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78368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数据接口区抽取每一笔债项的债项信息以及每一个缓释品的缓释品信息;根据所述债项信息和缓释品信息分别建立债项集合和缓释品集合;构造所述缓释品集合到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根据所述完全映射关系,用所述缓释品集合中的缓释品缓释所述债项集合中与所述缓释品相应的待缓释部分。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抽取模块、集合建立模块、关系构造模块和缓释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缓释品集合到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得到债项的待缓释部分,并根据该完全映射关系对所述待缓释部分进行风险缓释,从而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行风险缓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新巴塞尔协议鼓励银行通过开发更加高级的风险计量模型,精确计量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使之更有效地降低所持资产的风险。风险缓释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缓释功能体现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或违约风险暴露的下降,其直接影响债项的加权资产计算,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为满足监管部门资本要求而提取的资产总量。银行为了进行风险缓释,通常需要对债项、保证人和债项所对应的至少一项风险缓释品这三个数据实体逐行抽取并进行复杂的演算,而且对于银行而言,为实现风险缓释所需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要从多个数据集中分别取出单条数据进行复杂的过程化处理, 这就对银行如何能够高效利用系统资源来进行风险缓释的复杂过程化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实现风险缓释常见的做法是把债项、保证人和债项所对应的至少一项风险缓释品这三个数据实体进行游标抽取,然后进行控制和过程化计算。但是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存储过程采用游标方法进行处理。由于打开游标时非常消耗数据库实例的内存和锁定资源,所以,对于小数据量级的数据处理且并发性要求不高的系统而言,如果采取游标的方法大多可以符合风险缓释处理对系统资源的要求。但是,如果遇到大数据量且并发性要求较强的系统,则采取游标的方法会很容易耗尽系统资源,因此存在较为突出的性能低下的问题。例如,对TERADATA平台(即用于世界上最大的商用数据库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而言,其特点就是可以支持大数据量下多事务的高并发,如果对基于TERADATA平台建设的系统仍然采取游标的方法进行风险缓释处理,就会与该基础数据库平台的特点不相符合,并在执行效率和系统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2、从数据库抽取数据之后,由应用服务器调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引擎进行风险缓释的相关计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游标对数据库的资源消耗。但是即使这样做, 仍然会增加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I/O),也大幅度增加了应用服务器的负载,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针对计算机系统而言,I/O消耗始终是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综上所述,采取普通的游标方法不能够满足风险缓释计算对系统的性能要求。亟需一种用于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其能够克服上述从多个数据集里抽取单条数据进行复杂的过程化处理而带来的系统资源耗尽及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实现风险缓释的同时能高效利用系统资源并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从数据接口区抽取每一笔债项的债项信息以及每一个缓释品的缓释品信息;b.根据所述债项信息和缓释品信息分别建立债项集合和缓释品集合;c.构造所述缓释品集合到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d.根据所述完全映射关系,用所述缓释品集合中的缓释品缓释所述债项集合中与所述缓释品相应的待缓释部分。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抽取模块,用于从数据接口区抽取每一笔债项的债项信息以及每一个缓释品的缓释品信息;集合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债项信息和缓释品信息分别建立债项集合和缓释品集合;关系构造模块,用于构造所述缓释品集合到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缓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完全映射关系,用所述缓释品集合中的缓释品缓释所述债项集合中与所述缓释品相应的待缓释部分。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建立债项集合和缓释品集合,并构建所述债项集合与缓释品结合之间的完全映射关系,从而得到所述债项集合中债项的待缓释部分,最后根据该完全映射关系对所述待缓释部分进行风险缓释,用以满足当前风险缓释计算对系统的性能要求,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1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2 ;图3是对实施例2中步骤S203和S204的举例说明;图4用违约风险暴露的数轴的方式示出净扣处理之后的债项经第一次缓释处理和第二次缓释处理之后其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概率的缓释结果;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系统1的实施例1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1的实施例1中集合建立模块11的结构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1的实施例1中关系构造模块12的结构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1的实施例1中缓释模块13的结构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系统1的实施例2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1的实施例2中覆盖模块15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进一步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首先结合图1-4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7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 1,如图所示,实施例1包括S101,从数据接口区抽取每一笔债项的债项信息以及每一个缓释品的缓释品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接口区是指风险加权资产计算系统的数据接口区,在该数据接口区内设计了债项和押品主题的存储模型,上述信息的抽取操作可以基于该存储模型。在步骤SlOl之前,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按照预定义的标准接口,从数据仓库中抽取每一笔债项的债项信息和每一个缓释品的缓释品信息到所述数据接口区内。所述数据仓库中的信息来自商业银行对公信贷和押品管理系统。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一旦所述债项信息和缓释品信息被抽取到数据接口区内,那么在进行风险缓释时,则无需重复执行所述从数据仓库中抽取信息的步骤,只要从所述数据接口区内抽取所需信息即可。S102,根据所述债项信息和缓释品信息分别建立债项集合和缓释品集合。其中,所述债项集合由如下子集组成该子集的每一个元素包括债项编号以及该债项编号所指债项的违约概率(ft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其中,EAD包括表内风险暴露和表外风险暴露;所述缓释品集合由如下子集组成该子集的每一个元素包括缓释品的类型、该缓释品所对应债项的债项编号以及该缓释品的PD、LGD和EAD。所述缓释品的类型包括表内净扣、金融质押品、应收账款、居住用房产、商用房地产和保证人。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缓释品之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其他类型的缓释品,此处不再一一阐述。S103,构造所述缓释品集合到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其中,在所述债项集合中,所述缓释品集合到该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为覆盖所对应的债项部分即为该笔债项的待缓释部分,也即在所述债项集合中被所述缓释品集合中的缓释品覆盖的债项部分。有关该步骤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结合图2作详细描述。S104,根据所述完全映射关系,用所述缓释品集合中的缓释品缓释所述债项集合中与所述缓释品相应的待缓释部分。对于该步骤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结合图2作详细描述。通过对实施例1的描述可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从数据接口区抽取每一笔债项的债项信息以及每一个缓释品的缓释品信息;b.根据所述债项信息和缓释品信息分别建立债项集合和缓释品集合;c.构造所述缓释品集合到债项集合的完全映射关系;d.根据所述完全映射关系,用所述缓释品集合中的缓释品缓释所述债项集合中与所述缓释品相应的待缓释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张树贵高志慧王健勇刘贤荣车春雷朱林竹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