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自动除尘装置和自动除尘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4956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自动除尘装置和自动除尘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防尘部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用于阻挡或吸附气流携带的灰尘;风扇,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的内侧;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以第一方向或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外界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尘部件能够阻挡或吸附外界气流携带的灰尘,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所述壳体内部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排出,排出的内部气流能够吹落所述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清除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却日益恶化,各种排放物、燃烧物、灰尘等漫天四溢。其中,灰尘对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例,灰尘是计算机散热的主要障碍,会使计算机中的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和散热器等超负荷工作,从而导致耗电量增加,有些情况下甚至会烧坏电子元件。为了防止灰尘的侵害,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计算机机箱上安装一防尘网,防尘网能够有效阻挡或吸附欲进入计算机机箱的灰尘。然而,长时间下来,大量的灰尘会造成防尘网堵塞,用户需要定期手动对防尘网进行清洗除尘,维护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清除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 ;防尘部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用于阻挡或吸附气流携带的灰尘;风扇,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的内侧;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以第一方向或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外界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尘部件能够阻挡或吸附外界气流携带的灰尘,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所述壳体内部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排出,排出的内部气流能够吹落所述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灰尘收集袋,用于收集所述防尘部件上被吹落的灰尘。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遮挡部件,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的外侧,所述灰尘收集袋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和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之间,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开启,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关闭,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关闭时能够遮挡所述防尘部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开启,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关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遮挡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设置于所述灰尘收集袋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关闭,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开启,所述第二遮挡部件关闭时能够遮挡所述灰尘收集袋的开口。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防静电部件,与所述防尘部件连接,用于防止所述防尘部件产生静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除尘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防尘部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用于阻挡或吸附气流携带的灰尘;风扇,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的内侧;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以第一方向或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外界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尘部件能够阻挡或吸附外界气流携带的灰尘,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所述壳体内部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排出,排出的内部气流能够吹落所述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所述自动除尘装置还包括灰尘收集袋,用于收集所述防尘部件上被吹落的灰尘。所述自动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遮挡部件,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的外侧,所述灰尘收集袋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和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之间,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开启,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关闭,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关闭时能够遮挡所述防尘部件。所述自动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开启,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关闭。所述自动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遮挡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设置于所述灰尘收集袋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控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开启或关闭,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关闭,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开启,所述第二遮挡部件关闭时能够遮挡所述灰尘收集袋的开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除尘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通风口处设置一用于阻挡或吸附气流携带的灰尘的防尘部件;在所述防尘部件的内侧设置一风扇;控制所述风扇以第一方向或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外界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尘部件能够阻挡或吸附外界气流携带的灰尘,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所述壳体内部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排出,排出的内部气流能够吹落所述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尘,避免因电子设备中灰尘积累过多带来的散热、耗电量大、电子器件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自动除尘,用户不需要手动对防尘部件进行清洗除尘。有效收集灰尘。实现简单,成本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未安装自动除尘装置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安装自动除尘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除尘装置的一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除尘装置的另一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除尘装置的又一拆分结构示意图;图8A、图8B和图8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内部电路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部件的内部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框图和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空调或其他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壳体101,用于容纳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设备为台式计算机时,所述壳体 101是指所述台式计算机的机箱壳体,所述电子设备为笔记本型计算机时,所述壳体101是指所述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机身壳体,所述电子设备为空调时,所述壳体101是指所述空调的机身壳体。另外,所述壳体101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风口 102,所述通风口 102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圆形、长方形等。为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所述壳体101上设置有一个通风口 102为例进行说明。为了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101的内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防尘部件103,所述防尘部件103设置于所述通风口 102处,能够遮挡所述通风口 102,用于阻挡或吸附通过所述通风口 102的气流携带的灰尘。所述防尘部件103呈网状,上面具有多个气孔,外部气流能够通过所述气孔进入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101内部,且所述气孔的尺寸设置的足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部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用于阻挡或吸附气流携带的灰尘;风扇,设置于所述防尘部件的内侧;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以第一方向或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外界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尘部件能够阻挡或吸附外界气流携带的灰尘,当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能够引导所述壳体内部气流通过所述防尘部件排出,排出的内部气流能够吹落所述防尘部件上阻挡或吸附的灰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