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859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依照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改变本创作的使用型态,如,可将座椅经由一枢接装置的驱动而形成躺椅的态样,更可将座椅拿离后,将顶棚拆下套接于该左支撑架及该右支撑架的中间部位,以形成吊床的状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秋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提供使用者休闲时方便使用的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座椅及躺椅的型态,更可将顶棚拆下套接在别处而形成吊床的形状。
技术介绍
现今的生活愈来愈讲求所谓的多能性,尤其是在生活中所经常能使用的物品,其中,可供人休息的各种设备更是居家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在现今使用者越来越重视其休闲活动,因此可携带至户外的休闲用品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如座椅、躺椅、吊床甚至遮阳用品,以往消费者购买时上述的物品时,上述的物品就需得均购买,然而在现今房价高涨的时代,普通家庭所能容纳物品的空间逐渐显的不足,且于户外踏青时更不可能携带太多物品,更何况上述所提及的产品均需占掉不小的空间,故,为搭配迎接未来将越来越拥挤的时代,未来使用的物品将有微小化的趋势,若无法缩减其体积时,则有附加的功能性也将为未来的趋势之一,因此专利技术人基于此远见,因此设计出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休闲时方便使用的秋千装置,不仅具有座椅及躺椅的型态,更可将顶棚拆下套接于别处而形成吊床的态样,以可节省使用者所花费的金钱及避免如先前需购买太多物品而占据太多的空间。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多功能性之秋千装置,包括二支撑架装置,分别位于一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并与该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套合衔接,该支撑架装置具有二柱状构件,其中该第一连接构件分别套接于该两支撑架装置的该其一柱状构件上,该二柱状构件于相对应的一端处分别具有一弯折处,且于该端上具有一卡扣装置以结合该二柱状构件,该卡扣装置包括有相搭配之一公扣构件及一母扣构件,在组装时使该端能相互紧靠,该二柱状构件的另一端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扣件,且该第一卡扣件与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装置之一第二连接构件可形成一种相对卡制定位的状态; 一椅具装置,主要有一椅背部、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组合而成的一椅具装置,且于该椅具装置的该椅背部及该脚靠部均有与一枢接装置连接;一支撑座装置,主要有两ㄇ字型之扶手架及两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扶手架的两支撑座连接杆,其中该椅具装置系配置于该两支撑座连接杆上;二悬吊装置,连接于该支撑架装置的该第一连接构件与该支撑座装置的该扶手架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特别是系提供使用者休闲时方便使用的秋千装置,不仅具有坐椅及躺椅的型态,更可将顶棚拆下套接于别处而形成吊床的态样,以可节省使用者所花费的金钱及避免如先前需购买太多物品而占据太多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柱状结构组装前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第2A图的2B-2B线剖面图;图2C为本技术第2A图的2C-2C线剖面图;图2D为本技术柱状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组装前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榫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卡榫结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卡榫结构作动状态的剖面图;图7A为本技术椅具装置为座椅态样的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椅具装置为躺椅态样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顶棚为吊床态样的式意图。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系包括有二支撑架装置10,分别位于一第一连接构件11的两端,并与该第一连接构件11的两端套合衔接,该支撑架装置10具有二柱状构件100、100’,其中该第一连接构件11分别套接于两支撑架装置的其一柱状构件100上,该二柱状构件100、100’于相对应的一端处分别具有一弯折处,以呈现出非完全笔直的态样,其形状如ㄑ的态样;一卡扣装置12(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包含有一公扣构件120和一母扣构件121,该卡扣装置12分别可搭配于该二柱状构件100、100’的对应位置上,该公扣构件120可为一「T」字型(请参阅图4所示)或鸠型(图中未示)等的态样,而母扣构件121为可搭配公扣构件120置入于内的态样,并于组装接合该二柱状构件100、100’上的该公扣构件120和该母扣构件121时,该二柱状构件100、100’具该公扣构件120和该母扣构件121的另一端(即弯折处的另一端)则可相互紧靠,而位于该柱状构件100上的公扣构件120于扣接于另一柱状构件100’的母扣构件121时,若该母扣构件121为两端开口时(图未画),该公扣构件120可抵触于另一柱状构件100’上,以形成具有一限制位移的功能,或者,也可于该母扣构件121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处,另一端则可形成一第二挡部123,以可限制该公扣构件120于母扣构件121位移量,且在该公扣构件120更可设有一第一挡部122,当该公扣构件120与该母扣构件121接合时,该第一挡部122将会与该母扣构件121接触,即可限制该公扣构件120再往上位移,以完成组装,该二柱状构件100、100’的另一端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扣件101,且该第一卡扣件101与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装置14的一第二连接构件13可形成一种相对卡制定位的状态(请参阅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该连接装置14包括有一结合构件140及一第二限位构件141,该结合构件140具有一穿入区1401及穿合区1402之一异形槽1400,该穿入区1401的口径必大于穿合区1402,而该第一卡扣件101系具有一头部1010及身部1011,其中该头部1010的口径大于身部1011,且该头部1010小于穿入区1401,而身部1011小于穿合区1402,此外,该第二限位构件141上的一容置部1410及一卡制部1411分别对应于该穿合区1402及该穿入区1401设置,并且该结合构件140与第二限位构件141以一复位部件142接合,该复位部件142包括有一固定栓1420及一弹性组件1421,该固定栓1420自第二限位构件141贯穿并固定该第二连接构件13上,以提供一限位功能,而该弹性组件1421(如弹簧)则穿设于固定栓1420尚且位于第二限位构件141及固定栓1420的端部间;一椅具装置20,主要有一椅背部21、一椅座部22及一脚靠部23组合而成,该椅具装置20的椅背部21、椅座部22及脚靠部23枢接接合,具有可折叠的功能,其中该椅背部21及椅座部22由一第一枢接轴杆24接合,而椅座部22及脚靠部23则由一第二枢接轴杆25接合,且该椅背部21及脚靠部23更接合一枢接装置30,该枢接装置30主要为一驱动杆31,该驱动杆31之一端枢接于脚靠部23上,而该椅背部21则往下延伸与该驱动杆31交错枢接,并在其枢接处连接有一卡榫结构33(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其中该卡榫结构33包含有一栓体331,为一旋钮3311底面设置一第一斜面3312及一杆体3313所构成,其中,该第一斜面3312系环绕形成的环型斜面体;该杆体3313设置于该栓体331底面的轴心处,其一端形成一外径稍大的杆头3313a,并套设有一弹簧3314;一座体332,其中央贯穿形成一穿孔3321以配合该栓体331中的杆体3313,且顶部形成一第二斜面3322,该第二斜面3322系环绕形成的环型斜面体,并配合可囓合该栓体331中的第一斜面3312;一导引座333,其顶部自上表面内凹而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多功能性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支撑架装置,分别位于一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并与该第一连接构件的两端套合衔接,该支撑架装置具有二柱状构件,其中该第一连接构件分别套接于该两支撑架装置的该其一柱状构件上,该二柱状构件于相对应的一端处分别具有一弯折处,且于该端上具有一卡扣装置以结合该二柱状构件,该卡扣装置包括有相搭配的一公扣构件及一母扣构件,在组装时使该端能相互紧靠,该二柱状构件的另一端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扣件,且该第一卡扣件与两端分别具有一可形成一种相对卡制定位的状态的连接装置之一的第二连接构件;    一椅具装置,主要有一椅背部、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组合而成的一椅具装置,且于该椅具装置的该椅背部及该脚靠部均有与一枢接装置连接;    一支撑座装置,主要有两ㄇ字型的扶手架及两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扶手架的两支撑座连接杆,其中该椅具装置系配置于该两支撑座连接杆上;    二悬吊装置,连接于该支撑架装置的该第一连接构件与该支撑座装置的该扶手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信刘鑫祖刘祖坤
申请(专利权)人: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