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青山专利>正文

光效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光效剂,其特征是采用中药组方,配以红糖经高温煎煮,冷却后加入酒精制得,中药组方的重量配比为: ①补气药,黄芪、白术各半,占10~12份; ②补阴药,枸杞子,麦门冬、山茱萸各三分之一,占12~14份; ③补阳药,杜仲、续断、巴戟天、狗脊各四分之一,占24~26份; ④补血药,何首乌、当归、鸡血藤各三分之一,占16~18份; ⑤活血药,川芎、丹参、红花各三分之一,占13~15份; ⑥止咳化痰药,百部、桔梗、橘皮各三分之一,占6~8份; ⑦利水渗湿药,五加皮、金樱子各半,占3~5份; ⑧清热药,黄芩、黄柏各半,占2~4份; ⑨解表药,荆芥、紫苏、桂枝、薄荷、菊花各五分之一,占4~8份; 红糖为总药量的45~55倍,酒精为总药量的140~160倍,加水量为总药量的300~350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ght agent

For a light effect agent to improve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plant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with brown sugar by high temperature boiling, cooling and adding alcohol prepared, prescription weight ratio: 1, qihm, astragalus, Atractylodes were accounted for 10 to 12; the yin tonic, medlar, Ophiopogon 1/3, dogwood, accounted for 12 to 14; the Chinese medicine, eucommia bark, Dipsacus, Morinda officinalis, Gouji each 1/4, accounting for 24 ~ 26; the hematonic, Polygonum multiflorum, angelica, Caulis Spatholobi each 1/3, accounting for 16 ~ 18; the blood medicine, Rhizoma Chuanxiong,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safflower each accounted for 1/3. From 13 to 15; the cough and phlegm medicine, Stemona,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orange peel 1/3, accounting for 6 ~ 8; the dampness medicine, Wujiapi, Rosa Half, accounting for 3 ~ 5; the antipyretic, baicalin and baicalensis were accounted for 2 ~ 4; 9 diaphoretic, Schizonepeta, basil, mint, chrysanthemum, cassia 1/5, accounting for 4 to 8 of the total dose; brown sugar for 45 ~ 55 times of the total dose alcohol for 140 ~ 160 the amount of water for the times, total amount of 300 ~ 350 times of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尤其是一种通过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的光效剂。为了培育高光效品种,人们在作物育种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是系统育种,二是杂交育种,三是诱变育种,四是染色体工程育种,五是生物工程育种,六是太空育种等等。在一些品种的育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较典型的是杂交水稻,其产量比常规水稻多15%~20%。但是无论哪一种育种研究,都是把天然存在的资源通过筛选、杂交、诱变、基因变异等进行改良,都只能是局限于单个品种而已,都没有从整体上去触及植物光合作用的本质问题。而且现在要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要花8~10年的时间,所以农业上的科技进步就显得十分缓慢。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外著名专家论中国农业1949-2030》一书,针对中国农业面对人口增多,耕地减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今后的主要突破口应是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到目前为止,关于如何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问题,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也没有人去触及到它的本质问题,更没有从根本上普遍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触及光合作用效率的本质问题,研究出一种光效剂,可大幅度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关于光能利用率,现有的理论研究是这样的每年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光能,据统计约1.3×1023cal。这些投射到地球的太阳能,一是约占10%~20%的光能被反射掉;二是漏到地面上的被土壤吸收,当作物密度小、生长差时,这部分可达50%~80%,即使高度密植、生长茂盛的作物群体,这部分也有5%~10%;三是被作物吸收的约10%~85%。在作物吸收的这部分中还不能全部用于光合作用,首先叶绿素只能吸收和转化可见光部分,约占总辐射光能的47%,其余的一半多转化成热而散失于空气中。其次,光合有效辐射还有一定的转化效率,即同化1摩尔CO2,需要吸收1672KJ太阳辐射能,而在光合作用产物中仅储藏468.16KJ,所以光合作用的最大转化率为28%。假设在最优条件下,反射和漏到地面上的光能为15%,光合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47%,最大的光合作用转化率为28%,再减去呼吸消耗50%和非光合器官吸收10%,综合在一起,太阳总辐射能的理论可能利用率为5%左右。即(100%-15%)×47%×28%×(100%-50%)(100%-10%)≈5%。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作物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远远没有达到这个5%。目前,作物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是很低的,一般只能利用1%~2%,有的甚至不到1%,一般稻田只利用了0.4%左右,就是杂交作物的高产田块也不过2%。据专家测算,在现有基础上,如果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再提高1%的话,每公顷作物总产量可增加10吨左右;如果把京津地区水稻光能利用率提高到2.6%,一亩水稻的干谷最高产量可达1250千克;长江下游和华南广大稻区,如将大田光能利用率提高到3%,单季稻每亩可产干谷1412千克;在华北地区,若生长期总干物质(包括茎叶),平均光能利用率达到5%的话,水稻,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可达24~30吨。而目前,杂交水稻的最高产量也不过是800千克左右而已。由此可见,作物光能利用的潜力是很大的。纵观这个理论研究,太阳光能的10%~20%被反射掉,这是地球本身固有的特性,我们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的。漏到地面上被土壤吸收的部分,变化范围较大,从5%~80%,受制于作物群体,人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密植,最大限度的减少漏光损失,但这并没有触及植物本身的光合能力。植物非呼吸器官吸收的10%人们也无法去改变,它也没有触及植物本身的光合能力。至于植物呼吸器官中的叶绿素只能吸收和转化可见光部分,约占47%。这一部分可以认为是叶绿素的固有属性,人们也是无法改变的。剩下的就是光合作用的最大转化率28%和呼吸消耗50%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正是触及植物光合能力的本质问题,人们要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就应该也只能从这两个本质问题去寻找突破口。中医的经络学说可能为我们打开这扇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中医的经络学说是这样的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和运行气血的独特系统。就是说,人体组织结构,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是依靠经络系统将其有机的联系起来的,从而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内外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就是组织结构本身,各个细胞之间也是依靠经络系统联系起来的。本专利技术人认为,这个经络学说的表述适用于一切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每一种植物其自身都有独特的经络系统。我们的祖先是从医治人体的疾病,从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中发现这个经络系统的。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发现了经络,并精确地测绘了人体经脉循环图。在《内经·经脉篇》中就这样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但2500多年来这个发现没有从科学上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植物也和其它一切生物一样,也要饮食(吸收肥料和水份),要呼吸,要生儿育女(遗传育种),也有生老病死。所以植物的经络又何尝不是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绝不是单纯的在日光作用下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合作用,如果没有各种营养元素参与其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合作用是发生不了的。一般地说,植物从根部吸收各种营养元素(肥料)和水份,通过经络送到植物的茎叶,通过呼吸器官吸入二氧化碳(还有其它气体),在日光的作用下,叶绿素将这些营养元素、水份、二氧化碳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发生极其复杂的化合作用,通常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又通过经络系统传输到植物的各部以营养植物全身。这种吸收,光合,传输,循环往复就构成了植物体的生命过程。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是要消耗能量的,植物的呼吸也是要消耗能量的。这就是光合作用的最大转化率为28%和呼吸消耗50%的本质所在。事实上植物光合作用的转化率远远达不到28%,其呼吸损耗也要比50%大得多。还有植物体处于自然界当中,总有风吹雨打,各种生物的伤害,也是要消耗能量的,当风调雨顺,自然灾害较少时,这种消耗就会少一些,因而经济产量就会高一些,反之则少一些。每一个植物体,即便在同一外界条件下,其损耗率也是不同的,这处决于每一个植物体其自身的经络系统的健全程度和功能强弱,正如人们有胖瘦之别一样。所以,要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减少植物体生命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呼吸消耗,从而增加光合产物的储藏,达到增加经济产量的目的。如果我们通过某种方法,疏通植物的经络,并使其功能更健全一些,那么,就可以使其在生命过程中,减少传输能量的损耗,同时减少呼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最终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增加经济产量。中医理论中的药性论和归经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既然药物有四性五味,有升降浮沉,不同的药物对人体的各部分作用不同(这些都是在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人们就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组方去治疗各种不同的病症。但是,九九归一,最终都是想方设法去疏通经络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些原理同样适用于植物体,植物也可以进补各种药物,也要补气、补阴、补阳、补血,也要活血化瘀,有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光效剂,其特征是采用中药组方,配以红糖经高温煎煮,冷却后加入酒精制得,中药组方的重量配比为①补气药,黄芪、白术各半,占10~12份;②补阴药,枸杞子,麦门冬、山茱萸各三分之一,占12~14份;③补阳药,杜仲、续断、巴戟天、狗脊各四分之一,占24~26份;④补血药,何首乌、当归、鸡血藤各三分之一,占16~1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雨茂莫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莫青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