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式电位器及旋转式编码器,尤指一种用于电位器或编码器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电位器或编码器可以通过马达旋动,当然,手动也可以旋动它。马达电位器及马达编码器广泛应用于影音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裸体式马达电位器(公告号CN201044194,专利号200720119664. 5),其中作为驱动装置的马达、传动减速装置和摩擦带动装置(也称打滑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传动减速装置装配困难,效率低下;其二,产品的电气稳定性还不能满足高档产品的要求;其三,蜗轮与摩擦座之间的摩擦接触轻重不一,使旋转轴心的扭力不一,致使对电位器或编码器的控制不易到位,调节的精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及市场需求,提供一种用于电位器或编码器的传动机构。其传动减速装置易装配,效率高;蜗轮与摩擦座之间的摩擦轻重均一,使旋转轴心的扭力均一,致使电位器及编码器的电气稳定性提高。为此,本技术一种用于电位器或编码器的传动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本技术一种用于电位器或编码器的传动机构,包括轴心、摩擦装置、减速传动装置及马达,轴心自上而下与摩擦装置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位器或编码器的传动机构,包括轴心、摩擦装置、减速传动装置及马达,轴心自上而下与摩擦装置穿设;其特征在于:减速传动装置包括减速箱及设置于减速箱内的输入蜗杆、传动蜗杆、传动蜗轮及上蜗轮,马达的输出端伸入减速箱内与输入蜗杆连接,传动蜗杆与输入蜗杆啮合,传动蜗轮与传动蜗杆啮合,上蜗轮连接于传动蜗轮的中心轴,将马达的转动减速传动为上蜗轮的转动;摩擦装置包括被传动蜗轮的中心轴穿过并设于上蜗轮之下的卡圈及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垫于卡圈与上蜗轮的下表面之间,卡圈使螺旋弹簧及上蜗轮在传动蜗轮的中心轴上定位;摩擦装置还包括设于上蜗轮之上的扭力垫片及摩擦座,扭力垫片垫设于上蜗轮的上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廷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