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赞堂专利>正文

组合式建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650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以绿建筑为主要诉求的组合式建材,包含复数块状本体以及复数结合单元,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的左、右侧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纵向凸肋以及纵向嵌槽,且块状本体内部设有复数对纵向穿孔,而结合单元是由钢筋、长条状垫片以及螺帽构成,所述的钢筋弯折形成有横向连接段以及两侧的纵向插设段,插设段末端成型有外螺纹,凭借上述结构,令钢筋的插设段由下向上穿设于上、下块状本体的穿孔,再套设垫片并锁固螺帽,如此便可构成大面积的隔间墙或外墙,继而具有方便且快速组装,可缩短工时并降低成本的优点以及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材,尤指一种方便且快速组装,具有可缩短工时以及降低成本等优点以及功效,且为以绿建筑为主要诉求的组合式建材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物的室内隔间墙大多以复合式夹板组成,或以砖块堆砌构成。然而,上述复合式夹板在使用上往往容易因为板材薄弱,造成墙壁结构强度不足且隔音效果差,以及板材为易燃材质,导致墙壁不具隔热以及防火效果而有安全顾虑等问题以及缺点。而砖块堆砌的砖墙虽然在结构强度、隔音与隔热安全性方面明显优在复合式夹板,但是其施工时必须逐一堆砌砖块且砖块之间必须利用水泥粘结,而等待水泥干燥硬化以后,还须得在两侧墙面涂抹水泥进行美化,故可见其施工过程极为耗时且费工,不仅于此,其另外一项最大缺点在于,欲变化隔间砖墙设计时,必须先将砖墙敲毁再重建,如此一来便产生大量废弃砖块,而这些被敲毁的废弃砖块根本无法被回收再行利用,因此废弃砖块仅能选择觅地掩埋一途,然而,觅地掩埋也非最佳处理方式,由于政府机关准许开放合法掩埋场有一定容量,当掩埋量已达上限后便须封闭并另觅合法地点,再加上废弃砖块的体积相当庞大,导致掩埋场的使用寿命极为短暂,如此种种,可见废弃砖块的后续处理,不仅造成业者极大困扰,也对环保造成极大的破坏。于是,近年来遂有许多采组合式设计的预铸砖或空心建材等技术问世,例如中国台湾新型M30^93号、M262532号、M258122号等专利前案所示。经查,所述的前案虽分别提供一种组合式建材构造,且所述的组合式建材之间是通过令建材两两相互嵌接,和 /或通过补强杆纵向穿设于上、下建材内部等方式,达致令建材相互结合并构成大面积壁面的目的,然而经本设计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现,所述的前案的建材之间虽有相互组装的结构,但建材之间却缺乏可将彼此紧密锁固结合的设计,因此容易导致建材组合后整体强度不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特地针对组合式建材加以研究以及改良,并再经过不断测试以及修正后而有以绿建材为主要诉求的本专利技术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建材,解决现有建材组合后整体强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建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块状本体以及复数结合单元,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具有前、后平面、左、右侧面以及顶、底面,所述的左、右侧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纵向凸肋以及纵向嵌槽,所述的块状本体内部设有数对呈平行排列的纵向穿孔,所述的块状本体的顶、底面分别成型有数道对应穿孔的宽凹槽以及窄凹槽,每道宽凹槽与窄凹槽的两端分别对应每对穿孔的顶端与底端;所述的结合单元由钢筋、长条状垫片以及螺帽构成,所述的钢筋一体弯折形成有中央的横向连接段以及两侧的纵向插设段,所述的插设段插设在上下叠合的块状本体的对应穿孔中,而连接段设置在下块状本体底面的窄凹槽中, 且插设段的末端成型有外螺纹,该插设段穿过上块状本体顶面的宽凹槽内的垫片后与螺帽锁接。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的左、右侧面的凸肋以及嵌槽是鸠尾形凸肋与鸠尾形嵌槽。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内部成型有大量纵向镂空区间。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内部的镂空区间是填充有隔音与隔热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上述结构, 令钢筋的插设段由下向上穿设于上、下块状本体的穿孔,再套设垫片并锁固螺帽,如此便可构成大面积的隔间墙或外墙,继而具有方便且快速组装,可缩短工时并降低成本的优点以及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角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角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3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装填隔音与隔热材料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组合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搭建成简易式建筑物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搭建成圆形建筑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 -块状本体;11-凸肋;12-嵌槽;13-穿孔;14-镂空区间; 15-宽凹槽;16-窄凹槽;21-钢筋;211-连接段;212-插设段;213-外螺纹;22-长条状垫片;221-套孔;23-螺帽;3-隔音与隔热材料;4-支柱5-遮蔽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人的技术手段,兹举三种可行实施例配合图式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以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包含一块状本体1以及至少一对结合单元,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1具有前、后平面、左、右侧面以及顶、底面,其左、右侧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纵向凸肋11以及纵向嵌槽12,且所述的凸肋11与嵌槽12是可为如图所示的鸠尾形凸肋与鸠尾形嵌槽,或为图未绘示的其他形状凸肋与嵌槽,所述的块状本体1内部设有数对呈平行排列的纵向穿孔13,以及大量纵向镂空区间14,所述的块状本体1的顶、底面分别成型有数道对应穿孔的宽凹槽15以及窄凹槽16,每道宽凹槽15与窄凹槽16的两端是分别对应每对穿孔13的顶端与底端;又,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的块状本体1的形状除可为如图所示的矩形立方体以外,当然也可为正方形立方体或其他可为阵列组合的几何形状立方体,特予叙明;所述的结合单元是由钢筋21、长条状垫片22以及螺帽23构成,所述的钢筋21 — 体弯折形成有中央的横向连接段211以及两侧的纵向插设段212,所述的对插设段212的长度约为两块块状本体1上下叠合的总高度,且插设段212的末端成型有外螺纹213,而所述的长条状垫片22的形状是对应块状本体1的顶面宽凹槽15而设,其两端设有对应块状本体1的穿孔且用来供插设段212穿设的套孔221,而螺帽23则是用来锁接于插设段212的外螺纹213。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状态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首先在每一块块状本体1上插设至少一对钢筋21,其插设方式是令钢筋21的插设段212自块状本体1底面由下向上插设在每对穿孔13中,且令插设段212穿出块状本体1顶面,此时钢筋21的连接段211将嵌设在块状本体1底面的窄凹槽16中,再将复数块状本体1邻接排放,且令每一块块状本体1的凸肋11分别卡掣在相邻块状本体1的嵌槽12中,进而连结构成最底层结构,接下来将复数块状本体1采上下交错方式逐一放置在最底层的块状本体1上方,并令底层块状本体1的钢筋21由下向上插设在第二层块状本体1的穿孔13,接下来再将长条形垫片22置入第二层块状本体1顶面的宽凹槽15中,令长条形垫片22两端的套孔221套设在插设段212末端,最后将螺帽23锁固在插设段212末端的外螺纹213,即完成上下层块状本体1的结合, 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便可搭建组成一大面积的墙体架构。凭借以上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块状本体1不仅通过凸肋11与嵌槽12的设计,使同一层的彼此相邻接的块状本体1产生相互卡掣的横向连结以外,更通过上下交错叠合以及组合单元的设计,使每一块位于下层的块状本体1都同时与两块位于上层的块状本体1产生纵向连结,且由于本专利技术更设计令上下层块状本体1通过组合单元的螺帽23加以锁固, 因此可有效提升块状本体1之间的结合稳固性,进而加强墙体架构的整体强度。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特地设计在块状本体1内部设置大量纵向镂空区间14,凭借大量镂空区间14的设置,除可令本专利技术的建材具有节省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建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块状本体以及复数结合单元,其中:所述的块状本体具有前、后平面、左、右侧面以及顶、底面,所述的左、右侧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纵向凸肋以及纵向嵌槽,所述的块状本体内部设有数对呈平行排列的纵向穿孔,所述的块状本体的顶、底面分别成型有数道对应穿孔的宽凹槽以及窄凹槽,每道宽凹槽与窄凹槽的两端分别对应每对穿孔的顶端与底端;所述的结合单元由钢筋、长条状垫片以及螺帽构成,所述的钢筋一体弯折形成有中央的横向连接段以及两侧的纵向插设段,所述的插设段插设在上下叠合的块状本体的对应穿孔中,而连接段设置在下块状本体底面的窄凹槽中,且插设段的末端成型有外螺纹,该插设段穿过上块状本体顶面的宽凹槽内的垫片后与螺帽锁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赞堂
申请(专利权)人:方赞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