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6724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净水储水系统,该系统包括:储水容器(1),储水容器(1)的顶部由密闭层密闭,内部充满净水材料;至少一个进水井(2),进水井(2)位于储水容器(1)的内部,进水井(2)包括第一开口;至少一个出水井(3),出水井(3)位于储水容器(1)的内部,出水井(3)包括第二开口,且出水井(3)通过第二开口与储水容器(1)的外部连通;以及滤水池(4),滤水池(4)包括进水管道(41)和出水管道(42),且出水管道(42)通过第一开口与进水井(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进水井(2)和出水井(3)嵌在净水材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储水系统能够减少储水自然损失并能够长时间保持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储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的水资源匮乏,世界各地缺水的地方很多。在很多缺水的地区,人们的饮用水、生活生产用水都存在短缺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地区的降水不规范,造成这些地区长时间干旱。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很多地区打水井,但由于这些地区的地下水也很短缺,因此打的水井经常靠雨水、河水等来维持水量,并且这些水没有经过过滤,不适合饮用;尽管水在长时间沉淀后可变得清澈些,但时间长后,水容易变臭,变质;而且井里的水很快就渗入地下,或蒸发掉,这样并不能很好地利用雨水。CN 101046103A公开了一种水收集净化储存系统,图1为该水收集净化储存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上面开口的储水容器1,该容器壁为防水结构;位于储水容器内部的集水井2,集水井2设有井盖6,井壁为透水结构,可与储水容器1之间进行水交换;其中,集水井2和储水容器1之间填充有细砂填料4,填料上面铺有透水表层5。 该系统虽然可以达到水收集净化储存的目的,但是,由于该系统的储水容器只是通过储水容器的上面开口来收集水,一方面,收集水的面积较小,储水量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储水容器中的水会通过上面开口蒸发,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将河水、雨水、湖水、雪水等收集净化并且具有较大的储存能力的系统,同时使储存水源能够避免因自然蒸发所造成的损失,且能够长时间保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储水装置集水来源受限、储水自然损失且水源易变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集水来源限制、能够减少储水自然损失并能够长时间保持水质的净水储水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由密闭层密闭,内部充满净水材料,侧壁和/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气防渗层构成,所述侧壁和底部的其余部分包括防渗层;至少一个进水井,所述进水井位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所述进水井为由渗透层构成的竖直腔体且包括第一开口 ;至少一个出水井, 所述出水井位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所述出水井为由渗透层构成的竖直腔体且包括第二开口,所述出水井通过第二开口与所述储水容器的外部连通;以及滤水池,所述滤水池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且所述出水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水井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进水井和出水井嵌在所述净水材料中,且所述出水井与所述进水井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储水容器在所述进水井与所述出水井之间连线方向的长度的5-9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净水储水系统中,所述滤水池能够对河水、雨水、湖水、雪水等各种天然水资源进行初滤,并将经过初滤后的水源引入到进水井中,通过储水容器内填充的净水材料对所述初滤后的水源进行充分化化,一方面经过净化后的水源能够被所述净水材料吸附而储存在所述储水容器中;另一方面经过净化后的水源能够渗入所述出水井中,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所述出水井取出以供给使用。另外,通过将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设置为密闭层,并将其侧壁和/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透气防渗层,而将所述侧壁和底部的其它部分设置为防渗层,从而可以防止储水容器中的水源因自然蒸发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能够使储水容器中的水源与空气有效连通以保证水源长时间保鲜。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的水收集净化储存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净水储水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净水储水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4表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净水储水系统中,所述储水容器中的进水井和所述出水井的分布示意图;图5表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净水储水系统中,所述滤水池的剖面示意图;图6表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净水储水系统中,所述滤水池的俯视示意图;图7表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净水储水系统中,所述滤水池的剖面示意图;图8表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净水储水系统中,所述水位安全井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图2-8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净水储水系统作详细地描述。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净水储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1,所述储水容器1 的顶部由密闭层密闭,内部充满净水材料,侧壁和/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气防渗层构成,所述侧壁和底部的其余部分包括防渗层;至少一个进水井2,所述进水井2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的内部,所述进水井2为由渗透层构成的竖直腔体且包括第一开口 ;至少一个出水井3,所述出水井3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的内部,所述出水井3为由渗透层构成的竖直腔体且包括第二开口,所述出水井3通过第二开口与所述储水容器1的外部连通;以及滤水池 4,所述滤水池4包括进水管道41和出水管道42,且所述出水管道4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水井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进水井2和出水井3嵌在所述净水材料中,且所述出水井2与所述进水井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储水容器1在所述进水井2与所述出水井3 之间连线方向的长度的10-90%,优选为30-80%。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防渗层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用于防止水渗透的材料,例如所述防渗层可以为由防水材料形成的层。从进一步减少水损失的角度出发,所述防渗层的渗透系数优选低于lX10_6cm/s,更优选低于lX10_7cm/ s。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防渗层例如可以为由商购自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防水板材铺设而成的层。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渗水层的材质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由各种渗水材料形成,具体地,所述渗水层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选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渗水层可以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透水材料形成,例如可以采用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砂基渗水砖砌成,所述砂基渗水砖的渗透系数为大于等于2. OX 10_2Cm/S,优选为 (4. 0-10. 0) X 10-2cm/so所述透气防渗层的材质可以在常规的透气防渗材料中进行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为将透气防渗砂(购自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压制而成片材,通常所述透气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在lX10_3-lX10_6cm/s的范围内即可。所述渗透系数用于反映所述防渗层、渗透层以及透气防渗层的渗透能力,指在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参照JC/ T945-2005的方法进行测定。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水井2和所述出水井3可以贯穿所述储水容器1的纵向,也可以不贯穿所述储水容器1的纵向,且所述第一开口可以开在所述储水容器1的侧壁和/或顶部,所述第二开口通常开在所述储水容器1的顶部。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的顶部的密闭层只要能够阻止所述储水容器1内的水溶向外蒸发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对于其材料或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情况下, 优选使用由成本低廉的防渗混凝土形成的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层。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净水储水系统用于收集、净化并储存水源,其中对于起到过滤净化水源的净水材料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能够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的材料均可以用作本专利技术的净水材料。优选情况下,所述净水材料为硅砂、石子和陶粒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硅砂,最优选所述净水材料为经过水洗处理之后的硅砂。所述硅砂的颗粒尺寸在本专利技术中没有特别的限定,各种常规尺寸的硅砂用于本专利技术中均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然而,为了保证所述硅砂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储水容器(1),所述储水容器(1)的顶部由密闭层密闭,内部充满净水材料,侧壁和/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气防渗层构成,所述侧壁和底部的其余部分包括防渗层;至少一个进水井(2),所述进水井(2)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的内部,所述进水井(2)为由渗透层构成的竖直腔体且包括第一开口;至少一个出水井(3),所述出水井(3)位于所述储水容器(1)的内部,所述出水井(3)为由渗透层构成的竖直腔体且包括第二开口,所述出水井(3)通过第二开口与所述储水容器(1)的外部连通;以及滤水池(4),所述滤水池(4)包括进水管道(41)和出水管道(42),且所述出水管道(4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水井(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进水井(2)和出水井(3)嵌在所述净水材料中,且所述出水井(2)与所述进水井(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储水容器(1)在所述进水井(2)与所述出水井(3)之间连线方向的长度的10-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秦申二贾屹海马金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