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转轮,特别是一种大转轮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观览车的驱动是采用摩擦轮驱动方式,以成对的摩擦轮夹持在观览车转盘的轮缘,动力传动的摩擦轮(驱动轮)旋转产生的摩擦力驱动转盘旋转,通常,转盘轮缘上布设有数个至数十个成对的驱动轮,如图4所示;观览车转盘是一大型的旋转钢构件,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必然产生形位公差,其中主要的是圆跳动(径向)和端面跳动(轴向),为了适应形位公差的需求,现有的驱动装置均设置有随动机构,相应结构有下列两种成对驱动轮在转盘轮缘上呈径向布置——即二驱动轮中心连线通过转盘中心,二驱动轮安装在移动架上,移动架或车轮架可在一固定架上移动或摆动,并由一弹性元件顶持,以保持二驱动轮的摩擦面能紧贴轮缘使传动稳定,当轮缘在旋转中产生圆跳动时,可带动二驱动轮和移动架或车轮架相对固定架作径向同步随动,从而保持二驱动轮紧贴轮缘稳定驱动转盘旋转,但是,轮缘还产生有端面跳动,现有驱动装置无法应对,造成二驱动轮的摩擦面作相对轮缘轴向的位移,不仅影响驱动动力传递的稳定性,而且也会加剧驱动轮的磨损。成对驱动轮在转盘轮缘上呈轴向(端面上)布置——其结构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览车驱动装置双向随动机构,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轮、动力机、减速器、轮架和压紧器,二驱动轮组成一驱动轮副,二轮架的一端铰接有一压紧器,轮架中部固设有动力机,动力机经减速器连接有驱动轮,二驱动轮分别和观览车转盘的滚道触接,其特征在于: a.固定座(5)上固设的固定架(4)上套设有移动架(1)并呈滑动配合;b.移动架(1)上铰接有驱动机构(6)的二轮架(64);c.移动架(1)前端设置有一和转盘(9)轮缘端面触接的端面滚轮(2);d.移动架(1)上 设置有一弹性元件(3),弹性元件(3)一端顶持于移动架(1),另一端顶持于固定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览车驱动装置双向随动机构,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轮、动力机、减速器、轮架和压紧器,二驱动轮组成一驱动轮副,二轮架的一端铰接有一压紧器,轮架中部固设有动力机,动力机经减速器连接有驱动轮,二驱动轮分别和观览车转盘的滚道触接,其特征在于a.固定座(5)上固设的固定架(4)上套设有移动架(1)并呈滑动配合;b.移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楼惠一,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上海游艺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