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蕴东专利>正文

甘蔗计量捆扎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3765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计量捆扎托架,由托架单元和计量单元组成,特征是:托架单元的四根支撑脚,和支撑脚上端连接的四根护杆,至少连接在一根长横杆的两端成一稳固体,所述长横杆同一端的两护杆间呈U型置蔗口,所述置蔗口的宽度小于其下部两支撑脚下端的距离;所述计量单元是按现有计量原理制成的计量装置,固定或移动安装在所述托架单元上,所述计量装置的承重件在置蔗口间,一端连接或通过所述计量装置连接件连接一根护杆,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件另一端通过所述两护杆中另一根或连接同一个所述计量装置的受力感应件各一端或各自连接一个受力感应件,所述的受力感应件包括位移(计量)显示元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量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蔗计量捆扎托架
技术介绍
甘蔗是一种高杆型糖料作物,是我国制糖业的主要原料,在南方各省特别是在广西省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收砍甘蔗主要是靠人工,须经砍倒、剥叶、捆扎成捆、扛拢成堆、装车运送糖厂等工序,大部分蔗区蔗农历来将甘蔗砍倒、剥好叶的甘蔗散乱地放在地上,到估有一定重量时(一般是25至40公斤),就用绳子捆扎成一捆,然后再统一扛到一处,等待装车运送糖厂。现有蔗农用一种木或铁的制成两个X型,连接在一根长横杆两端的托架来集拢捆扎甘蔗,确能达到较快、较省力的目的。甘蔗每根长短不一,很难估量每捆甘蔗的重量,以致给汽车运输和蔗农不少的麻烦。汽车装少了运费不合算,有时装过多了,汽车爬不上坡,不得不卸下一定甘蔗,给蔗农造成损失。而蔗农为使自己甘蔗不致损失,以及能确知自己一车甘蔗的重量,又不得不随车押运,不但误工又增加不少额外费用。另外,甘蔗是一种高产作物,一般5、6吨/亩,高产的十吨以上,而且收砍时要保证甘蔗的新鲜度,糖厂通常要求三天内砍好装运一车(十吨以上),一户人家普遍不能完成。 所以在产蔗区绝大多数种蔗户要雇佣人帮收砍,按所砍收的吨数付给工钱。而要计重,又不可能在田间一捆一捆地用称来称,这样要费很多的时间,所以只能几个人、甚至十多人一齐砍,到装运到糖厂过磅后,才得知所收砍甘蔗的重量,大家再按平均分工钱。人的能力有大小,一些人砍收多些,一些人砍收少些,但工钱却是平均分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而本专利技术技术,正是解决了甘蔗田间计重这一难题,且制作成本不高,如果生产投放市场,定会得到蔗农的极大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在甘蔗砍收时用于集拢捆扎蔗捆,以能较省时、省力捆扎甘蔗,又能确知每捆甘蔗重量的劳动工具。主要得知一块地甘蔗的捆数,就可得知一块地甘蔗的总重量,极方便地计划装车运输,省去蔗农押车的麻烦,更可确认每人每天的砍收量,以便付给工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甘蔗计量捆扎托架,由托架单元和计量单元组成,特征是托架单元的四根支撑脚,和支撑脚上端连接的四根护杆,至少连接在一根长横杆的两端成一稳固体,所述长横杆同一端的两护杆间呈U型置蔗口,所述置蔗口的宽度小于其下部两支撑脚下端的距离,所述四根支撑脚的下端各开有数个通孔,内套或外套同样开有数个通孔的套件,用柱销穿过所述套件和支撑脚连接,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托架平衡。为使所述甘蔗计量捆扎托架更加稳固耐用和方便携带,托架单元的四根支撑脚和支撑脚上端连接的四根护杆,可两两连接在至少一根短横杆和至少一根长横杆的两端成一稳固体;所述的托架单元的四根支撑脚还可以两两分内外脚交叉呈X型,交叉处通过铰轴连在一起,二内脚和二外脚中下部分别固接在长横杆(3)的两端,两相交支撑脚的上部各有一通孔,与两端各开有通孔的一短横杆用蝶形螺钉穿孔连接,固定两支撑脚的开合度,必要时可扭动取出一端螺钉,收拢所述托架,方便携带。所述托架单元各构件之间或是一体或是螺钉穿孔连接或是焊接,或是管状套接连接固定,各构件可用竹、木、钢铁、硬质塑料制作而成。所述的计量单元是按现有的计量原理制成的计量装置,固定安装或移动安装在所述托架单元上,所述计量装置的承重件在所述两护杆置蔗口间,一端固定连接或移动连接所述两护杆中的一根,所述承重件之另一端固定连接或移动连接所述计量装置的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通过所述两护杆中另一根连接同一个所述计量装置的受力感应件各一端或各自连接一个受力感应件的一端,所述的受力感应件包括计量显示元件;所述计量单元计量装置的承重件在两护杆置蔗口间,或硬质杆状、半月状,或是没有伸缩性软索状的各种绳;所述计量单元计量装置的连接件或是硬质连杆,或是没有伸缩性的软质索状的各种绳,是软质索状的则所述护杆中同一边的一根上固装一个以上定向轮,且两定向轮轴线相互垂直。当把甘蔗放入如上所述计量捆扎托架的置蔗口承重件上,承重件受到重力作用, 与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受力感应件连动产生位移,所述受力感应件显示的连动位移量,根据杠杆原理,是所述甘蔗重量的二分之一,因此把所述的显示位移量乘以2,即是所述甘蔗的重量。当放入所述置蔗口的甘蔗累积到一定量时(一般25至40公斤),即可用绳捆扎, 放置一边。依次工作,甘蔗每累积到同一固定量就捆扎成捆,主要记住捆数,即可方便得知甘蔗的总重量。所述的甘蔗计量捆扎托架,还可以在托架单元或计量单元上加装定位报警装置,当放置的甘蔗每到一定量时即自动报警,更加方便蔗农的定量捆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托架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正视图图6是图4B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侧视图图8是图7C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脚,2、护杆,3、长横杆,4、短横杆,5、置蔗口,6、承重件,7连接件,8受力感应件,9、定向轮,10、套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采用的方案是参照图2所示,四根支撑脚1,和其上端连接的四根护杆2为一整体角钢制成,其中的两根各割开一豁口以能分别与另两根两两紧叠相交呈两组X型构架,两X型构架相交处用螺钉紧固连接在长横杆3的两端,两支撑脚1 上端连接在短横杆4两端,以加固两支撑脚1的开合度,在短横杆4同一边的两护杆2连接在长横杆3的两端,既可加固所述两X型构架间的稳固,同时又可托放所述计量装置的受力感应件8。所述套件10是用20cm长比支撑脚稍小的角钢,在角钢边上开有三个以上卡槽,在支撑脚1下端焊一横柱,离横柱5cm处开有卡槽,所述套件10穿过支撑脚1下端横柱叠在一起,用一根上有穿孔的栓柱穿过支撑脚1和套件10的卡槽连接。所述的承重件6是 0. 5mm直径的软性钢丝绳,所述的连接件7也是软性钢丝绳,;并且与所述的承重件6为同一体,所述受力感应件8是用拉簧制成的弹簧称,所述连接件7通过护杆2上的定向轮9连接所述弹簧称的一端,所述X型构架的另一组的连接件7连接在所述弹簧称的另一端,形成一连动系统;所述承重件6的另一端挂接在另一边的护杆2等高的位置上,0称重时所述承重件(钢丝绳)成一直线,当把甘蔗放在所述两护杆2间置蔗口 5的承重件6 (钢丝绳)上,承重件(钢丝绳)受重力作用向下位移,从而牵引与之连接的受力感应件8 (弹簧称)连动产生位移,按杠杆原理得知,弹簧称上的计量量是所放置在所述承重件6上甘蔗总重的一半, 将弹簧称所得出的计量量乘以2,即得出甘蔗的总重量。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两置蔗口 5间的两承重件6共用一个受力感应件8 (弹簧称),很容易看出置蔗口里甘蔗的重量,且所述托架单元构件是用角钢,各连接处用螺钉紧固连接,极方便规模生产时的加工和运输。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参照图4、图6所示,如实施例一两组X型构架相交处用螺钉紧固连接在长横杆3两端,四根支撑脚1和长横杆3两端之间连接在四根短横杆的两端,以加固两X型构架连接的稳固,所述计量装置的承重件6和所述计量装置的连接件7是一整体的软性钢丝绳,所述的受力感应件8是拉簧制成的弹簧称,弹簧称一端挂接在一根护杆的上端,另一端和所述连接件(钢丝绳)7挂钩连接,所述钢丝绳通过护杆折弯处的定向轮9与另一根护杆折弯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甘蔗计量捆扎托架,由托架单元和计量单元组成,特征在于:托架单元的四根支撑脚(1),和支撑脚上端的四根护杆(2),至少连接在一根长横杆(3)的两端成一稳固体,所述长横杆(3)同一端的两护杆(2)间呈U型置蔗口(5),置蔗口(5)的宽度小于其下部两支撑脚(1)下端的距离,四根支撑脚(1)的下端各开有数个通孔或卡槽,内套或外套同样开有数个通孔的套件(10),用柱销穿过所述套件(10)和所述支撑脚(1)连接,通过套件(10)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托架平衡;所述的计量单元是按现有的计量原理制成的计量装置,固定安装或移动安装在所述的托架单元上,所述计量装置的承重件(6)在所述的两护杆(2)置蔗口(5)间,一端连接或通过所述计量装置连接件(7)连接所述的两护杆(2)中的一根,所述承重件(6)之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另一端通过两护杆(2)中的另一根连接同一个所述计量装置的受力感应件(8)的各一端或各自连接一个受力感应件(8)的一端,所述受力感应件(8)包括计重显示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蕴东
申请(专利权)人:潘蕴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