框顶缘间衔接设有一支固定杆,其特征在於该秋千架另包含两个束套;该摆荡座在该座椅对应於该两侧框的侧边处各向上延伸设有一支摆动杆,每一摆动杆远离该座椅的一端设有一个与该固定杆对应配合的扣合部,该扣合部上设有一个可钩挂的缺口;该两束套分别对应夹设在该固定杆与扣合部之间,每一束套套设在该固定杆上;该摆荡座扣合部的缺口分别钩挂在该束套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千架,其特征在於该框架上延伸设有一个位在该固定杆上方且桥跨两侧框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上枢接一个可调整俯仰角度的遮护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秋千架,其特征在於该连接杆左、右侧各固装一个第一调整块,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