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长度S随机交织器的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20432 阅读:5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长度S随机交织器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一个长度有限(设长度为K)的已知S随机交织器作为基准交织器进行逐位迭代扩展,根据基准交织器的扩展特性条件,生成任意长度大于K的S随机交织器;采用基准交织器的扩展系数作为逐位迭代扩展过程的扩展系数参数,使生成的新的S随机交织器能够与基准交织器具备相当的扩散性能,从而保证新生成的S随机交织器比特误码性能,并且逐位迭代扩展过程只需进行加减法计算,计算复杂度低,生成交织器的数据库中只需要存储基准交织器的交织序列πk以及逐位扩展的交织地址N在输入数据组中对应的输入比特序号jN,节省了内存资源,从而能够减小交织时延,提高交织器的交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长度S随机交织器的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数字信号的传输固有的易于受到干扰,这会把差错引入到被传输的数据中。香农定理指出如果采用足够长的随机编码就能逼近香农信道容量。但长期以来信道容量仅作为一个理论极限存在,因为传统编码都有规则的代数结构,远远谈不上随机,其信道编码性能与信道容量之间都有较大的差距。1993年一种全新的编码方式拓扑码巧妙的将两个简单分量码通过伪随机交织器并行级联来构造具有伪随机特性的长码,并通过在两个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之间进行多次迭代来实现伪随机译码。拓扑码具有编码效率高、纠错性能好及译码时延小等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编码方式,受到了全球通信及信息论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拓扑码已被多个通信标准化组织采用,写入其发布的相关通信标准之中,如3GPP WCDMAXDMA2000 中均采用拓扑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以实现高质量的宽带信号传输。并行级联的编码结构、交织器的利用和次最佳的译码算法(迭代译码)是使拓扑码具有优异性能的三大要素。交织器的作用是将原始数据序列打乱,使得交织前后数据序列的相关性减弱,这样做突出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长度S随机交织器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选定一个长度为K的已知S随机交织器作为基准交织器,并确定可变长度S随机交织器的最长长度值L,L>K;B)针对N依次从K+1到L的每个取值,分别求出长度为N的S随机交织器的交织序列πN中交织地址N所对应的输入比特序号jN;由此得到插值输入比特序号集J={jK+1,jK+2,jK+3,...,jL};C)根据插值输入比特序号集J,利用长度为K的基准交织器的交织序列πK进行循环插值,得到长度为K+X的S随机交织器的交织序列πK+X,从而生成长度为K+X的S随机交织器,K+1≤K+X≤L;所述循环插值,是指针对N依次从K+1到K+X...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