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维平专利>正文

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086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属于植物栽培用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侧壁和与其相连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包括一中心面,和将该中心面与侧壁连接成一体的间隔布置的连接肋条,该连接肋条之间具有实现空气修根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栽培植物在容器底部窝根,并在最小的面积内实现最大的空气修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容易,特别适合注射成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栽培植物的容O
技术介绍
传统的栽培容器有塑料花盆、瓷盆、泥盆和紫砂盆;塑料花盆和瓷盆的透气性较差而且容易窝根。泥盆和紫砂盆可以有效地解决透气性问题,但不能解决植物栽培中的窝根问题。容器栽培的植物一旦出现了窝根问题,由于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受到威胁,就会变得比较脆弱,如果稍有环境的变化就会出现适应性问题,甚至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现有的某些栽培容器也试图在解决窝根的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使用筛网状的底部和沿侧壁开孔的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利用空气修根的办法来实现防窝根的,即让接触到底部的根系长出容器外部,让空气来干燥根尖。使用网状的底部,可以有效地防止窝根,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底部的暴露面积太大导致水分流失太快;二是,对于某些侧根生长旺盛的植物,在距盆底内表面附近发生的侧根依然会在盆底盘绕。另一种防窝根的方法是在紧贴容器侧壁的底上垂直打孔。因为容器的侧壁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封闭空间,长到容器底部的根无论朝那个方向生长,最终会接触到容器的侧壁, 并因侧壁的阻挡而沿侧壁生长。沿侧壁生长的根,会在遭遇沿侧壁开的孔时因重力调入到孔中,并被空气剪根。这个方法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底部窝根的问题,但有个缺点就是开孔面积的利用率很低由于开孔的截面与根尖生长方向平行,根尖落入沿侧壁打的通孔并干枯后,仍有部分没有干枯水平或近水平地占据着通孔的面积,会阻碍别的根继续落入通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 利用植物的根尖的特殊结构和根尖发生弯曲的特征对传统栽培容器底部结构进行改造,在最小的面积内实现最大的空气修根。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包括侧壁和与其相连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包括一中心面,和将该中心面与侧壁连接成一体的间隔布置的连接肋条,该连接肋条之间具有实现空气修根的通孔。所述的底部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中心面同心的环面,最内侧的环面通过间隔布置的连接肋条与所述的中心面连接,相邻的环面通过间隔布置的连接肋条相连,最外侧的环面通过间隔布置的连接肋条与侧壁相连或直接与侧壁相连,各连接肋条之间具有通向容器外部的通孔。所述的环面为锥环面或平面,所述的锥环面为中间高四周低的锥台体的侧面;相邻的两个锥环面中位于外围的锥环面的上端高于位于内侧相邻锥环面的下端,最内侧的锥环面的上端高于中心面的外缘。所述的锥环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锥台体的侧面;相邻的锥环面中位于内侧的锥环面的上端高于位于外侧的锥环面的下端。所述的中心面为圆形平面或下端开口的圆锥台面,所述的锥环面为圆锥环面。所述的中心面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平面或下端开口的四棱锥台面或多棱锥台面,所述的锥环面为四棱锥环面或多棱锥环面。所述的连接肋条在被相连的两个锥环面上向内侧锥环面延长或同时向内侧和外侧的锥环面延长。所述的连接肋条在被相连的锥环面与侧壁上向锥环面延长。所述的容器,还包括在与侧壁相连的锥环面上紧贴侧壁直接成型的向容器外凸起的支撑装置U形框架,该U形框架与外界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防止栽培植物在容器底部窝根;2、在最小的面积内实现最大的空气修根;3、容器加工容易,适合注射成形。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一中的容器倒置透视图;图2实施例一中的容器底部的纵剖图;图3实施例二中的容器的底部的内侧结构透视图;图4实施例二中的容器的底部的外侧结构透视图;图5实施例三中的容器的底部的透视图。图6实施例四中的容器的底部内侧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是容器10倒置时的透视图。容器10由底部和侧壁14构成,顶部敞口。所述容器10的底部由一个中心面23和3个中心面23同心的锥环面11、通过连接肋条12、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构成,相邻的连接肋条12之间形成穿透容器底部的通孔13,图中示出3个锥环面,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锥环面或三个以上的锥环面。图2 是所述容器10正向竖直放置时底部的纵剖图,从图2可知,每个用来构成容器10底部的锥环面11,都是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类似锥台体的侧面。相邻的两个锥环面11,位于外围的锥环面11的上端高于位于内侧相邻锥环面11的下端,最内侧的锥环面的上端高于中心面的外缘。所述容器的最外围的锥环面的下端通过连接肋条12与侧壁14连接,相邻连接肋条12之间形成容器底部通往外界的通孔13。容器10的侧壁14的下端高于与之相连的最外围锥环面11的下端。虽然图2中所示的中心面23是一个锥面,但是也可以是平面(如图1所示),其上也可以有通孔等结构,但最好不要用中间向下凹的没有通孔的凹面。在此实施例中,一棵植物的幼株或种子植于容器10中的介质中,幼株的主根或种子萌发发育出的主根会竖直向下生长,生长接触到底部的锥环面11或中心面23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贴着锥环面11向外向下生长,直到从相邻锥环面11连接处的通孔13长出,并被空气剪根。被剪根的主根,会从根尖的后方生成新的2 5条侧根,这些侧根经过侧壁14向下生长又会在容器底部与侧壁14连接处的通孔处被空气剪根,如此往复,就可以产生大量的侧根,从而促进容器10内的植株生长。由于通孔13的截面基本上与锥环面11上的根系的生长方向是垂直的,所以较在底部垂直打的通孔能够容纳成倍多的根。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图3为该实施例中容器20的底部内侧结构的透视图 (即容器为正向放置),图4是容器20的底部的外侧结构透视图(即容器为倒向放置)。由图3所示,容器20的底部由一个中心面23和一水平的环面21构成。中心面23包括一个圆形的平面和在圆形平面外侧由一无缝连接或成形为一体的锥台面。中心面23通过连接肋条12与其外侧的水平环面21连接,水平环面21高于中心环面23的下端,在水平环面 21与中心环面23之间由连接肋条分割成通向外界的通孔。水平环面21直接与容器20侧壁连接。水平环面21上有4个成形的支撑装置22。支撑装置22 (参见图4)是由水平环面21上紧贴容器侧壁直接成形的向容器外侧凸出的一个“U”框架,该框架与外界有横向通孔。支撑装置22与水平环面21形成的凹槽沿侧壁的伸展距离应大于8毫米,宽度大于2 毫米。如图4所示,容器20的底部的连接肋条12同时在中心面和水平的环面21上向相反的方向延长,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心面23与水平的环面连接处的弯曲强度,另一方面可以用延长的连接肋条12将接触到中心面23上的根导向中心面与水平的环面21连接处的通孔13。在此实施例中,植物的根尖向下生长接触到中心面23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受延长的连接肋条12的导向,根尖会从通孔13处长出容器20的底部,并被空气修剪。接触到水平环面21上的根,如果在生长过程中落入了中心面23上,就会被上述的过程剪根;朝向其他的方向生长的根,最终会接触到容器20的侧壁14,在侧壁14的阻挡下,根会紧贴侧壁 14生长,最终会遭遇支撑装置22顶部的通孔,并掉如其中被空气剪根。由此产生大量的侧根,以促进植物生长。此实施例中的中心面23与水平环面21连接处的通孔13也是侧向开孔,其截面基本与在中心面23上的根系生长方向垂直,因此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容纳较多的根。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图5中的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包括侧壁和与其相连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包括一中心面,和将该中心面与侧壁连接成一体的间隔布置的连接肋条,该连接肋条之间具有实现空气修根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维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