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全忠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170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结构,包括由外支撑立柱、内支撑立柱和支撑梁搭接而成的屋架结构,在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由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中横杠和中竖杠构成,其中所述上横杠的上部和所述下横杠的下部均浇注在上下两个所述支撑梁中,所述左竖杠和右竖杠的一部分分别浇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上,在所述左竖杠、右竖杠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横杠,在所述中横杠和上横杠或下横杠之间固定有所述中竖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房屋抗震、节能环保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房屋建筑按高度分为低层房屋、多层房屋、小高层房屋、高层房屋和超高层房屋。在我国,低层房屋和多层房屋多为砌体房屋或混凝土框架房屋,小高层房屋和高层房屋多为混凝土房屋,超高层房屋多为钢结构房屋或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房屋。现有的砌体房屋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普遍较差,且多用粘土砖砌筑,大量的使用粘土资源,会严重破坏地表资源,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混凝土房屋,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要耗用大量的木材来制作模板,会严重消耗森林资源,影响环境与气候;现有的钢结构房屋其墙体多为砌块结构,从而存在建造成本高、保温性差等不足;同时,现有的房屋结构,其到使用年限就必须爆破推到后重新建造,故而存在重新建造成本高、不环保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制造成本低的房屋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房屋结构,包括由外支撑立柱、内支撑立柱和支撑梁搭接而成的屋架结构,在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墙体,其要点是所述墙体由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中横杠和中竖杠构成,其中所述上横杠的上部和所述下横杠的下部均浇注在上下两个所述支撑梁中,所述左竖杠和右竖杠的一部分分别浇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上,在所述左竖杠、右竖杠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横杠,在所述中横杠和上横杠或下横杠之间固定有所述中竖杠。采用以上结构,墙体中的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中横杠和中竖杠可采用木材、钢材、铝材等,即墙体可以为木材、玻璃的组装结构,也可以为钢材、铝材、玻璃的组装结构,故而墙体不是用砖砌,而是用保温性好、塑造性好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做成,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更替较为容易方便,同时还能够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在所述内支撑立柱上部预留有支撑梁钢筋孔,在靠近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的所述支撑梁上均预留有立柱钢筋孔。采用以上结构,当房屋达到使用年限后,直接通过支撑梁上均预留的立柱钢筋孔在外支撑立柱或内支撑立柱旁再造一根外支撑立柱或内支撑柱,如此后又可以通过内支撑立柱上部预留的支撑梁钢筋孔在现有的支撑梁旁再造一根支撑梁,这样在基础完好的情况下,三层以下房屋结构可循环利用更替。如此,即可实现房屋框架结构的再造,故而不需要对达到使用年限的房屋进行拆除就可以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在所述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中横杠和中竖杠围成的框架内安装有中空玻璃,采用以上结构,夏天可以在所述中空玻璃内加水以降温、保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故而能够更好的节约能源,从而使本技术更加人性化。所述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中横杠和中竖杠的截面均呈“T”字形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与房屋框架的可靠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房屋抗震、节能环保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意图;图2为图1中墙体4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图5为图2中的C-C剖视图;图6为图2中的D-D剖视图;图7为图2中的E-E剖视图;图8为图2中的F-F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1和图2 —种房屋结构,包括由外支撑立柱1、内支撑立柱2和支撑梁3 搭接而成的屋架结构,在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之间设置有墙体4,所述墙体4 由上横杠4a、下横杠4b、左竖杠如、右竖杠4d、中横杠如和中竖杠4f构成,其中所述上横杠如的上部和所述下横杠4b的下部均浇注在上下两个所述支撑梁3中,所述左竖杠如和右竖杠4d的一部分分别浇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上,在所述左竖杠4c、右竖杠4d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横杠如,在所述中横杠如和上横杠如或下横杠4b 之间固定有所述中竖杠4f,在所述上横杠4a、下横杠4b、左竖杠如、右竖杠4d、中横杠如和中竖杠4f围成的框架内安装有中空玻璃5。在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所述内支撑立柱2上部预留有支撑梁钢筋孔加,在靠近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的所述支撑梁3上均预留有立柱钢筋孔3a。请参见图2 图8 所述上横杠4a、下横杠4b、左竖杠如、右竖杠4d、中横杠如和中竖杠4f的截面均呈“T”字形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房屋结构,包括由外支撑立柱(1)、内支撑立柱(2)和支撑梁(3)搭接而成的屋架结构,在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之间设置有墙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由上横杠(4a)、下横杠(4b )、左竖杠(4c )、右竖杠(4d)、中横杠(4e )和中竖杠(4f ) 构成,其中所述上横杠(4a)的上部和所述下横杠(4b)的下部均浇注在上下两个所述支撑梁(3)中,所述左竖杠(4c)和右竖杠(4d)的一部分分别浇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支撑立柱 (1)和内支撑立柱(2 )上,在所述左竖杠(4c )、右竖杠(4d)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横杠(4e ),在所述中横杠(4e)和上横杠(4a)或下横杠(4b)之间固定有所述中竖杠(4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支撑立柱(2)上部预留有支撑梁钢筋孔(2a ),在靠近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 )的所述支撑梁(3 )上均预留有立柱钢筋孔(3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杠(4a)、下横杠 (4b)、左竖杠(4c)、右竖杠(4d)、中横杠(4e)和中竖杠(4f)围成的框架内安装有中空玻璃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杠(4a)、下横杠(4b)、 左竖杠(4c )、右竖杠(4d)、中横杠(4e )和中竖杠(4f )的截面均呈“T”字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结构,包括由外支撑立柱、内支撑立柱和支撑梁搭接而成的屋架结构,在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由上横杠、下横杠、左竖杠、右竖杠、中横杠和中竖杠构成,其中所述上横杠的上部和所述下横杠的下部均浇注在上下两个所述支撑梁中,所述左竖杠和右竖杠的一部分分别浇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支撑立柱和内支撑立柱上,在所述左竖杠、右竖杠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横杠,在所述中横杠和上横杠或下横杠之间固定有所述中竖杠。本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房屋抗震、节能环保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E04B2/56GK202047611SQ201120093158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邓全忠 申请人:邓全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结构,包括由外支撑立柱(1)、内支撑立柱(2)和支撑梁(3)搭接而成的屋架结构,在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之间设置有墙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由上横杠(4a)、下横杠(4b)、左竖杠(4c)、右竖杠(4d)、中横杠(4e)和中竖杠(4f)构成,其中所述上横杠(4a)的上部和所述下横杠(4b)的下部均浇注在上下两个所述支撑梁(3)中,所述左竖杠(4c)和右竖杠(4d)的一部分分别浇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外支撑立柱(1)和内支撑立柱(2)上,在所述左竖杠(4c)、右竖杠(4d)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横杠(4e),在所述中横杠(4e)和上横杠(4a)或下横杠(4b)之间固定有所述中竖杠(4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邓全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