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验系统及其方法,其借助一主机装置产生一第一试卷,该第一试卷具有多个题目;将该第一试卷的多个题目重新排序,以产生一第二试卷;以及将该第二试卷传送至一对应的一应试装置以进行测验;并借助一防弊模块,以侦测该些应试装置之间的一距离,且当该距离小于一预定设定值时,产生一防弊信号;以及借助该防弊模块,侦测一人物影像,且当该人物影像超出一预定设定值时,产生一防弊信号。借此,可以杜绝作弊的可能性,以维持测验的公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教育的测验系统,尤指一种具有防弊功能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由一教学者配合多个书面化的教材数据,用以对众多学习者进行教学。而传统评量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的方式,仍然是利用纸张形式的试卷上作答的方式进行测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测验方式,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以及资源,才能够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除了需要大量的教师以教授书本的知识,并且需要印制大量的课本书籍等,以供学习者学习。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者需要携带的课本书籍以及相关参考书等也大幅增加,造成学习者沉重的负担。而传统的测验方式,需要将应试者集中于宽广的场地、印制大量的试卷,并提供大量的监考人力,以及大量的批改及成绩统计的人力,最后,还需要印制大量的成绩单。由于如电子书装置等电子装置具有重复阅读、多样显示、储存数据量大、便于携带、节省电力以及节省纸张的耗用等特点,可以使得莘莘学子得以利用轻薄短小的电子装置进行阅读与学习。因此,应用此类电子装置,可以减轻莘莘学子的负担,以及增进学习效果。并且,可以利用这些电子装置的无线网络功能,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的搜寻,以大幅度扩充学习的范围。借此,不但可以减轻学习者重量上的负担,亦可降低纸张等资源的耗用量,更可以让学习者进行更广泛的学习。虽然,学习的方式已获得改善,但是测验的方式仍然维持传统的印制纸张试卷的方式。并且,传统的测验方式已行之多年,其制度上及方法上的缺陷,衍生出许多作弊的方式,例如事先将相关数据标记于桌面上、参考邻座应试者的答案、传递纸条等。这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测验的公平性,造成无法正确测验应试者的学习成效。当需要依靠测验的成绩进行升学的依据时,各种作弊的行为更是会让整个测验失真。因此,除了可以利用电子纸装置等电子装置以取代传统的测验方式,也必须于利用此种电子装置进行测验的同时,防止作弊的发生,以维持测验的公正与公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作弊的测验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应试者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正公平的测验系统,可利用随机数模块对试卷的题目进行重新排序,以使得于各个应试装置上所显示的试卷具有不同的排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正公平的测验系统,可借助防弊模块,侦测各别应试装置之间的距离,以避免应试者之间过于靠近所衍生的作弊行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正公平的测验系统,可借助防弊模块,阻止应试者偏离应试装置,以避免应试者之间的作弊行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验系统,包括一主机装置,包括一数据库,以储存多个题目及答案;一随机数模块,具有一重新排序的功能;一第一通讯模块,以进行数据的传递与接收;一第一验证模块,根据一验证数据以进行认证,并据以产生一验证信号;以及一第一处理单元,与该数据库、该随机数模块、该第一通讯模块及该第一验证模块连接,根据该验证信号,读取该数据库以产生一第一试卷,该第一试卷具有多个题目,并控制该随机数模块将该第一试卷的该多个题目重新排序以产生一第二试卷,以及通过该第一通讯模块传递该第 -~ 试卷ο该测验系统还包括一应试装置,包括一输入单元,以供输入一输入信号;一第二通讯模块,以进行数据的传递与接收;一显示单元,以显示该第二试卷;一第二验证模块,以产生一验证数据;一防弊模块,以产生一防弊信号;一储存单元,以供储存该输入信号及该第二试卷;以及一第二处理单元,与该第二通讯模块、该显示单元、该第二验证模块、 该防弊模块及该储存单元连接,通过该第二通讯模块将该验证数据传递至该主机装置,并接收该第二试卷以显示于该显示单元,以及根据该防弊信号产生一防弊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验方法,包括借助一主机装置产生一第一试卷,该第一试卷具有多个题目;通过一随机数模块将该第一试卷的多个题目重新排序,以产生一第二试卷; 以及通过一第一通讯模块将该第二试卷传送至一对应的一应试装置以进行测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测验方法,包括借助一主机装置产生一试卷,并将该试卷传送至一应试装置;借助该应试装置显示该试卷,并启动一防弊模块,以侦测该应试装置与其他该应试装置之间的一距离,且当该距离小于一预定设定值时,产生一防弊信号;以及借助该应试装置产生一作答数据,并将该作答数据传送至该主机装置,该主机装置据以产生一应试成绩。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测验方法,包括借助一主机装置产生一试卷,并将该试卷传送至一应试装置;借助该应试装置显示该试卷,并启动一防弊模块,以侦测一人物影像,且当该人物影像的一偏移角度超出一预定设定值时,产生一防弊信号;以及借助该应试装置产生一作答数据,并将该作答数据传送至该主机装置,该主机装置据以产生一应试成绩。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应试者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皆是为了能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及功效。而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及附图中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防弊功能的测验系统的系统模块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防弊功能的测验系统的测试流程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1 测验系统10 主机装置11 第一处理单元12 数据库13随机数模块14第一验证模块15第一通讯模块20应试装置21第二处理单元22显示单元23输入单元24第二验证模块25第二通讯模块26防弊模块27储存单元S31-S41 测验系统的测试流程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防弊功能的测验系统的系统模块图。测验系统1具有一主机装置10以及多个应试装置20,其中,主机装置10可为一电脑主机,且可设置于教育认证机构,如学校、补习班、大考中心等;而应试装置20,可为电子纸装置、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甚至是PDA等,且可设置于教室、应试中心等。主机装置10具备第一处理单元11,分别与数据库12、随机数模块13、第一验证模块14及第一通讯模块15连接。其中,数据库12,储存多个试题及其对应的答案,以供第一处理单元11读取以产生第一试卷;随机数模块13,具有对第一试卷的多个试题进行随机数排序功能,或是根据一函数对第一试卷的多个试题进行重新排序的功能,并据以产生第二试卷;第一验证模块14,可对应试装置20的机器码序号、程序代码序号及应试者的身份认证密钥等验证数据进行认证,以确认特定应试装置20及特定应试者的身份,并据以产生一验证信号。第一处理单元11根据验证信号的触发产生第一试卷,并且利用验证数据作为随机数模块13的函数的参数,以根据不同的应试装置20及不同的应试者产生不同排序的第二试卷;第一通讯模块15,可与多个应试装置20的第二通讯模块25进行有线或是无线的数据传输,并且可通过因特网以将应试者的测验成绩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或是可通过通讯网络以手机简讯的方式传递。应试装置20,具有第二处理单元21,分别与显示单元22、输入单元23、第二验证模块对、第二通讯模块25、防弊模块沈及储存单元27连接。其中,显示单元22,受控于第二处理单元21以显示第二试卷;输入单元23,可让应试者输入一输入信号,其中,输入信号包括作答数据及身份认证密钥等;第二验证模块对,可读取并产生验证数据,并传递至主机装置10以确认特定应试装置20及应试者的身份;第二通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机装置,包括:一数据库,以储存多个题目及答案;一随机数模块,具有一重新排序的功能;一第一通讯模块,以进行数据的传递与接收;一第一验证模块,根据一验证数据以进行认证,并据以产生一验证信号;以及一第一处理单元,与该数据库、该随机数模块、该第一通讯模块及该第一验证模块连接,根据该验证信号,读取该数据库以产生一第一试卷,该第一试卷具有多个题目,并控制该随机数模块将该第一试卷的该多个题目重新排序以产生一第二试卷,以及通过该第一通讯模块传递该第二试卷;一应试装置,包括:一输入单元,以供输入一输入信号;一第二通讯模块,以进行数据的传递与接收;一显示单元,以显示该第二试卷;一第二验证模块,以产生一验证数据;一防弊模块,以产生一防弊信号;一储存单元,以供储存该输入信号及该第二试卷;以及一第二处理单元,与该第二通讯模块、该显示单元、该第二验证模块、该防弊模块及该储存单元连接,通过该第二通讯模块将该验证数据传递至该主机装置,并接收该第二试卷以显示于该显示单元,以及根据该防弊信号产生一防弊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佳俊,王裕霖,彭尧,王子铭,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