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怡安专利>正文

活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770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扳手,包括一具有固定颚的本体、一活动颚及一限位单元,活动颚设置于本体上,并可于本体上朝靠拢于固定颚或远离于固定颚的方向位移,限位单元枢设于本体上并常态的扣合于活动颚,以限制活动颚相对固定颚位移,当限位单元于本体上摆动而分离于活动颚时,活动颚可相对固定颚移动,而快速的靠拢于固定颚或与固定颚相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活动扳手,特别是一种可快速调整活动颚靠拢或分离于固定颚的活动扳手。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工件的组装操作,通常都需藉由扳手进行螺丝、螺栓或螺帽等锁固组件的旋转操作。并由于这些锁固组件通常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因此在扳手工具的使用上,使用者会选择以活动扳手进行操作。其原因在于,活动扳手具有一固定颚及一活动颚,使用者可藉由调整固定颚及活动颚之间的距离,以对应于不同尺寸大小的锁固组件使用,使锁固组件在固定颚及活动颚之间受到夹制作用而被扳动转动。因此,活动扳手具有适用于各种尺寸大小的锁固组件的特性,对于使用者而言在使用上相当方便。一般在活动扳手的结构设置上,大致上包括有一握柄、一蜗杆及一活动颚,握柄的一端具有一固定颚,并且于握柄相邻于固定颚的位置,设置有相连通的一滑槽及一容置槽。 蜗杆的表面螺旋设置有一齿纹,蜗杆设置于容置槽内,并可于容置槽内相对握柄转动。活动颚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握柄的滑槽内,另一端则对应于固定颚。并且于活动颚设置于滑槽的一端具有多个齿条,蜗杆的齿纹于容置槽内嵌合于活动颚的齿条。因此,当蜗杆于容置槽内转动时,可藉由齿纹推动齿条而带动活动颚朝向固定颚或远离于固定颚的方向移动,进而调整活动颚及固定颚之间的距离。然而,上述的活动扳手的设置方式在使用上存在有不少缺点,例如藉由转动蜗杆带动活动颚移动的方式,由于蜗杆的齿纹与活动颚的齿条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且螺旋式齿纹的设置方式容易造成旋转路径长,而造成活动颚于滑槽内的移动缓慢,导致使用者必需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在调有活动颚相对固定颚的距离。并且,由于使用者必须藉由手指与蜗杆的齿纹间的磨擦力推动蜗杆转动,容置造成使用者手指受伤的现象,而无法反复的进行活动颚的调整动作。此外,由于蜗杆的齿纹嵌合于活动颚的齿条后,齿纹与齿条间通常会留有一预定的齿间隙,用以让蜗杆可顺利的于容置槽内转动。当活动颚被调整至预定位置后,容易造成活动颚在滑槽内仍会存在有些许的移动空间,如此将导致活动扳手在夹持工件的施力上, 时常会因为活动颚的松动走位而难以稳定的将工件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扳手,藉以改良现有活动扳手无法快速调整活动颚相对固定颚的距离,以及容易在操作上造成使用者手部伤害的问题。并藉以改良现有活动扳手的活动颚在调整至预定位置后,容易于活动扳手上松动走位,而造成活动扳手无法稳固夹持工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有一本体、一活动颚及一限位单元。本体具有一固定颚,且该本体相邻于固定颚的一侧,设置有一信道及一连通于信道的容置孔。活动颚具有4一卡止部,卡止部穿设于信道,并可于信道内往复位移,令活动颚相对固定颚靠拢或分离。 限位单元包括有一转轴、二卡扣件及一弹性件,转轴穿设于容置孔,每一卡扣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二卡扣件枢设于转轴,并可于容置孔内相互转动,令二卡扣件的第一端夹制于卡止部或分离于卡止部。弹性件相对的二端分别抵顶于二卡扣件的第二端,令二卡扣件的第一端夹制于卡止部,以限制活动颚相对固定颚靠拢或分离。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有一本体、一活动颚及至少一限位单元。本体具有一固定颚,且本体相邻于固定颚的一侧,设置有一信道及一连通于信道的容置孔。活动颚具有一卡止部,卡止部穿设于信道并可于信道内往复位移,令活动颚相对固定颚靠拢或分离。限位单元具有一转轴、一卡扣件及一弹性件,转轴穿设于本体相邻于容置孔的相对二侧边,卡扣件枢设于转轴,且卡扣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对应于容置孔,并可于容置孔内摆动而扣合于卡止部或与分离于卡止部。弹性件相对的二端分别抵顶于第二端及本体,令第一端常态地扣合于卡止部,以限制活动颚相对固定颚靠拢或分离。本专利技术并揭露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有一本体、一固定颚、一活动颚及至少一限位单元。固定颚设置于本体,固定颚具有一滑行轨道及一夹持部,滑行轨道相对的二端分别连接本体及夹持部。活动颚具有一抵顶部及一套合部,抵顶部对应于夹持部,套合部套设于滑行轨道并可于滑行轨道上往复位移,令抵顶部相对夹持部靠拢或分离,其中套合部具有至少一通孔,且通孔连通于滑行轨道。限位单元包括有一转轴、一卡扣件及一弹性件,转轴穿设于套合部相邻于通孔的相对二侧边,卡扣件枢设于转轴。卡扣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第一端对应于通孔,并可于通孔内摆动而扣合于滑行轨道或分离于滑行轨道。弹性件相对的二端分别抵顶于第二端及套合部,令第一端常态地扣合于滑行轨道,以限制抵顶部相对夹持部靠拢或分离。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使用者仅需施加外力按压于限位单元,即可解除限位单元与活动颚或固定颚之间的扣合状态,而可快速调整活动颚相对固定颚的距离。因此可避免使用者的手指于操作过程中受到伤害,并可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操作效率。同时,由于限位单元以枢转方式扣合于活动颚或固定颚,使限位单元的嵌块可紧密的扣合于活动颚的沟槽或固定颚的凹槽内,让活动颚可稳固的限位于预定位置上,而不会于活动扳手的操作过程中松动走位。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A至图5F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活动颚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嵌块以等边三角形的结构形态对应嵌入于沟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嵌块以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形态对应嵌入于沟槽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10和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活动扳手仅设置单一限位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主要附图标记为10本体220抵顶部110握持端221顶持面120操作端230套合部121端面231套接孔122通道232通孔123容置孔233凸块124凸块234限位柱125盲孔30限位单元126结合部310卡扣件127限位柱311第一端130固定颚3111嵌块131夹持面312第二端132夹持部3121凸柱133滑行轨道313枢接部134凹槽3131轴孔20活动颚320转轴210卡止部330弹性件211沟槽40套合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活动扳手,其包括一本体 10、一活动颚20及一限位单元30。本体10具有一握持端110及一操作端120,操作端120 具有一固定颚130,固定颚130设置于操作端120相对握持端110的另一端面121。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颚130自操作端120延伸形成,并凸出于操作端120的端面121。固定颚130 具有一夹持面131,且夹持面131的一侧边邻接于端面121的边缘。操作端120并具有一通道122及一容置孔123,通道122沿垂直于固定颚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本体,具有一固定颚,且该本体相邻于该固定颚的一侧,设置有一通道及一连通于该通道的容置孔;一活动颚,具有一卡止部,该卡止部穿设于该通道,并可于该通道内往复位移,令该活动颚相对该固定颚靠拢或分离;以及一限位单元,进一步包括有:一转轴,穿设于该容置孔;二卡扣件,每一该卡扣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二卡扣件枢设于该转轴,并可于该容置孔内相互转动,令二该第一端夹制于该卡止部或分离于该卡止部;以及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相对的二端分别抵顶于二该第二端,令二该第一端夹制于该卡止部,以限制该活动颚相对该固定颚靠拢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怡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