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热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804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空调器热水机,包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第一四通阀、贮液筒连接构成的制冷系统,所述第一四通阀与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成主回路,还包括第二四通阀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分别与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三换热器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可选择经过第三换热器再进入主回路,或者是不经过第三换热器直接进入主回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四通阀切换冷媒流向,巧妙的实现多种模式(制冷、制热、制生活热水、制冷+生活热水、制热+生活热水)冷媒流向的切换,系统简单可靠,控制容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空调
,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热水机
技术介绍
空调器冷凝热是空调系统制冷量与制冷机输入功率之和。通常情况下,空调冷凝热是通过冷却系统排入大气,将如此庞大的冷凝热直接排到室外的大气中直接加剧了室外大气的热污染,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据测算,一座面积2万m2的现代建筑,冷负荷为 2400kW,而冷凝废热排放高达3120kW。与此同时,人们需要使用燃油、燃气、电热等达到供热或卫生热水的要求,给机组带来巨大的运行成本。而且空调冷凝热的大量排放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论是风冷空调还是水冷空调,目前冷凝热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大气中。冷凝热量被连续不断的向大气中排放,这就像在热浪滚滚的夏天“火上加油”,使城市气温进一步增高,增强城市的热岛效应,恶化了城市的大气环境。温室气体和空调冷凝热的排放等造成热岛效应,使建筑物周围气温度升高周围空气温度的升高又恶化了空调的运行条件,使空调COP下降、运行效率低下;于是,为维持人类舒适条件,就需要更长时间、更大负荷的空调运行,从而更多地消耗电能,造成恶性循环。如果能将空调器的冷凝热予以回收利用,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废热,减少环境的热污染,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近几年来,我国热泵热水机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利用空调加热生活热水的热泵热水机运行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热水机。但带热回收的多功能空调热水机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增长,只占热泵热水机市场的5-10% .究其原因,尽管许多厂家都在开发生产带热回收的多功能空调热水机,但是却存在如下问题1、多功能空调热水机的运行温度范围很广,负荷变化很大,在各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的可靠性一直不是很好。2、多功能空调热水机的运行模式很多,一般包括制冷、制热、制生活热水、制冷+ 生活热水等模式,如何制定出合理的控制策略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的多功能空调热水机恰恰在控制策略方面不是十分完善和合理。3、多功能空调热水机只能单独制热或制生活热水,制热和制生活热水两种模式不能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空调器热水机,使热水机具有制冷、制热、 制生活热水、制冷同时制热水、制热同时制热水等多种工作模式,使产品一年四季均可调节房间温度并且制备热水供日常生活使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器热水机,包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第一四通阀、贮液筒连接构成的制冷系统,所述第一四通阀与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成主回路,还包括第二四通阀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分别与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三换热器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可选择经过第三换热器再进入主回路,或者是不经过第三换热器直接进入主回路中。上述的空调器热水机,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的第四阀口连接室内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贮液筒,旁路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阀口和贮液筒的入口侧,第三换热器连接在第二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一阀口间,第二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上述的空调器热水机,所述旁路上设有毛细管。上述的空调器热水机,所述室外换热器上设有室外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上设有室内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双四通阀切换冷媒流向,巧妙的实现多种模式(制冷、制热、制生活热水、制冷+生活热水、制热+生活热水)冷媒流向的切换,系统简单可靠,控制容易。2.本多功能的空调器热水机在内机制冷并同时制取生活热水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是串联在一个制冷回路里,当系统负荷很大(水箱温度快到设定水温或环境温度很高时),可通过调节外风机输出以降低系统运行压力和功耗,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节约运行费用。3.本多功能的空调器热水机通过双四通阀控制,可将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是串联在一个制冷回路里,可以实现内机制热的同时制取生活热水。4.本多功能的空调器热水机,采用电子膨胀阀精确控制系统冷媒流量,能效比更高,系统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调器热水机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器热水机采用双四通阀(第一四通阀3、第二四通阀2)切换冷媒流向,并结合室外风机11和室内风机12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启、停方案,可实现多种制冷、制热、制生活热水、制冷+生活热水、制热+生活热水等功能。制备生活热水由第三换热器4来实现,第三换热器4设在水箱内,水箱上分别有进口管与出口管,水源从进口管进入经第三换热器加热后从出口管离开水箱。当需制取生活热水时,室外机内的室外换热器6、室内机内的室内换热器8和水箱内的第三换热器4是串联在一个制冷回路里, 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先进入第三换热器降温,使水箱内的水得到加热。当系统负荷很大(水箱温度快到设定水温或环境温度很高时),可通过调节室外风机11的输出以降低系统运行压力和功耗。节流元件采用电子膨胀阀7精确控制系统冷媒流量。第二四通阀 2的第一阀口 21与贮液筒9的入口侧连接旁路10,旁路10上设有毛细管,毛细管仅用于四通阀工作过程中平衡压力,不参与冷媒的流通循环。在水箱内的第三换热器4的制冷剂出口处设有单向阀5。第一四通阀3的第二阀口 32连接室外换热器6、第一四通阀3的第四阀口 ;34连4接室内换热器8、第一四通阀3的第三阀口 33连接贮液筒9,旁路10连接第二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 21和贮液筒9的入口侧,第三换热器4连接在第二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 22与第一四通阀3的第一阀口 31间,第二四通阀2的第四阀口 24与第一四通阀3的第一阀口 31 连接,第二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 23连接压缩机1的排气口。在制冷模式时,室外风机11、室内风机12都运转;第二四通阀2、第一四通阀3都断电,制冷剂流向为压缩机1排气-第二四通阀2-第一四通阀3-室外机内的室外换热器 6-电子膨胀阀7-室内机内的室内换热器8-第一四通阀3-贮液筒9-压缩机1回气。制热模式时,室外风机11、室内风机12都运转;第二四通阀2断电、第一四通阀3 上电,制冷剂流向为压缩机1排气-第二四通阀2-第一四通阀3-室内机内的室内换热器 8-电子膨胀阀7-室外机内的室外换热器6-第一四通阀3-贮液筒9-压缩机1回气。制生活热水模式时,室外风机11运转、室内风机12不运转;第二四通阀2上电、第一四通阀3上电,制冷剂流向为压缩机1排气-第二四通阀2-生活水箱内的第三换热器 4-单向阀5-第一四通阀3-室内机内的室内换热器8-电子膨胀阀7-室外机内的室外换热器6-第一四通阀3-贮液筒9-压缩机1回气。制冷+生活热水模式时,室外风机11不运转、室内风机12运转;第二四通阀2上电、第一四通阀3断电,制冷剂流向为压缩机1排气-第二四通阀2-生活水箱内的第三换热器4-单向阀5-第一四通阀3-室外机内的室外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室内机内的室内换热器8-第一四通阀3-贮液筒9-压缩机1回气。当水箱中生活热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转为制冷模式(室外风机11运转、第二四通阀2断电);当生活热水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时,继续进行制冷+生活热水工作模式(室外风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空调器热水机,包括由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室内换热器(8)、第一四通阀(3)、贮液筒(9)连接构成的制冷系统,所述第一四通阀与室外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室内换热器(8)串联连接成主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四通阀(2)和第三换热器(4),所述第二四通阀(2)分别与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3)、第三换热器(4)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可选择经过第三换热器再进入主回路,或者是不经过第三换热器直接进入主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波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