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学建专利>正文

太阳电池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120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太阳电池板,解决已有太阳电池板结构复杂,成本高,光电效率低的问题。表面有透光层,底部为衬板,位于中间的胶膜层内有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片,其一端与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输出端连接,透光层为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其表面均布有若干倒棱锥形凹坑,凹坑的深度跨越透光层进入胶膜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太阳电池有关。技术背景已有的5-10W太阳电池由五层组件构成,从下到上依次为TPT背板,EVA胶膜,太阳电池片、EVA胶膜、透光玻璃。封装方式为热层压。由于透光玻璃表面为平面,光的反射损失大,太阳电池的效率低。玻璃封装需加上铝合金边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光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太阳电池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太阳电池板,表面有透光层,底部为衬板,位于中间的胶膜层内有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片,其一端与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输出端连接,透光层为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其表面均布有若干倒棱锥形凹坑,凹坑的深度跨越透光层进入胶膜层。所述倒棱锥形凹坑为倒三角棱锥形,其内表面由三个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衬板为铝板,胶膜层为EVA胶膜。本技术的表面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封装,不需另制金属边框,易于加工,成本低,表面压制若干倒三角棱锥形的凹坑,光线在凹坑中发生全反射,减少了光在表面的反射损失,增加了光的透射,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衬板采用铝板,强度高,封装中不易出现气泡,导热性能好,减少了因温度升高带来的效率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铝衬板1与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3之间为EVA胶膜层2。胶膜层2内有若干太阳电池片4相串联,其一端为正极5、另一端为负极6。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3的表面均布若干倒三角棱锥形的凹坑7,凹坑7的内表面由三个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权利要求1.太阳电池板,表面有透光层,底部为衬板,位于中间的胶膜层内有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片,其一端与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透光层为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其表面均布有若干倒棱锥形凹坑,凹坑的深度跨越透光层进入胶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棱锥形凹坑为倒三角棱锥形,其内表面由三个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衬板为铝板,胶膜层为EVA胶膜。专利摘要本技术为太阳电池板,解决已有太阳电池板结构复杂,成本高,光电效率低的问题。表面有透光层,底部为衬板,位于中间的胶膜层内有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片,其一端与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输出端连接,透光层为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其表面均布有若干倒棱锥形凹坑,凹坑的深度跨越透光层进入胶膜层。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049977SQ201120072559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学建 申请人:王学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太阳电池板,表面有透光层,底部为衬板,位于中间的胶膜层内有串联的若干太阳电池片,其一端与正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透光层为透光型高分子复合膜,其表面均布有若干倒棱锥形凹坑,凹坑的深度跨越透光层进入胶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建
申请(专利权)人:王学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