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沧洲专利>正文

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27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装置。目前临床上对针灸针的消毒多用70%乙醇棉球擦拭的方法,但不能杀死细菌芽胞。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浸泡既费时又易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式、双排、多个消毒管、冷却架及间接加温的结构,既可快速灭菌又能保证连续消毒使用,并可防止用过的针污染已消毒的针。(*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装置。针灸针使用时必定进入人体组织(皮肤、肌肉、体腔、血管、神经)内,因此用前须绝对无菌,如果消毒措施不严,则对人体危害甚大。目前临床用针灸针通常是以70%乙醇棉球擦拭,而乙醇对细菌繁殖体虽有一定杀灭作用,但不能杀死细菌芽胞,用其他化学消毒剂浸泡也需1小时以上,无法适应临床上接连不断大量使用针灸针消毒的需要。“温液快速消毒灭菌”方法(见专利申请号90209672.9;申请人汪沧洲)是提供一种能缩短消毒时间的消毒装置,该结构不适用于针灸针接连不断的消毒,因为从中取出经消毒的针,用后立即放回消毒器内就污染了已消毒过的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专用于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的特殊装置,着重解决连续消毒及消毒时间过长的难题,从而进一步有效控制因针灸针消毒不彻底所引起的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的传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结构是立式、双排、多个消毒管、冷却架与间接加热、电子控制的组合体。按照针灸针的尺寸大小设计不同长度的冷却架,将冷却架置于消毒管内;消毒管呈立式安装,内盛化学消毒液,针灸针置于冷却架内,一同浸入消毒液内,针把留在液面外;消毒管置于盛满传热介质的液槽内,电加热管直接作用于传热介质,通过介质间接加热消毒液;同一尺寸的冷却架消毒管并列安置成双排(A排B排),保证用过的针(待消毒)同已消毒的针分隔开、防止交叉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结构示意简图正面图。图2为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结构示意简图正侧面图。图3为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结构示意简图旁侧面图。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一)、外层为消毒灭菌器的外壳体(1),中层为盛放传热介质(7)的液槽(2);(二)、内层为盛放化学消毒液(6)的玻璃消毒管(3),消毒管按深浅分为1寸管(3-1)、2寸管(3-2),3寸管(3-3),4寸管(3-4);(三)、每支消毒管内都有相应长度的冷却架(4),冷却架由塑料制成,富有弹性,消毒后将冷却架提升,卡坐在消毒管口,针体离开消毒液并自动降温;(四)、加热管(5)安放在液槽内;(五)、加热管及面板上的加热指示灯(9)、恒温指示灯(10)及计时报警开关(11)均由安装在中层及外层间的电子线路板(8)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由箱体、消毒管、冷却架、电器元件及传热介质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分三层,外层为金属或塑料外壳(1),中层为盛放传热介质的液槽(2),内层为盛放化学消毒液的消毒管(3),管内套有冷却架(4),液槽内装有电加热管(5),加热过程由电子线路板(8)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由箱体、消毒管、冷却架、电器元件及传热介质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分三层,外层为金属或塑料外壳(1),中层为盛放传热介质的液槽,(2),内层为盛放化学消毒液的消毒管(3),管内套有冷却架(4),液槽内装有电加热管(5),加热过程由电子线路板(8)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其特征在于电加热管直接作用于传热介质,再通过介质,间接加热于化学消毒液(6)。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针灸针连续快速消毒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按针的尺寸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沧洲
申请(专利权)人:汪沧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