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229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伞,其包括伞面、伞骨、伞柄和固定组件,所述伞柄的一端与所述伞面和所述伞骨连接,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伞骨和伞面;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伞柄连接部和紧固部件,所述连接板的一表面与所述伞柄连接部相对固定,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相对表面与所述紧固部件相对固定,所述伞柄连接部与所述伞柄相对固定,所述紧固部与使用者的肩背部或者胸部相对固定,从而实现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伞固定于使用者的肩背部或者胸部。进而实现用户在使用伞时,不需要手持伞柄,方便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伞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伞。
技术介绍
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挡风遮雨,而且用特殊布料制成的伞还可以遮挡阳光中的紫外线,使人们的皮肤免受害。目前,市场上的伞的构造大体由伞柄、伞骨、伞面三部分组成。伞柄是伞的主心骨,支撑着整个伞,主要是用木头、竹子、金属等材料制成,伞骨是支撑整个伞面的,它能折叠能撑开,便于携带。伞面是伞中最重要的部分,担负着遮雨的责任,制作材料有塑料布、油布、绸布以及经久耐用的尼龙布等。人们在使用时,需要将伞打开,手持伞柄的一端。由于需要用手持伞,有时,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比如说,在手持伞柄的同时需要拎很多的东西或者在户外旅行爬山时,由于山路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再或者由于长时间手持伞柄使人的胳膊或者肩胛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对人的健康不利。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伞,其可以将伞固定在某个位置,方便用户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伞,其包括伞面、伞骨、伞柄和固定组件,所述伞柄的一端与所述伞面和所述伞骨连接,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伞骨和伞面;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伞柄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选定物相对固定。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伞柄连接部和紧固部件,所述伞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固定,其用于与所述伞柄连接;所述紧固部件与所述连接板相对固定,其用于紧固所述选定物。在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伞柄连接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所述伞柄。在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固持于所述连接板上,用于支撑所述伞柄的握持端。在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件为紧固带。在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带为两条,分别固持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一面上相对应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伞中添加了一个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与伞柄相对固定,且同时与选定物相对固定,既保证了伞使用时的稳定性,又解放了使用者的手,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使用新型中的多功能伞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使用新型中的固定组件的前视立体图;和图2B为本使用新型中的固定组件的后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详细描述主要通过程序、步骤、逻辑块、过程或其他象征性的描述来直接或间接地模拟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运作。为透彻的理解本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陈述了很多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技术则可能仍可实现。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换句话说,为避免混淆本技术的目的,由于熟知的方法和程序已经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或功能框图中的模块顺序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考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中多功能伞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多功能伞100包括伞面110、伞骨120、伞柄130和固定组件140。所述伞柄130 的一端与所述伞面110和伞骨120连接,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伞骨120和伞面110。所述固定组件140的一端与所述伞柄130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组件140的另一端与选定物(比如人体)相对固定。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户在使用伞时,不需要手持伞柄。所述固定组件14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构造可参见图2A和图2B所示。图中所述固定组件140包括连接板210、伞柄连接部220和紧固部件M0。所述连接板210的一个表面 211与所述伞柄连接部220相对固定,所述连接板210的另一相对表面212与所述紧固部件 240相对固定。所述连接板210可以用弹性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在使用时,所述连接板210 的一面可以与使用者的肩背部或者胸部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1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所述伞柄连接部220包括卡槽221,所述卡槽221用于容纳所述伞柄130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伞柄连接部220和所述连接板210为一体成型,所述伞柄连接部220为多个,每个伞柄连接部220设置有U型卡槽221,所述U型卡槽用于容纳所述伞柄。在所述U型卡槽的侧壁上设计有与U型卡槽221延伸方向垂直的螺丝孔222,螺丝223穿过所述螺丝孔222以将所述伞柄130与所述伞柄连接部220锁紧,从而将所述伞柄130通过所述伞柄连接部220固定于所述连接板210上。很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
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对所述伞柄连接部220的结构和形状做一些易于思及的改动,比如可以将所述伞柄连接部220设计成其他的形状,比如圆柱体或者六棱柱体等,所述卡槽221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所述伞柄130的形状而有所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伞柄连接部220也可以为现有的其他连接部件,只要其可以将所述伞柄130固持于所述连接板210上。比如沿所述连接板210宽边方向设置若干卡夹,所述卡夹可以将所述伞柄130固持于所述连接板210上。为了防止所述伞柄130下滑,在所述连接板210的表面211的一侧还设置有与连接板大致垂直的托板230,所述托板230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槽221相同的凹槽231,所述凹槽231用于支撑固持于所述伞柄连接部220的所述伞柄130的手持端。所述紧固部件MO用于将所述连接板210固定于所述选定物(比如人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件240为两根紧固带,分别为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其中所述紧固带240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10的表面212上的中间部M2以及自中间部242的两端延伸的连接部241和M3。所述紧固带240可以紧贴在所述选定物上并系紧所述紧固带的两端,以将所述连接板210固定于所述选定物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件240 可以为可调节大小的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可以紧固在所述选定物上。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伞骨120和伞面110撑开后,将所述伞柄1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伞柄连接部220的卡槽221内,通过调节所述伞柄130使所述伞柄130的手持端放置于所述托板230上,用螺钉223穿过所述卡槽221上的螺孔222以将所述伞柄130与所述伞柄连接部220锁紧,从而将所述伞柄130通过所述伞柄连接部220固定于所述连接板210 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伞,其包括伞面、伞骨、伞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伞柄的一端与所述伞面和所述伞骨连接,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伞骨和伞面;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伞柄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选定物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