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电磁笔是在电磁式白板上进行书写和操作的笔状工具。电磁笔外形结构包括笔杆与笔尖外套,其中所述电磁笔的笔杆由主体和护罩组成,二者扣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笔杆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笔杆采取“二合一”结构,由主体和护罩整合而成,两端用笔尖外套旋紧自成一体,在笔杆中间部分预留有足够的电源装置空间,除了可以采用电池供电以外,还能装配其他电能蓄能装置或发电装置,笔杆两边留有充电电极,以方便充电;笔杆两边预留电路装配空间,保证笔两端都可以实现电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电磁式智能白板的输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白板产品,有许多是利用专业电磁笔操作的,在电磁笔内部装配有设计好的电路和专用器件。据调查研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可以在电子白板上使用的电磁笔存在着以下缺点(1)结构比较复杂,由多个彼此分离的部件组装而成,整体性差、维修不方便、怕摔;(2)功能单一,笔只有一端可以用于实现功能,另一端要装配电池,利用率低。然而,随着产品日趋成熟,使用人群越来越多,使用者在使用电磁笔方面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电磁笔其结构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维修,能用电能蓄能装置或发电装置代替电池供电且充电省时方便,在笔的两端均可装配信号传输装置的电磁笔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构思新颖,整体性能强,外形美观实用。(1)增加了电子笔的使用功能,在笔的两端都可以装配信号传输装置;(2)在笔杆中部可以安装电池或其他电能蓄能装置或发电装置;(3)所有的电路和装置都安装同一个整体的笔杆之上,方便整体布局,方便器件安装,方便产品维护。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笔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笔杆和笔尖外套。笔杆由两个半边的骨架组成,一边是主体部分,两端分别连接笔尖结构形成整体, 所有的电路和装置都安装在主体之上。另一边是护罩,上面设有按键孔和指示灯孔。两个半边的骨架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笔杆整体;分开则可以维护。笔尖外套也有两件分别与笔杆两端结合,除了具有保护笔尖功能,旋紧时还能对笔杆起到锁定作用;旋开至笔杆螺纹之处时,笔杆就可以分开。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电磁笔结构复杂,组装、维修不方便、只有一端可实现电器性能及只能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供电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性强,组装、维修方便, 能用电能蓄能装置或其他发电装置代替电池供电,两端均可实现电器性能的电磁笔外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的电磁笔结构,包括笔杆与笔尖外套,其中所述电磁笔的笔杆由主体和护罩组成,二者扣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笔杆整体。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有的电路和装置都安装在主体之上。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述护罩上面设有按键孔和指示灯孔。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述笔尖外套由两件组成,一方面保护笔尖,另一方面旋紧时可锁定笔杆;笔尖外套的其中一件末端为硅橡胶,硅橡胶在沿笔杆方向设有通孔。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述电路及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及电磁笔前后端的信号传输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述笔杆中间部分预留有足够的电源装置空间,除了可以采用电池供电以外,还能装配其他电能蓄能装置或发电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述主体上安装有前端信号控制按键、电源指示灯、后端信号控制按键。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通过事先设计,所述护罩与主体扣合后两侧对应位置均会自然形成一通孔。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中,所述笔杆两边留有充电电极,其位置恰好设计在笔杆两侧通孔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笔杆由两个半边的骨架即主体与护罩扣合而成,所有电路及装置均安装于主体之上,两个半边的骨架合在一起,便构成一笔杆整体;分开则便于器件组装、维护且整体性强、结构简单、牢固自成一体,能够与多种产品配套使用;在笔杆中间部分预留有足够的电源装置空间,除了可以采用电池供电以外,还能装配其他电能蓄能装置或发电装置,多选一;笔杆两边预留电路装配空间,保证笔两端都可以实现电器性能;笔杆两边留有充电电极,充电方便;笔杆上方预留两个按键孔,供装配笔两端的电路控制按键用,此外还增加了一个指示灯孔,供装配电源或信号指示灯用;此外还增加了电磁笔的使用功能,在笔的二端都可以装配信号传输装置,操作手段更丰富。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两个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磁笔的外观及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磁笔主要零件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磁笔纵剖面结构中1笔杆,11护罩,111电源或信号指示灯孔,112按键孔,12主体,2笔尖外套, 21硅橡胶,3笔尖、4前端信号传输装置,5前端信号控制按键,6电源或信号指示灯,7后端信号控制按键,8充电电极,9电源装置,10后端信号传输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笔外观及外部结构图,笔杆1由两个半圆柱形骨架即护罩11与主体12扣合而成,笔尖外套2分别与笔杆1两端连接,笔尖外套2的其中一件末端为硅橡胶21,硅橡胶21顶端在沿笔杆方向设有通孔,此外,该专利技术电磁笔上还装配有一前端信号控制按键5,一后端信号控制按键7,一电源或信号指示灯6及笔尖3。一完整笔杆1再配上两端的笔尖外套2、笔尖3、主体12上的电路及各种装置,便组成了一完整的专业电磁笔。 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笔主要零件图,护罩11上预留有一电源或信号指示灯孔111与两个按键孔112,将主体12与护罩11扣合在一起,便组成笔杆1,在笔杆1的两端拧上笔尖外套2,笔尖外套2旋紧时可锁定笔杆1,旋开至笔杆1螺纹之处时,主体12与护罩11就可以彼此分开,此时可对主体12上所有器件进行组装与维护。 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笔纵剖面结构图如图3-1所示,为具有激光指示功能的电磁笔结构图,在主体12上安装有前端信号传输装置4,前端信号控制按键5,电源或信号指示灯6,后端信号控制按键7,充电电极8, 电源装置9,后端信号传输装置10,所述前端信号控制按键5通过控制前端信号的传输,可使本专利技术电磁笔的前端实现各种功能的交互,如鼠标左右键功能的切换;所述电源装置9 可以是电池或电能蓄能装置或发电装置;所述后端信号控制按键,通过控制后端信号的传输,可启动或关闭本专利技术电磁笔后端的功能。在本专利技术电磁笔上述实施例中,按下后端信号控制按键7,可接通激光电路,从而启动本专利技术电磁笔后端的激光指示功能,发出的激光束通过硅橡胶21顶端的通孔指向所要指示的板面内容;按下前端信号控制按键5可使本专利技术电磁笔实现鼠标左右键功能的切换。所述充电电极8安装于主体12上,护罩11与主体12扣合的两侧各留有一个凹槽,由护罩11与主体12扣合在一起,构成的笔杆1,对应位置就会形成一个通孔,充电电极 8恰好设计于笔杆1两侧的通孔处,电磁笔使用完毕,只需将电磁笔卡放于事先安装在白板边框上的充电笔托上,笔托上的充电金属片通过笔杆1两侧的通孔正好能与充电电极8接触,从而可以给电磁笔充电。如图3-2所示,为具备板擦擦除功能的电磁笔结构图,除了后端信号传输装置10 与图3-1所示具有激光指示功能的电磁笔结构有所不同,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图3-1所示电磁笔实施例结构完全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电磁笔所述实施例中,按下后端信号控制按键7则可启动电子板擦功能,用硅橡胶21顶端在板面上需要擦除的内容区域范围内拖动,即可擦除目标内容。此外,该专利技术电磁笔上装配有两个按键,分别用来控制电磁笔两端的电路;还增加了一个电源或信号指示灯,供电源或信号指示用;而且该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笔在其两端均加入了信号传输装置,所以除上述实施例中激光指示功能结构与板擦擦除功能结构外,前后端信号传输装置通过不同搭配,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的电磁笔外形结构,包括笔杆(1)与笔尖外套(2),其中所述电磁笔的笔杆(1)由主体(12)和护罩(11)组成,二者扣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笔杆(1)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