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脚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1333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假肢,尤其涉及假脚的通用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通用脚套,其结构要点在于减小脚套脚尖处的外壳壁厚,加大脚套脚尖的内腔,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小于6毫米,脚尖内配有弹性“V”型掌套,掌套的外形与脚套的脚尖内腔相吻合,中部沿轴线有可容纳脚板的开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小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来加大脚套的前掌内腔空间,使得脚板能完全放入脚套中,同时增加一个有弹性的“V”型掌套来调整填充脚套与脚板的间隙,使三者紧密配合,这样脚套就能与不同类型的脚板相配合,达到通用的目的,掌套还进一步保护了脚套,并且可以作为易损件进行更换,延长了脚套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假肢,尤其涉及假脚的通用脚套
技术介绍
目前的残疾人用的假脚如图1所示,由脚套1、脚板2组成,脚套1属于易损件,使用期间要多次更换,而不同厂家的脚板2的长短、厚薄有差异,脚套1、脚板2间隙太小会造成无法安装,间隙太大又将造成装配后有异响,脚板2的碳纤板与脚套之间摩擦加大,使得脚套更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配多种脚板使用的通用脚套。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用脚套,其结构要点在于减小脚套脚尖处的外壳壁厚,加大脚套脚尖的内腔,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小于6毫米,脚尖内配有弹性 “V”型掌套,掌套的外形与脚套的脚尖内腔相吻合,中部沿轴线有可容纳脚板的开槽。现有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一般在10-15毫米左右,本技术通过减小脚套的脚面壁厚来加大脚套的前掌内腔空间,使得脚板能完全放入脚套中,同时增加一个有弹性的“V”型掌套来调整填充脚套与脚板的间隙,使三者紧密配合,这样脚套就能与不同类型的脚板相配合,达到通用的目的。本技术还可具体设计为掌套为双层结构,弹性层是与脚套相接触的外层,由高弹性材料制成,耐磨层是与脚板接触的内层,由耐磨材料制成。本技术通过减小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来加大脚套的前掌内腔空间,使得脚板能完全放入脚套中,同时增加一个有弹性的“V”型掌套来调整填充脚套与脚板的间隙,使三者紧密配合,这样脚套就能与不同类型的脚板相配合,达到通用的目的,而且增加的“V” 型掌套作为腔体填充物避免了因为腔体空间增大带来的过度摩擦和异响,还进一步保护了脚套,并且可以作为易损件进行更换,延长了脚套使用寿命,大大减轻了残肢患者的经济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假脚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V”型掌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脚套2脚板3掌套31弹性层32耐磨层33开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视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专利技术,对下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添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都没有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2、图3所示,一种通用脚套,是在现有脚套的基础上减小脚套1脚尖处的外壳壁厚,加大脚套脚尖的内腔,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小于6毫米,脚尖内配有弹性“V”型掌套3,掌套3的外形与脚套1的脚尖内腔相吻合,中部沿轴线有可容纳脚板2的开槽33,掌套3为双层结构,弹性层31是与脚套相接触的外层,由高弹性材料制成,耐磨层32是与脚板接触的内层,由耐磨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通用脚套,其特征在于减小脚套(1)脚尖处的外壳壁厚,加大脚套脚尖的内腔,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小于6毫米,脚尖内配有弹性“V”型掌套(3),掌套(3)的外形与脚套 (1)的脚尖内腔相吻合,中部沿轴线有可容纳脚板O)的开槽(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脚套,其特征在于掌套(3)为双层结构,弹性层(31)是与脚套相接触的外层,由高弹性材料制成,耐磨层(3 是与脚板接触的内层,由耐磨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假肢,尤其涉及假脚的通用脚套。本技术为一种通用脚套,其结构要点在于减小脚套脚尖处的外壳壁厚,加大脚套脚尖的内腔,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小于6毫米,脚尖内配有弹性“V”型掌套,掌套的外形与脚套的脚尖内腔相吻合,中部沿轴线有可容纳脚板的开槽。本技术通过减小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来加大脚套的前掌内腔空间,使得脚板能完全放入脚套中,同时增加一个有弹性的“V”型掌套来调整填充脚套与脚板的间隙,使三者紧密配合,这样脚套就能与不同类型的脚板相配合,达到通用的目的,掌套还进一步保护了脚套,并且可以作为易损件进行更换,延长了脚套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61F2/66GK202044371SQ20112011277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林思成, 林舒, 陈仁建 申请人:英中耐(福建)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用脚套,其特征在于:减小脚套(1)脚尖处的外壳壁厚,加大脚套脚尖的内腔,脚套脚尖处的脚面壁厚小于6毫米,脚尖内配有弹性“V”型掌套(3),掌套(3)的外形与脚套(1)的脚尖内腔相吻合,中部沿轴线有可容纳脚板(2)的开槽(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思成陈仁建林舒
申请(专利权)人:英中耐福建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