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与抗生素杀虫剂混配农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6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混配方法。尤其以印楝素与抗生素杀虫剂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混剂中利用印楝素与抗生素杀虫剂之间的增效作用,来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并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延长药剂的持效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ixed pesticide preparation of azadirachtin and antibiotic insecticid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esticide mixing method. In particular, the mixture of azadirachtin and antibiotics was use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he pests, an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use of drugs and prolong the duration of the dru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azadirachtin and antibiotic insecticides was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印楝素与抗生素杀虫剂混配。
技术介绍
人们长期单一依赖于使用某一类型的杀虫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致使化学杀虫剂的用药量急剧增加,不仅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污染环境,而且大量杀灭害虫的天敌,导致害虫的猖獗危害。目前市场上拥有大量的混配杀虫剂,但绝大多数为化学农药之间的混配,这些混剂大都含有有机磷类,对人畜的毒性较大,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经较长时间使用后,害虫也会产生抗药性。印楝素是一种来自植物印楝的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几乎对所有的农业害虫都有效,用量低,在环境中很快降解,不伤害天敌及其它非靶标生物,是一种举世公认的生物杀虫剂,其缺点是发挥药效较慢,不稳定,加工剂型较少。抗生素类杀虫剂一般都有高效或超高效,但有些对人畜高毒,有些杀虫谱较窄。因些用印楝素和抗生素类杀虫剂混配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目前有关印楝素和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混配品种还很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印楝素和一些抗生素杀虫剂进行合理的混配后,获得可以克服害虫抗药性,扩大杀虫谱、降低用量、具有多种剂型的印楝素混配杀虫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印楝素与抗生素类杀虫剂混配得到混配得到乳油制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油悬乳剂、或微乳剂、或水分散性粒剂、或微胶囊剂、或泡腾片剂。印楝素含量按重量计0.05-80%,抗生素类杀虫剂按重量计0.05-80%,其余是助剂。印楝素为印楝素A、B、D、E、F、G、H、I、K、L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印楝素可以是原药、也可以是印楝油、也可以是含有印楝素的植物抽提物或印楝素制剂。抗生素杀虫活性成分是allosamidin、或多拉菌素(doramectin)、或依马菌素(emamectin)、或依普菌素(eprinomectin)、或伊维菌素(ivermectin)、或弥拜菌素(milbemectin)、或selamectin、或多杀菌素(spinosad)、或苏云金素(thuringiensin)、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其杀虫活性成分可以是原药或制剂。上述所说的助剂是在配制乳油时,其助剂是表面活性剂占制剂按重量计5-30%,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的聚氧乙烯醚类,或阴离子型的烷基硫酸钠、或烷基苯磺酸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溶剂占制剂按重量计10-80%,溶剂为各种芳烃、脂肪烃、酮类、醚类,可用苯、甲苯、二甲苯、萘烷、汽油、煤油、机油、甲乙酮、丙二醇醚、丁基乙二醇醚、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助溶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20%,助溶剂为甲醇、异戊醇、苯酚、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pH值调节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1%,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铵、醋酸、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增效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25%,增效剂为增效醚、增效砜、碳酸烷基酯、氯化脂肪、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防光解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15%,防光解剂为对氨基苯甲酸、蓖麻油、当归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 稳定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25%,稳定剂为环氧化豆油、环氧化亚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穿透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20%,穿透剂为月桂氮卓酮、JFC-2、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在配制可湿性粉剂时,其助剂是湿润剂占制剂按重量计3-35%,湿润剂为天然产物湿润剂和阴离子型湿润剂,可用茶枯、皂角粉、无患子粉、蚕沙、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分散剂占制剂按重量计4-30%,分散剂为工业副产物和阴离子型分散剂,可用亚硫酸纸浆废液、木质素及衍生物磺酸盐、萘、烷基磺酸盐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填料占制剂按重量计10-70%,填料为矿物性载体或合成载体,可用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在配制油悬浮剂时,其助剂是有机溶剂占制剂按重量计10-60%,有机溶剂为蓖麻油、变压器油、机油、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湿润剂占制剂按重量计5-20%,湿润剂为脂肪醇硫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分散剂占制剂按重量计5-30%,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磺酸盐如拉开粉,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增粘剂占制剂按重量计1-10%,增粘剂为分散性硅胶、二氧化硅气凝胶、粘土矿物如膨润土、高分子化合物如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稳定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5%,稳定剂为黄原酸胶、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消泡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8%,消泡剂为有机硅酮类、C8-C10脂肪醇、C10-C20饱和脂肪羧酸及其酯类、聚合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在配制微乳剂时,其助剂是溶剂占制剂按重量计10-80%,溶剂为醇类、酮类、酯类和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乳化剂占制剂按重量计5-30%,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钙盐、烷基苯磺酸镁盐、烷基苯磺酸铝盐、烷基苯磺酸钠盐、烷基苯磺酸钡盐、C8-C20烷基硫酸钠盐、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N=15~30)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缩合物、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国产农乳700号、300号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稳定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15%,稳定剂为3-氯-1,2-环氧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防冻剂占制剂按重量计0.5-10%,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在配制水分散性粒剂时,其助剂是湿润剂占制剂按重量计5-20%,湿润剂为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动物废料的水解物、烷基硫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碱金属盐和胺盐、二烷基丁二酸磺酸钠盐、脂肪醇、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萘磺酸钠、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石油磺酸钠、烷基联苯醚磺酸钠、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磺酸钠和铵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楝素与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混配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印楝素按重量计0.05-80%和抗生素类杀虫剂按重量0.05-80%,其余是助剂混配成乳油,或可湿性粉剂,或油悬浮剂,或微乳剂,或水分散性粉剂,或微胶囊剂,或泡腾片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虹田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