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内钉瞄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070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髓内钉瞄准装置,包括髓内钉瞄准器和与该髓内钉瞄准器固连的用于连接髓内钉的连接手柄,所述髓内钉瞄准器包括透光的瞄准杆体、用于带动瞄准杆体转动的调节组件和瞄准件,所述连接手柄具有一弯折部,所述调节组件固连在所述弯折部上,所述瞄准杆体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髓内钉上锁孔的轴线平行,所述调节组件带动瞄准杆体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转动,所述瞄准杆体另一端上开有用于与髓内钉上锁孔对准的定位通孔,所述瞄准件插接在该定位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瞄准杆上定位通孔位置可调、且能直接将该定位通孔对准骨腔内髓内钉上锁孔的髓内钉瞄准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髓内钉瞄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管状骨折患者时,经常要用到髓内钉固定骨折部位,即在髓内钉插入骨腔后,在骨组织上钻锁定孔,再用锁钉将骨组织与髓内钉固连在一起,在通常情况下,较长的髓内钉植入骨腔后,因个体生理弧度有差异,参照通用弧度设计的髓内钉会在骨腔内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形,如此便产生一个瞄准的问题,现在比较通用的髓内钉瞄准技术大致有三种用定位杆的限位瞄准技术、徒手上钉技术和磁力定位瞄准技术,而这三种技术都存在缺陷。定位杆的限位瞄准技术现有的髓内钉瞄准装置的瞄准杆体是固定的,导致其上的定位通孔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它只能与理想中没有变形的髓内钉上的锁孔位置相对应, 因此,在髓内钉发生变形的情况下,通过该定位通孔在骨组织上钻出的锁定孔与骨腔内髓内钉上的锁孔位置不对应,因此需要在骨组织上做皮肤切口,再钻一个与锁定孔基本呈 90°夹角的定位孔,再将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抵住髓内钉,通过推进定位杆来将矫正变形的髓内钉,采用该技术需要在骨组织上钻两个孔,患者不得不承受额外的医源性创伤,手术的操作步骤也相对繁杂,除此之外,如果髓内钉的形变方向不是定位杆的插入方向,定位杆就不能有效矫正髓内钉的形变,瞄准装置也将整体失准。徒手上钉技术医者需要持续使用X射线在骨组织上找孔位,而持续使用X射线将产生大量辐射,从而给医者和患者带来不可恢复的伤害,于此同时此技术对医者的经验要求也很高。磁力定位瞄准技术需要预先在远端锁钉大概位置做切口,而且要充分切开、剥离骨组织外侧筋膜及肌肉等软组织,不然很容易对套筒及钻套的瞄准推移产生干扰,探测器还必须尽量紧贴骨皮质,否则磁力的感应强度会受影响,如此患者不得不承受额外的医源性创伤,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且现用的探针磁块的体积较小,在面对较大形变时将会感应失效,导致瞄准装置整体失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其瞄准杆上定位通孔位置可调、且能直接将该定位通孔对准骨腔内髓内钉上锁孔的髓内钉瞄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髓内钉瞄准装置,包括髓内钉瞄准器和与该髓内钉瞄准器固连的用于连接髓内钉的连接手柄,所述髓内钉瞄准器包括透光的瞄准杆体、用于带动瞄准杆体转动的调节组件和瞄准件,所述连接手柄具有一弯折部,所述调节组件固连在所述弯折部上,所述瞄准杆体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髓内钉上锁孔的轴线平行,所述调节组件带动瞄准杆体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转动,所述瞄准杆体另一端上开有用于与髓内钉上锁孔对准的定位通孔,所述瞄准件插接在该定位通孔内。进一步地,为了使瞄准件在X射线的照射下能准确瞄准髓内钉上锁孔,所述瞄准件由透X射线的透光件和设置在透光件内的不透X射线的“十”字显影件构成,所述“十”字显影件由两根显影销交叉构成,该两根显影销都与所述瞄准杆体上定位通孔的轴线垂直, 且其交叉点与该定位通孔的轴线重合。进一步地,在X射线照射下,为了防止瞄准杆体遮挡住髓内钉妨碍观察,所述瞄准杆体为由透X射线的瞄准杆体。进一步地,为了能适用不同规格的髓内钉,所述连接手柄由手柄本体与条形或“T” 形转换臂构成,所述转换臂一端与手柄本体固连构成该连接手柄的弯折部,所述转换臂上开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安装孔,所述调节组件上也开有安装孔,所述调节组件与转换臂通过固定螺丝固连。进一步地,为了能带动瞄准杆体沿旋转轴转动,所述调节组件由球头螺纹杆和具有垂直弯折部的固定块构成,所述球头螺纹杆由螺纹杆体和分别固连在螺纹杆体两端的球头部和调节旋钮构成,所述固定块固连在上述转换臂上,所述瞄准杆体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的垂直弯折部位于所述瞄准杆体的一侧,且其上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杆体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球头部与瞄准杆体的固连。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瞄准杆体晃动,所述固定块上还固连有挡板,所述瞄准杆体的一端位于固定块和挡板之间。进一步地,为了能使球头螺纹杆的球头部与瞄准杆体之间的配合间隙达到最小, 所述瞄准杆体与所述球头部连接的一端内部具有一形状、大小与该球头部相配合的内腔, 所述球头部嵌在所述内腔中;所述瞄准杆体上开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通道,在该通道内放置有用于填充所述球头部与瞄准杆体的配合间隙的硅胶,在所述通道口固连有用于顶住上述硅胶的连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一)与定位杆的限位瞄准技术相比,无需使用定位杆,因此无需做皮肤切口,更无需在患者骨组织上钻定位孔,减少了对患者的医源性创伤,本技术瞄准杆体上的定位通孔能直接与骨腔内髓内钉上锁孔对准,可直接在骨组织上钻出与髓内钉上锁孔位置相对应的锁定孔,简化了手术步骤;且瞄准杆体双向可调,因此其上的定位通孔位置也双向可调,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调校,无论形变髓内钉如何变形,都能有效瞄准对位,配合X射线透射准确率可以高达100%。(二)与徒手上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X射线时,医者可以在隔离钢墙后或离开手术室,停止χ射线照射后,医护人员进入根据屏幕显影作相应调整,由此可见, 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医者将不用受到X射线的辐射,且对医生的经验没有太高要求。 (三)与磁力定位瞄准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应对髓内钉形变较大的情况,且患者无需承受额外的医源性创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调节组件与瞄准杆体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瞄准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其中1、髓内钉瞄准器;1-1、瞄准杆体;1-2、调节组件;1-21、球头螺纹杆;1_211、 螺纹杆体;1-212、球头部;1-213、调节旋钮;1-22、固定块;1-221、垂直弯折部;1_23、挡板; 1-3、瞄准件;1-31、透光件;1-32、“十”字显影件;1-321、显影销;2、连接手柄;2_1、手柄本体;2-2、转换臂;3、髓内钉;3-1、锁孔;4、旋转轴;5、固定螺丝;6、硅胶;7、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8所示的一种髓内钉瞄准装置,包括髓内钉瞄准器1和与该髓内钉瞄准器1固连的用于连接髓内钉3的连接手柄2,所述髓内钉瞄准器1包括由透X射线材料制成的瞄准杆体1-1、用于带动瞄准杆体1-1转动的调节组件1-2和瞄准件1-3。所述连接手柄2由手柄本体2-1与条形或“T”形转换臂2-2构成,如图1所示,所述转换臂2-2 —端与手柄本体2-1 —端通过螺丝固连构成该连接手柄2的弯折部,手柄本体2-1另一端用于与髓内钉3固连,所述转换臂2-2与髓内钉3平行设置,所述转换臂2-2上开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用于连接调节组件1-2的安装孔。所述调节组件1-2由球头螺纹杆1-21和具有垂直弯折部1-221的固定块1-22构成,所述球头螺纹杆1-21由螺纹杆体1-211和分别固连在螺纹杆体1-211两端的球头部1-212和调节旋钮1-213构成,所述球头部1_212与螺纹杆体1-211 —体式构成,所述调节旋钮1-213与螺纹杆体1-211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髓内钉瞄准装置,包括髓内钉瞄准器(1)和与该髓内钉瞄准器(1)固连的用于连接髓内钉(3)的连接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钉瞄准器(1)包括透光的瞄准杆体(1-1)、用于带动瞄准杆体(1-1)转动的调节组件(1-2)和瞄准件(1-3),所述连接手柄(2)具有一弯折部,所述调节组件(1-2)固连在所述弯折部上,所述瞄准杆体(1-1)一端通过旋转轴(4)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1-2)上,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与髓内钉(3)上锁孔(3-1)的轴线平行,所述调节组件(1-2)带动瞄准杆体(1-1)沿所述旋转轴(4)的径向转动,所述瞄准杆体(1-1)另一端上开有用于与髓内钉(3)上锁孔(3-1)对准的定位通孔,所述瞄准件(1-3)插接在该定位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圣泰蔡勇
申请(专利权)人: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