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516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橡胶手套,其不进行防止工具的装卸或将一对的橡胶手套之间用软线体连接就能够可靠地防止袖部向手套主体侧滑落或橡胶手套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其结果,水等难以侵入。橡胶手套(1)具备近似筒状的袖部(2)和与其相连的手套主体(3),将其所述袖部(2)的最大周长为240mm~360mm,并且所述袖部(2)的中途设有具备周长为所述最大周长的50%~90%的最小周长部(10)的颈缩部(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整体由橡胶或树脂的膜一体地形成的橡胶手套
技术介绍
所谓的橡胶手套作为从一般家庭用到各种产业中的作业用、进而到医用的手套已广泛普及,其用天然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等的合成橡胶或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等的树脂等,将近似筒状的袖部和与所述袖部的一端相连的手套主体一体地形成,且将所述袖部的另一端作为袖口进行开口。另外,作为橡胶手套有具有各种厚度的手套,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提高对手的吻合性以及戴橡胶手套的状态下的作业性等,而只用所述橡胶、树脂的薄膜形成的具有柔软性的软橡胶手套的需求有增加的倾向。然而,所述膜越柔软或越薄,刚性越有下降的倾向。因此,例如戴所述薄的橡胶手套实际使用时,将变得覆盖手腕到前臂的袖部容易向手套主体侧滑落、或橡胶手套整体容易从手滑动或脱落,例如在水作业中使用时水进入其中,存在失去了戴橡胶手套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例如已提出用于夹住橡胶手套的袖口而防止滑落的防止工具,然而在使用橡胶手套之前安装所述防止工具、或者使用后卸掉是很麻烦的(专利文献 1、2 等)ο还提出有将一对的橡胶手套的袖口之间用软线体相互连接,将该软线体挂到脖子从而防止橡胶手套的滑落的方案,然而存在例如在一侧的橡胶手套破损时不得不将未破损的另一侧的橡胶手套也一起废弃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99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04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技术登记第31163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手套,其不进行防止工具的装卸或在一对的橡胶手套之间用软线体连接,就能够可靠地防止袖部向手套主体侧滑落或橡胶手套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其结果,水等难以侵入。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近似筒状的袖部和与所述袖部的一端相连的手套主体由橡胶或树脂的膜一体地形成,且所述袖部的另一端作为袖口而开口,所述袖部的最大周长为240mm 360mm,并且所述袖部的中途设有具备周长为所述最大周长的 50% 90%的最小周长部的颈缩部(絞”。根据本专利技术,戴橡胶手套时,能够通过具备所述最小周长部的颈缩部而将袖部固定于前臂。因此不进行防止工具的装卸或将一对橡胶手套之间用软线体连接,就能够防止袖部向手套主体侧滑落或橡胶手套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例如能够防止在水作业中使用时水进入其中。若考 虑将橡胶手套制成尽可能地顺畅地戴摘(着脱),所述颈缩部优选形成为以下形状,即,从所述手套主体侧经由所述最大周长部朝向最小周长部,以周长逐渐变小的方式到达所述最小周长部,从所述最小周长部朝向袖口,以周长逐渐变大的方式到达所述袖可以任意设定形成橡胶手套的膜的厚度,但考虑通过所述颈缩部的作用一边防止袖部向手套主体侧滑落或橡胶手套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一边提高对手的吻合性以及戴橡胶手套的状态下的作业性等,优选的是尤其在指部、掌部以及袖部上,其厚度为0. Imm 2mm ο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不进行防止工具的装卸或将一对橡胶手套之间用软线体连接,就能够可靠地防止袖部向手套主体侧滑落或橡胶手套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其结果,水等难以侵入的橡胶手套。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橡胶手套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现有橡胶手套的一例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 橡胶手套2 袖部3 手套主体4 袖口5 手腕部6 掌部7 指部8 最大周长部9 颈缩部10 最小周长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橡胶手套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参照图1,该例子的橡胶手套1是将近似筒状的袖部2和与所述袖部2的一端相连的手套主体3用橡胶或树脂的膜一体地形成,且将所述袖部2的另一端作为袖口 4进行开口。所述手套主体3,如同现有技术对应于手的形状,具备介由手腕部5与袖部2连接的掌部6和与所述掌部6相连的多个指部7。所述袖部2形成为如下形状从所述手套主体3侧的一端的所述手腕部5朝向袖口 4,以周长逐渐变大的方式到达最大周长部8,从所述最大周长部8经由颈缩部9而到达袖口 4。颈缩部9被设于袖部2中的袖口 4的附近,并且具备所述袖部2中周长最小的最小周长部10。并且颈缩部9通过形成橡胶手套1的橡胶或树脂的膜中的所述最小周长部 10附近的区域的弹性,与使用者的前臂吻合,起到防止袖部2向手套主体3侧滑落或橡胶手套1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的作用另外,图中的例子的情况下,所述颈缩部9形成为如下形状从所述手套主体3侧朝向袖口 4经由最大周长部8,其周长从所述最大周长部8渐渐变小而到达所述最小周长部10之后,所述周长渐渐变大而到达所述袖口 4。由此,颈缩部9如图中所见,其最小周长部10的前后呈通过所述最小周长部10将手拔出伸进时成为导向的锥形状,能够顺畅地戴摘橡胶手套1。本专利技术中,将所述各部中的最大周长部8的最大周长Lmax限定为240mm 360mm, 且将所述最小周长部10的周长(最小周长Lmin)限定为所述最大周长Lmax的50% 90%。 其理由如下述。即最小周长Lmin为不足所述最大周长Lmax的50%时最小周长部10过细,橡胶手套 1的戴摘变得不容易或戴橡胶手套1时使用者将感到前臂有压迫感。另一方面,超过90%时,通过形成橡胶手套1的橡胶或树脂的膜的弹性而使所述最小周长部10附近的区域与使用者的前臂吻合的力将会下降。因而无法获得充分防止袖部2向手套主体3侧滑落或橡胶手套1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的效果。另外,最大周长Lmax不足240mm时袖部2的整体过细,橡胶手套1的戴摘变得不容易,或者戴橡胶手套1时使用者将感到前臂有压迫感。另一方面,超过360mm时,尤其是袖口 4过宽,作业时容易挂碰其它,作业性下降。 并且,有时无法获得充分防止袖部2向手套主体3侧滑落或橡胶手套1整体从手滑动或脱落的效果。虽然可以任意设定形成橡胶手套1的膜的厚度,但优选为尤其是在指部、掌部以及袖部上,其厚度为0. Imm以上、特别是0. 2mm以上,且2mm以下、特别是1. 5mm以下。厚度不足所述范围时,通过形成橡胶手套1的橡胶或树脂的膜的弹性而使所述最小周长部10附近的区域与使用者的前臂吻合的力将会下降,具有袖部2变得容易向手套主体3侧滑落或橡胶手套1整体变得容易从手滑动或脱落的可能。另外,超过所述范围时,具有降低对手的吻合性、戴橡胶手套1的状态下的作业性等的可能。并且,橡胶手套1的整体没有必要在所述厚度的范围内,例如可以将袖口 4制成比其它部分厚,使其具有适度的刚性,从而制成进一步容易戴摘,或者还可以将指部7的前端制成比其它部分厚,来保护指尖。所述橡胶手套1,除了具有所述颈缩部9之外,可以与现有技术同样地构成。例如,橡胶手套1可以如同现有技术通过浸渍法将橡胶的乳胶成膜为图1所示的橡胶手套1的形状,并使橡胶硫化而制造,或者可以通过浸渍法将树脂的乳液成膜为所述橡胶手套1的形状,并使树脂干燥固化而制造。例如,在制造由橡胶形成的橡胶手套1时,准备与图1所示的橡胶手套1的形状对应的模具,并将所述模具的表面用硝酸钙等的凝结剂进行处理。另外,向橡胶乳胶添加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活化剂)、防老化剂、 充填剂、分散剂等的各种添加剂,调制未硫化或前硫化状态的浸渍液。接着,将模具浸渍于所述浸渍液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拉上来,从而在所述模具的表面附着浸渍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近似筒状的袖部和与所述袖部的一端相连的手套主体由橡胶或树脂的膜一体地形成,且所述袖部的另一端作为袖口而开口,所述袖部的最大周长为240mm~360mm,并且在所述袖部的中途设有具备周长为所述最大周长的50%~90%的最小周长部的颈缩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17 JP 2010-1133881.一种橡胶手套,其特征在于,近似筒状的袖部和与所述袖部的一端相连的手套主体由橡胶或树脂的膜一体地形成,且所述袖部的另一端作为袖口而开口,所述袖部的最大周长为240mm 360mm,并且在所述袖部的中途设有具备周长为所述最大周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敦子高井淳宫本芳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