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8082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包括客户端和管理端,所述客户端包括安装在供热管路上的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控制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启闭的电热执行器、与电热执行器连接用来实现温度控制的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以及向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充值的用户充值IC卡;所述管理端包括充值机和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保证静态水利平衡的基础上,根据末端用户的热负荷,预先调节各户热水流量,确保每位用户都能够获得理想的采暖温度。热用户在供热单位预付费购买采暖时间,通过消耗采暖时间来用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计量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
技术介绍
集中供热是目前我国最基本的供热方式,热计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的计量方式仅仅按照面积计费,无法体现收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同时按面积收费的供暖收费制度的不合理,无法调动人们的供暖节能意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合理的计量方法可以节能20 30%。目前部分地区试行的热计量方法有热表计量法和温差面积法。热表计量法主要是机械热表或超声波热表加温控阀的方法,在天津地区使用较多,这种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比较稳定,但是存在以下缺点中国水质问题,容易造成机械式热表堵塞;超声波热表本身计量精度不高,且目前中国热表合格率只有15%;长时间使用计量精度会下降;中国建筑楼层间不做保温,此种方法无法解决楼层间热传导问题;公用面积热量无法直接分摊,此种计量方式不受热力公司欢迎。温差面积法是通过测量进回水温度,并根据面积、朝向、楼层等因素,设定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用户使用的热量。这种方法在东北、山西等地区使用较多,其解决了热表质量不高、管路易堵塞、公用面积分摊的问题,但该方法没有实现精确计量,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是大流量区域控制阀,容易出现水利失衡的现象。相同的供热条件下,因户型、朝向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室温。供热的关键就是要保证在不同户型、朝向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各户的供热流量,以得到相同的供热效果。该相同效果一般来讲有两个标准,一是相同的散热量,二是相同的室温。本技术是以相同室温为目标的热计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的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包括客户端和管理端,所述客户端包括安装在供热管路上的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控制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启闭的电热执行器、与电热执行器连接用来实现温度控制的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以及向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充值的用户充值IC卡;所述管理端包括充值机和计算机。所述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包括密封的主阀体、分别密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上端和下端的密封的上阀体和密封的下阀体和密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阀体前部或后部的测压阀,所述上阀体包括上阀芯阀体和上阀芯阀锥,所述上阀芯阀锥在所述上阀芯阀体内上下移动,所述下阀体包括下阀芯阀体和下阀芯阀锥,所述下阀芯阀锥在所述下阀芯阀体内垂直上下移动。所述下阀体还包括下阀芯盖、下阀芯螺母和下阀芯导套,所述下阀芯导套由下至上插入所述下阀芯阀体内,所述下阀芯阀锥下部插入所述下阀芯导套上部内,所述下阀芯螺母与所述下阀导套内的下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芯盖套设于所述下阀芯阀体下端。所述下阀芯导套与所述下阀芯阀体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下阀芯阀锥与所述下阀芯导套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上阀体还包括上阀芯阀盖和设置在所述上阀芯阀盖内部中央的行程杆,所述上阀芯盖内顶部中央设置滑孔,所述行程杆的上端在所述滑孔内滑动,所述行程杆穿过所述上阀芯阀锥和所述上阀芯阀体,所述行程杆下部套设有弹簧,所述行程杆中部设置凹槽, 所述凹槽内卡设有挡片,所述上阀芯阀体中央设置垂直的容纳洞,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挡片与所述容纳洞的底端之间,所述上阀芯阀锥的底端与所述主阀体的阀口相抵或远离,所述行程杆与电热执行器连接。所述上阀芯阀体与所述主阀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上阀芯阀锥与所述主阀体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上阀芯阀体中央螺纹连接有上阀芯螺母,所述上阀芯螺母的下部与所述上阀芯阀体容纳洞的上部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上阀芯螺母的中央设置插孔,所述行程杆穿过所述插孔,所述行程杆与所述插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主阀体前部或后部设置两个测压阀,所述每个测压阀均包括测压阀芯、测压阀螺母、测压阀盖和测压阀链,所述两个测压阀芯插入主阀体前部或后部上的测压孔内,所述测压阀螺母分别与所述测压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测压阀盖盖设于所述测压孔外部,所述测压阀链固定在所述测压阀盖前后端。所述上阀芯阀体下部与所述主阀体上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下阀芯阀体上部与所述主阀体下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电热执行器包括上盖、下盖、微动开关A、微动开关B、与下盖连接的孔径可调螺母、固定孔径可调螺母的螺栓、限位在下盖和孔径可变螺母中间的外壳、装在下盖导轨上且能沿导轨上下运动的隔热圈,紧压隔热圈的弹簧,安装在隔热圈内的电阻片和电热元件;通电开式时,微动开关B位于微动开关A下方,微动开关A被电热元件压在下盖上,不能动作,微动开关B在电热元件受热长度增加的影响下能够在下盖的开孔或开槽上向上滑动;通电关式时,微动开关A在电热元件受热长度增加的影响下能够在下盖的开孔或开槽上向下滑动。所述电热执行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透明窗。所述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包括开关模块,用于开启和关闭温控器;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日期、温度及工作模式;节能模式模块,用户预先设定一温度为节能温度,该节能温度存储在节能模式模块中,选择工作模式为节能模式时,节能模式模块将该节能温度送至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根据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行温度控制,当设定温度高于室温时,将与温控器连接的电热执行器通电,此时阀门开启,室温开始上升直至达到设定温度;当设定温度低于室温时,将与温控器连接的电热执行器断电,此时阀门关闭,室温开始下降直至达到设定温度;计时模块,根据阀门的开闭进行工作,阀门开启时计时开始,阀门关闭时计时停止;显示屏,用于显示日期、当前温度、剩余电量、剩余时间、阀门开闭指示、节能模式指示、故障指示和面板锁定指示;以及IC卡插口,IC卡通过该插口对温控器充值。所述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有两种电源供电方式,一种是通过变压电路将220V供电电压降至24V直流电,另一种是通过24V直流电电源接口与MV电源盒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是在保证静态水利平衡的基础上,根据末端用户的热负荷,预先调节各户热水流量,确保每位用户都能够获得理想的采暖温度。热用户在供热单位预付费购买采暖时间,通过消耗采暖时间来用热。用户端仅以采暖时间作为结算单位。而热力公司则以楼栋户表计量总热量,楼内按照每户采暖时间和采暖面积进行分摊,计算热用户的热费。本技术的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由于包括密封的主阀体、分别密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上端和下端的密封的上阀体和密封的下阀体和密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阀体前部或后部的测压阀,所述上阀体包括上阀芯阀体和上阀芯阀锥,所述上阀芯阀锥在所述上阀芯阀体内上下移动,所述下阀体包括下阀芯阀体和下阀芯阀锥,所述下阀芯阀锥在所述下阀芯阀体内垂直上下移动。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为调节下阀芯阀锥的上下位置进而预先设定阻力大小,而调节上阀芯阀锥的上下位置进而供热或停止供热。这样可以平衡不同环路之间的阻力差值,保证每个用户的阀门在开启的时候都能获得设计流量,同时不影响热远端对系统流量的调节,适用于供热系统变流量的发展趋势,保证供暖系统的水利平衡和供暖计量的准确性。电热执行器主要通过孔径可调螺母及相应螺栓进行独特的防盗一体化设计,使得产品在安装后具有防盗和防破坏功能,降低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静态平衡型双源式时间通断面积热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和管理端,所述客户端包括安装在供热管路上的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控制静态平衡通断控制阀启闭的电热执行器、与电热执行器连接用来实现温度控制的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以及向IC卡式热计量温控器充值的用户充值IC卡;所述管理端包括充值机和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东高国友邸海滨苟滨马恩东
申请(专利权)人: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