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迎春专利>正文

娱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51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娱乐车,该车车体是一个设有透气透光设施的空心球1。该车座位室均匀地固定在空心球的内壁上,固定方式为同一圆周上的平面式固定或不同圆周上的立体式固定,且相邻的座位室之间的距离相等。本车结构简单巧妙,操纵灵活,不需要转弯半径,是靠娱乐者在座位室中利用摇手使配重铁来回移动,而改变球体重心位置实现的,变一人控制为多人合作控制。它将成为一种娱乐者既能享受刺激同时又能制造刺激的新型娱乐工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娱乐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娱乐车。目前,娱乐场所设置的娱乐车,如翻滚过山车、月球车、宇宙车……,它们大多需要一个动力装置,一定规模的轨道装置。虽然,也能达到头朝下脚朝上的刺激性局面。但是,比较耗费能源,而且转弯半径也较大,不灵便,随意性不强,同时,娱乐时只能由一个人来操纵,大多存在着只能享受刺激而不能制造刺激的被动局面。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纵灵活,不需要转弯半径,同时,变一人控制为多人合作控制的娱乐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娱乐车的车体是一个设有透气透光设施的空心球,本车座位室均匀地固定在空心球的内壁上,固定方式为同一圆周上的平面式固定或不同圆周上的立体式固定,且相邻的座位室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操纵装置是指在空心球中设有一根丝杠,丝杠的两端成锥形,锥形处没有螺纹,丝杠一端的锥形处与座位室上的配重铁室相交,且安有轴承,该端端点安有一个摇手,另一端固定在位于球心处的一个实心球上,在实心球上设有孔,该端锥形处固定在孔内,且安有轴承,端点顶在孔的底部,同时,有一根光杠与丝杠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座位室及实心球上,在丝杠与光杠上设有一块配重铁,配重铁上的螺纹与丝杠相吻合。同时,所述透气透光设施是指在球壁上设置穿透球壁的孔。采用本专利技术娱乐车的结构之后,娱乐者在座位室上利用摇手,使配重铁在丝杠与光杠上来回移动,从而改变球体重心位置,又由于球体只有一个支撑点,极其易动,转弯时,不需要转弯半径。因而,可以很容易地向各个方向转动,随意性比较强,刺激性比较大。又由于每个娱乐者在车中均可参加车的控制,因而,若想使车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就需要每个娱乐者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及团结一致的协调能力,从而锻炼了每个娱乐者的反应能力及协调能力。当车需要相对稳定时,又需要娱乐者的平衡能力,从而对娱乐者平衡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锻炼。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车门关闭时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车体结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的座位室内设座椅时放大了的透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座椅及其安全带透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内设操纵装置时的透视图。本专利技术娱乐车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空心球1的球壁上设置一些穿透球壁的小孔4,以保证透气透光。同时,在球壁上设有一个车门2,车门设在两个座位室之间,该车门可设计成上、下开启示,门内有弹簧支臂,外设有把手5,在球壁上,车门下端(不含车门)设置一圈踏板7,为保证球体重心不发生移动最好在车门上端(不含车门)的相应位置也设置一圈踏板,而且踏板7的宽度,应以不妨碍娱乐者在上、下端座位室中的出入为准。同时,在球壁上、座位室旁的相应位置适当地设置一些像踏板6那样的踏板及扶手,供上、下座位室时使用。图2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车体结构透视图,在球内壁上均匀地固定有六个座位室3,呈立体式固定,且相邻座位室之间的距离相等,同时在每个座位室的下角还设有一个脚踏板6,座位室由两个弧形横栏杆围成,且固定在球壁上,可在横栏杆及球壁的相应位置上钻有带螺纹的小孔,从而用螺栓固定,但螺栓不得穿透球壁,在两个横栏杆之间可设置5个竖栏杆。在下边横栏杆上设有一块底板,作为座位室的底板。本车座位室内放有座椅时,如图3所示,座椅与座位室底板,作刚性连接。图4是本车座椅及其安全带透视图,在座椅的靠背的一侧固定有一个环,环上固定着安全带8的一端,另一侧设有一个向后的钩,使用时可将安全带带端的钩挂在靠背上设置的钩上,此安全带可控制娱乐者的腹部的安全,在安全带8上还设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钩。在靠背上设有两个安全带9,一端固定在靠背后的铁环上,另一端挂在安全带8上的两个可移动的钩上。此安全带使用时从肩部跨过,从而可控制娱乐者的上身的安全。图5是本专利技术娱乐车内设操纵装置时的透视图,所述操纵装置是指在空心球中设有一根丝杠10,丝杠的两端成锥形,锥形处没有螺纹,丝杠一端的锥形处与座位室上的配重铁室16相交,且安有轴承11,该端端点安有一个摇手12,另一端固定在位于球心处的一个实心球13上,在实心球上设有孔,该端锥形处固定在孔内,且安有轴承,端点顶在孔的底部,同时有一根光杠14与丝杠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座位室及实心球上,在丝杠与光杠上设有一块配重铁15,配重铁与丝杠相交处设有螺纹,大小与丝杠相吻合,穿过光杠的孔比光杠的直径稍大,配重铁的一面可设计成弧形,使之与实心球相吻合,通过摇手的摇动,使丝杠转动,使配重铁在丝杠与光杠上移动,从而可进入配重铁室,由此来改变空心球球体的重心位置,使空心球发生滚动。当然,出于考虑配重铁的质量的大小,也可加大配重铁的长度,或者不设计成弧形。不过,无论配重铁体积的大小如何改变,均应以使其进入配重铁室为准。当然,配重铁室的体积也可加大。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六个座位室,现说明上、下车及操纵的全过程。第一步上车。由于上车时可能引起车体发生偏转,因此,可由两名服务员将车尽量扶稳。首先打开车门,依次走到踏板7上,同时双手扶住座位室上的栏杆,然后,由三个人先进入横向排列的座位室中,另三人站到相对的方向上,利用自身的重力,协助服务员将球体向着站立的三人方向倾斜45°-90°,然后,三人一脚踏在脚踏板6个,双手扶住栏杆,从而进入座位室,同时系好安全带。第二步,操纵过程。该车的行动是靠娱乐者在座位室中利用摇手,使配重铁来回移动,从而引起球体重心位置的移动而实现的。因为每个娱乐者均掌握着一套操纵装置,因此每个人均可操纵车,车子的行驶方向始终朝着合力的方向。因此车子有可能始终向前,向后……也可能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娱乐者在车上可以体验到很强的随意性,很强的刺激性,也就是说,车子是完全靠人来实现前进,倒退,转弯,停止等活动的。起初,六个配重铁位于小实心球旁,空心球基本平衡。当横向排列的座位室中的任何一个娱乐者摇动摇手时,球体便会向着该方向滚动,这时该娱乐者上边的娱乐者,应摇动摇手,使配重铁外移,当处于横向排列时,最好将配重铁全部移到配重铁室里,同时,再将配重铁往回移动,当处于垂直方向时,最好全部移到小实心球旁,每个娱乐者的移动方式应按顺序进行,这样,就可以使空心球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当然,出于娱乐的目的,娱乐者摇动配重铁也可以不按一定的顺序,这样,球体随时有可能向任何方向转动。若想使车静止,每个娱乐者应将自己掌握的配重铁全部移到小实心球旁或配重铁室里。第三步,下车。下车比较简单,首先,应横向排列的座位室中的娱乐者先下车。然后,球体发生移动,上、下端的娱乐者再下车,下车的过程中,也要有服务员扶车,以确保安全。上述方式为立体式设计—座位室呈立体式固定,当然,也可采用平面式,也就是说座位室均固定在同一圆周上。同时,座位室的数目也可以灵活设计成二个、三个、四个……操纵装置的数目应与座位室数目相同。车子的透气透光设施还可采取其余形式,如间隔适量地设置一些条形孔,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车门设计还可采用滑动式。同时,座椅最好设计成转椅形式。当然,座椅也可设计成其余形式,如设计一块弧形体、长方体、正方体……,使其与球壁及座位室底板作刚性连接。安全带的位置可相应的设计在球壁上,设计形式与图4基本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娱乐车,它包括车体、车门、车座、座位室和操纵装置,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娱乐车,它包括:车体、车门、车座、座位室和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是一个设有透气透光设施的空心球(1),所述座位室均匀地固定在空心球的内壁上,固定方式为同一圆周上的平面式固定或不同圆周上的立体式固定,且相邻的座位室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操纵装置是指在空心球中设有一根丝杠(10),丝杠的两端成锥形,锥形处没有螺纹,丝杠一端的锥形处与座位室上的配重铁室(16)相交,且安有轴承(11),该端端点安有一个摇手(12),另一端固定在位于球心处的一个实心球(13)上,在实心球上设有孔,该端锥形处固定在孔内,且安有轴承,端点顶在孔的底部,同时,有一根光杠(14)与丝杠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座位室及实心球上,在丝杠与光杠上设有一块配重铁(15),配重铁上的螺纹与丝杠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王迎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