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687693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复合电极,包括导电基底,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有多孔状半导体电极层,所述半导体电极层上吸附有半导体纳米颗粒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复合电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电极量子效率高、电子传输速度快、形成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高,而且制备方法简便、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的新型电池。1991年瑞士科学家 Gratzel等人首次利用T^2纳米晶电极技术成功实现了转化效率达7%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因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制造过程绿色环保等,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以迅速的发展。传统的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极的制备工艺为在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涂覆适当厚度的TiO2纳米颗粒并经过高温退火而形成。TiA纳米颗粒具有相对比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这样的结构可以提高其吸附染料的有效性, 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电池的效率。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极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TiO2本身的电子迁移率较低,容易使光生电子在未到达导电基底时被复合掉,产生暗电流。 其次,通过涂覆TiA纳米颗粒然后高温退火而成的纳米薄膜与导电玻璃基底上的透明导电膜不易形成良好的接触,这样导致一部分光生电子在导电基底的界面损失掉,使光生电子的传输受到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复合电极,包括导电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上形成有多孔状半导体电极层,所述半导体电极层上吸附有半导体纳米颗粒膜层;所述多孔状半导体电极层优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极层,所述半导体纳米颗粒膜优选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晋锋杨飞王旭范志伟陆自清张天舒刘力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