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971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包括管体和柔性塑形丝,所述管体由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组成,所述前段软管的硬度小于后段软管的硬度,且前段软管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在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引流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心脏造成损伤,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管体被堵住,实现心脏不停跳手术时心房和心室的同期引流,且使用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尤其涉及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
技术介绍
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尤其是心脏不停跳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都会使用引流管对左心房及左心室内的液体或气体进行引流,保证术野清晰。目前医生所使用的引流管大多为前端开口的软质管体,使用过程中引流管的开口端容易因负压而与心室壁贴合,给心脏造成损伤,在引流时引流管的开口也容易将左心室腱索吸入,造成损伤和引流管堵塞,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这样的引流管在使用时都要配合引流芯,常用的引流芯大都由柔性塑形丝制成,使用时利用引流芯辅助引流管进行插入,然后将引流芯抽出以进行引流,但是由于常用引流管的前端均为开口,这使得引流芯在插入过程中容易凸出于引流管,同时造成心脏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能有效解决现有引流管易堵塞且容易损伤心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包括管体和柔性塑形丝,所述管体由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组成,所述前段软管的硬度小于后段软管的硬度,且前段软管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在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引流侧孔。进一步地,引流侧孔的孔径从前段软管到后段软管逐渐变大;使引流效果更好。进一步地,管体外壁沿管体长度方向还设有刻度层;方便医生掌握管体插入心房或心室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形丝为数条且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的管壁内,并贯穿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形丝为一条且位于管体内部,并与管体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前段软管的端部设置为封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心室壁贴合,能有效避免损伤心脏,更加安全,在管壁开设引流侧孔,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管体被堵住,实现心脏不停跳手术时心房和心室的同期引流,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管体和柔性塑形丝,所述管体由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组成,所述前段软管1的硬度小于后段软管2的硬度,在插入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不会对心脏造成损伤,其中,前段软管1的长度为1cm,后段软管2的长度为13cm,且前段软管1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心室壁贴合,后段软管2的端部为一接头,在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引流侧孔3,且引流侧孔3的孔径从前段软管1到后段软管2逐渐变大,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管体被堵住,使引流效果更好,管体外壁沿管体长度方向还设有刻度层,该刻度层的起始端位于管体的前段软管1的封闭端,方便医生掌握管体插入心房或心室的长度,所述柔性塑形丝为数条且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的管壁内,并贯穿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管壁内设置柔性塑形丝,这样可以不再使用引流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且使用更加方便。实施例2,所述柔性塑形丝为一条且位于管体内部,并与管体相匹配,在利用引流芯辅助进行插入时,因前段软管1端部为封闭结构,柔性塑形丝不会凸出于引流管,能有效避免将心脏损伤,更加安全,引流时将柔性塑形丝抽出即可,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包括管体和柔性塑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前段软管 (1)和后段软管(2)组成,所述前段软管(1)的硬度小于后段软管(2)的硬度,且前段软管 (1)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在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引流侧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房一心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侧孔(3)的孔径从前段软管(1)到后段软管(2 )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管体外壁沿管体长度方向还设有刻度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塑形丝为数条且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的管壁内,并贯穿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塑形丝为一条且位于管体内部,并与管体相匹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包括管体和柔性塑形丝,所述管体由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组成,所述前段软管的硬度小于后段软管的硬度,且前段软管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在前段软管和后段软管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引流侧孔。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心脏造成损伤,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管体被堵住,实现心脏不停跳手术时心房和心室的同期引流,且使用更加方便。文档编号A61M27/00GK202036669SQ20112013320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学锋, 肖颖彬, 陈林, 马瑞彦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包括管体和柔性塑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组成,所述前段软管(1)的硬度小于后段软管(2)的硬度,且前段软管(1)的端部为封闭结构,在前段软管(1)和后段软管(2)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引流侧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彦肖颖彬陈林王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