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杀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1927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杀菌系统。技术方案包括待处理罐(1)、增压泵(3)、循环泵(4)、热交换器(6)、加热装置(7)、单向阀(14)、待利用罐(18),以上部件由管道顺序连接,在单向阀(14)与待利用罐(18)之间设有一个三通管(24),该三通管的另一出口与三通管(25)连接,它还至少包括一项下述结构特点:1.加热装置(7)配有加热负载控制电路。2.加热装置(7)与三通管(24)之间安装了一个滞留罐(13),与该滞留罐(13)相连接有判断是否达到温度、滞留时间、是否排出的工艺控制电路。本系统采用加热负载与工艺控制独立的两路控制系统,线路简单,各元件可拆卸,工作安全,易维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杀菌系统,营养液被加热到高温(超过病原物的致死温度),并滞留一段时间将其中的病原物杀死,处理后的高温营养液预热待处理营养液而冷却,最后直接进入栽培床中以循环利用。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具有传统土壤栽培方式无法比的优点。近年来,中国的无土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无土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排放的废液日益增多。排出的废液污染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直接排入河流中的废液引起河流或湖泊水的富营养化;同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制定污水排放标准。这些法律法规限制了无土栽培废液作为污水的随意排放。鉴于此,探索营养液循环利用的方式以节约大量的水,避免环境污染尤为重要。而未加处理的营养液循环利用会导致根系病害能在整个苗圃内传播,严重时会造成大量作物死亡。因此必须在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之前消除营养液中的病原菌而防止传染苗圃内其它的健康植株。将营养液加热到高温(超过病原物的致死温度),并滞留一段时间可以将病原物杀死是热处理灭菌法的机理。W.Th.Runia[1]针对不同的植物病毒的致死温度与杀菌时间做了实验与装置。热处理灭菌法循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杀菌系统,包括待处理罐(1)、增压泵(3)、循环泵(4)、热交换器(6)、加热装置(7)、单向阀(14)、待利用罐(18),以上部件由管道顺序连接起来,在单向阀(14)与待利用罐(18)之间设有一个三通管(24),该三通管(24)的另一出口与增压泵(3)和循环泵(4)之间的三通管(25)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至少包括一项下述结构特点:1)加热装置(7)配有加热负载控制电路,该加热负载控制电路包括:安装在加热装置(7)上的压力控制开关(9)、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Ⅰ(10),及与压力控制开关(9)和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Ⅰ(10)相连接的继电器(19)。2)加热装置(7)与三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杀菌系统,包括待处理罐(1)、增压泵(3)、循环泵(4)、热交换器(6)、加热装置(7)、单向阀(14)、待利用罐(18),以上部件由管道顺序连接起来,在单向阀(14)与待利用罐(18)之间设有一个三通管(24),该三通管(24)的另一出口与增压泵(3)和循环泵(4)之间的三通管(25)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至少包括一项下述结构特点1)加热装置(7)配有加热负载控制电路,该加热负载控制电路包括安装在加热装置(7)上的压力控制开关(9)、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I(10),及与压力控制开关(9)和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I(10)相连接的继电器(19)。2)加热装置(7)与三通管(24)之间安装了一个滞留罐(13),在该滞留罐(13)的前后安装了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与这两个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相连接的是与三通管(24)的两个出口连接的电磁阀I(15),电磁阀II(16),时间继电器I(21),时间继电器II(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杀菌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艳宋卫堂周立刚王冬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