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用复合菌剂的高密度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8096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用复合菌剂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在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ATCC20696、珊瑚色诺卡式菌ACCC?40100和铜绿假单胞菌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80~100h;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价格低廉(仅为LB培养基的20%左右)、满足本复合菌剂的工业化高密度发酵要求;设计的发酵工艺控制条件达到了复合菌剂的高密度生产要求,实现了节省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投资,混合菌剂发酵后各菌种比例及活性都符合要求的目的:按照本技术的控制要点,发酵结束后三种成分完全可以达到要求的比例,并且三种菌已经互相适应并保持各自的活性与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为复合菌剂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造纸污水处理一般使用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的二级处理工艺,其中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来降解污水中的污染成份。在现实生产实施过程中,活性污泥法常常遇到的一些不便或缺陷,比如1.冬季低温,毒性物质,负荷高,高盐度,经常造成系统崩溃。2.硝化细菌难于培养,硝化系统不稳定,出水氨氮不达标。3.水中芳香族、木质素等复杂有机成分无法被高效降解。4.生化系统抗冲击能力低,稳定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增效技术被应用到包括造纸工业废水的各种污水处理过程中来。生物增效技术(Bioaugmentation technique)是一种通过加入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生物菌群,增强污水处理系统自身处理效果的高科技生物技术。通过添加具有特定降解功能的菌株以强化土著细菌的功效,强化了土著微生物抗冲击负荷及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能力。生物增效技术的关键是筛选到对应特定污染物的相应微生物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菌种筛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一般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实际应用到工业生产的极少。所以对特定菌剂的规模化生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高密度培养技术,在工业微生物领域亦称高密度发酵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用复合菌剂的高密度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ATCC 20696、珊瑚色诺卡式菌(Nocardia coralline)ACCC 40100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GMCC No.1.239进行发酵培养,控制温度为28~32℃、pH5.0~7.5、溶解氧为1~5mg·L-1,发酵过程中分批流加总体积为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体积10~20%的质量浓度50~60%的葡萄糖溶液,发酵总时间为80~100h;所述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组成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用复合菌剂的高密度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ATCC 20696、 珊瑚色诺卡式菌(Nocardia coralline) ACCC 40100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GMCC No. 1. 239进行发酵培养,控制温度为28 32°C、ρΗ5· O 7· 5、溶解氧为1 5mg ·Ι^,发酵过程中分批流加总体积为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体积10 20%的质量浓度50 60%的葡萄糖溶液,发酵总时间为80 IOOh ;所述高密度发酵用基础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10 15g · L—1、大豆蛋白胨10 15g · L—1、磷酸二氢钠8 12g · L—1、 维生素B1 2 5mg · L—1、生物素0. 1 0. 5mg · L—1、微量元素母液1 3mL · L—1、发酵用消泡剂0. ImL. L—1、用磷酸调节pH至5. 5 ;所述微量元素母液组成如下=C0Cl2 · 6H201mg · ml—1、 MnCl2 ·4Η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展望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