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器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077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拾取器机芯包括底板组件、旋转运动部件、滑行传动机构、滑杆组件和光拾取器;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滑杆座;底板包括基板、安装板和滑杆挡板;旋转运动部件包括主轴电机和转台;滑杆组件包括主滑杆、副滑杆、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和第二滑杆安装组件;主滑杆的前端设置在相应的滑杆挡板中,通过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弹性定位在底板上;主滑杆的后端以及副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滑杆挡板之间,通过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和相应的滑杆座上下向弹性定位在底板上;滑行传动机构从下方设置在底板的安装板上;光拾取器与主滑杆和副滑杆前后滑动连接;光拾取器的动力输入件与滑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件动配合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盘播放装置的部件。
技术介绍
光拾取器机芯通过光拾取器发出的激光,聚焦至存储数据的光盘表面(即光盘的信息面)上,接着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不同反射率的激光,识别记录于盘片内的数据。在读取数据时,光拾取器必须始终保持发出的激光束具有垂直反射回路,且在光盘上有良好的聚焦,这就要求光拾取器的运动轨迹面不仅要与光盘的信息面保持平行,同时还要与光盘的信息面保持一相对稳定的距离。目前,蓝光技术飞速发展,由于蓝光光盘的数据密度非常大,对光拾取器运动的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光拾取器在移动过程中激光束移动的轨迹与光盘旋转法线相重合。所述的光盘旋转法线是指通过光盘圆心的径向的直线。光拾取器机芯具有底板组件、旋转运动部件、滑行传动部件、导杆组件和光拾取器。旋转运动部件用来支撑光盘并使其工作时做平稳的高速旋转运动以便光拾取器读取光盘内的数据或向光盘内写入数据;导杆组件的导杆用来支撑光拾取器并为其导向,通过对导杆倾角的调整可以达到对光拾取器的运动轨迹面与光盘的信息面之间的平行度和距离进行控制的目的;滑行传动部件用来向光拾取器输出动力使其沿着导杆平稳运动。中国专利文献CN2560063Y (申请号02241182. 8)公开了一种光驱双导杆三点定位调整装置,该装置涉及一种光拾取器机芯,其中的光驱本体10即上述光拾取器机芯的底板组件,该装置中的第一导杆20、第二导杆20、定位体40及压板50即上述光拾取器机芯的导杆组件;其中第一导杆10及第二导杆20分别置于光驱本体10的两侧,使定位体40能抵压于第一导杆10的两端及第二导杆20的一端,且第一导杆10的两端及第二导杆20的一端分别置于相对应的靠板14间,并利用压板50压抵定位体40 ;光驱本体10上设有分别于第一导杆10的两端及第二导杆20的一端相对应的螺丝孔16且有螺丝17锁接于螺丝孔16上; 第二导杆20的另一端插置在光驱本体10的固定座13内;通过螺丝和定位体40来调节导杆的位置使光拾取器的运动轨迹面平行于盘片信息面。通过该调节装置只能调节光拾取器的运动轨迹面倾角使之平行于光盘的信息面,无法通过调整的方法使得光拾取器在移动过程中的激光束轨迹与光盘旋转法线重合度较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精度高、性能可靠,且通过调整能使得光拾取器在移动过程中的激光束轨迹与光盘旋转法线重合度较好的光拾取器机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拾取器机芯包括底板组件、旋转运动部件、滑行传动机构、滑杆组件和光拾取器;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滑杆座;底板为钢制一体冲压件,包括基板、安装板和滑杆挡板;基板的中央部位开有中央孔;安装板水平设置,由其右侧向下的折边从上方连接在基板上,且位于基板的中央孔的右侧边缘的中部;滑杆挡板铅垂设置且从下方连接在基板上;滑杆座有3个,均从上方固定在基板上,且分别位于基板的左前部、左后部和右后部;旋转运动部件包括主轴电机和转台;转台固定在主轴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头上; 主轴电机由其机壳固定在底板上,或者固定连接在固定于底板上的电机安装板的板体上, 且主轴电机位于底板的前部中央位置处;滑杆组件包括主滑杆、副滑杆、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和3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光拾取器从底板的中央孔中向上露出;主滑杆的前端杆段设置在相应的滑杆挡板中,通过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在上下向上和左右向上弹性定位在底板上,且第一滑杆安装组件是使用时能调整主滑杆的前端杆段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组件;主滑杆的后端杆段、副滑杆的前端杆段和副滑杆的后端杆段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滑杆挡板之间,通过相应一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和相应的滑杆座上下向弹性定位在底板上,且各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是使用时能调整相应的滑杆的前后端的相应一端杆段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组件;滑行传动机构从下方设置在底板的安装板上,且位于主滑杆的右方;光拾取器与主滑杆和副滑杆前后滑动连接;光拾取器的动力输入件与滑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件动配合连接。上述底板还包括定位销和向下凸起部;基板还在其板体上设有3个安装座部,每个安装座部的板体上均设有沿上下方向的贯通部位,所述的贯通部位为安装孔或安装槽; 滑杆挡板有8块,分为位于基板的中央孔的左侧边缘的前端的左前第一滑杆挡板、位于基板的中央孔的前侧边缘的左端且位于第一滑杆挡板右前方的左前第二滑杆挡板、位于基板的中央孔的左后方的左右相邻的左后第一滑杆挡板以及左后第二滑杆挡板、位于基板的中央孔的前侧边缘的右端的右前第一滑杆挡板、位于基板的右前部的右前第二滑杆挡板和位于基板的中央孔的右后方的左右相邻的右后第一滑杆挡板以及右后第二滑杆挡板;左后第一滑杆挡板位于左前第一滑杆挡板的正后方;左后第二滑杆挡板位于左前第二滑杆挡板的正后方;右前第一滑杆挡板上开有滑杆孔,且位于右前第二滑杆挡板的正后方;右后第一滑杆挡板和右后第二滑杆挡板位于右前第一滑杆挡板的正后方;定位销有2个,位于基板的半圆孔的右前方,朝向向下,且按照左右方向设置分为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向下凸起部设置在基板的下端面上且位于右前第一滑杆挡板和右前第二滑杆挡板之间;各滑杆座均为注塑一体件,各滑杆座的底部均设有朝向向下的压簧柱,各压簧柱与各自的滑杆座的座体之间设有压簧槽;3个滑杆座按照分布的位置分为左前滑杆座、左后滑杆座、和右后滑杆座;由螺钉将各滑杆座从上方固定在底板的基板的相应一个安装座部上,左前滑杆座位于基板的左前部的安装座部上,左后滑杆座位于基板的左后部的安装座部上,右后滑杆座位于基板的右后部的安装座部上,且各滑杆座的压簧柱向下伸入相应的安装座部的贯通部位中。上述滑杆组件的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包括簧片和限位螺柱;限位螺柱的位于下方的头部的形状为下大上小的圆台柱形,限位螺柱的位于上方的杆段上设有外螺纹;簧片为一长条形弹性金属片一体件,分为位于右侧的簧片连接部和位于左侧的簧片固定部;簧片连接部为向上弯曲的钩状;簧片固定部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腰圆孔; 簧片由其第一圆孔套在底板的第一定位销上;簧片由其腰圆孔套在底板的第二定位销上; 将螺钉穿过簧片的第二圆孔后旋合在底板的基板上,从而使得簧片固定在基板上;主滑杆的前端杆段穿过右前第一滑杆挡板的滑杆孔,右前第二滑杆挡板挡在主滑杆的正前方;主滑杆的前端杆段的靠近右前第一滑杆挡板的部位从下方与底板的向下凸起部相接触,簧片的簧片连接部从下方半包围在主滑杆的前端杆段的靠近右前第二滑杆挡板的部位上,簧片通过自身弹力始终对主滑杆的前端杆段施加方向向上和向右的弹力,限位螺柱由下向上旋合在底板的基板上,且由其头部的圆台侧面对主滑杆的前端杆段的右侧进行限位。上述滑杆组件的3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按照所处在底座上的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左前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左后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和右后第二滑杆安装组件;每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均包括1个压簧和1个调节螺钉;各个压簧均为由一根钢丝绕制的一体件,且由圆柱形的压簧主体和从下方连接在压簧主体上的环形套圈构成;左前第二滑杆安装组件的压簧和调节螺钉分别称为左前压簧和左前调整螺钉,左后第二滑杆安装组件的压簧和调节螺钉分别称为左后压簧和左后调整螺钉,右后第二滑杆安装组件的压簧和调节螺钉分别称为右后压簧和右后调整螺钉;副滑杆的前端杆段位于左前第一滑杆挡板和左前第二滑杆挡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拾取器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1)、旋转运动部件(2)、滑行传动机构(3)、滑杆组件(4)和光拾取器(5);底板组件(1)包括底板(11)和滑杆座(12);底板(11)为钢制一体冲压件,包括基板(11-1)、安装板(11-3)和滑杆挡板(11-4);基板(11-1)的中央部位开有中央孔(11-1-1);安装板(11-3)水平设置,由其右侧向下的折边从上方连接在基板(11-1)上,且位于基板(11-1)的中央孔(11-1-1)的右侧边缘的中部;滑杆挡板(11-4)铅垂设置且从下方连接在基板(11-1)上;滑杆座(12)有3个,均从上方固定在基板(11-1)上,且分别位于基板(11-1)的左前部、左后部和右后部;旋转运动部件(2)包括主轴电机(21)和转台(22);转台(22)固定在主轴电机(21)的电机轴的上端头上;主轴电机(21)由其机壳固定在底板(11)上,或者固定连接在固定于底板(11)上的电机安装板(23)的板体上,且主轴电机(21)位于底板(11)的前部中央位置处;滑杆组件(4)包括主滑杆(41)、副滑杆(42)、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和3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光拾取器(5)从底板(11)的中央孔(11-1-1)中向上露出;主滑杆(41)的前端杆段设置在相应的滑杆挡板(11-4)中,通过第一滑杆安装组件在上下向上和左右向上弹性定位在底板(11)上,且第一滑杆安装组件是使用时能调整主滑杆(41)的前端杆段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组件;主滑杆(41)的后端杆段、副滑杆(42)的前端杆段和副滑杆(42)的后端杆段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滑杆挡板(11-4)之间,通过相应一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和相应的滑杆座(12)上下向弹性定位在底板(11)上,且各个第二滑杆安装组件是使用时能调整相应的滑杆的前后端的相应一端杆段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组件;滑行传动机构(3)从下方设置在底板(11)的安装板(11-3)上,且位于主滑杆(41)的右方;光拾取器(5)与主滑杆(41)和副滑杆(42)前后滑动连接;光拾取器(5)的动力输入件与滑行传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件动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谈捷嵇一平徐胜健冯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