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消毒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73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内镜清洗消毒的消毒槽。其包括槽体(1)、槽盖(2)、进水管(3)、排水管(4)、罩状挂钩板(5)和导光缆插座(6)。槽体(1)被纵向分隔成4个长方形槽体,两边两个槽为水槽,两端分别与进水管与排水管相连,中间两个槽为酶洁液槽和消毒液槽。罩状挂钩板罩于进水管之上,其斜坡上设有挂钩(5-2)可将内镜的操纵部固定,槽体(1)近头端的一侧设有导光缆插座(6)可固定内镜的导光缆。槽盖(2)覆盖于酶洁液槽和消毒液槽之上,可防止液体挥发,也可防止溅入污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清洗消毒效果确切,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是一种用于内镜清洗消毒的消毒槽。
技术介绍
内镜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检查仪器,如胃镜、结肠镜等,其由插入体内的镜身及置于体外的操纵部和导光缆组成。由于插入体内的镜身直接与胃肠道组织接触,粘附有大量粘液、血液和组织碎屑,使用后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才能再用于其他人的检查,否则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我国目前常用的消毒器具有三种1、水桶通常在内镜旁边放置三只装有不同液体的水桶。检查完毕后内镜从患者体内拔除,先在第一只水桶内用水冲洗,将镜身管壁上的粘附物用海绵擦洗掉,管内则用相应的刷子刷洗;再用第二桶中的消毒液(戊二醛)对镜身浸泡消毒;最后用第三桶中的清水将镜身上的消毒液冲洗掉。这种清洗消毒方法劳动强度大、操作烦琐、消毒质量差。且由于操纵部和导光缆均不能进水,以防潮湿损坏,所以还要有人协助拿着或另设一悬挂支架,造成诸多不便。2、清洗消毒槽此为桶洗法的改进,水桶改为水槽,用流动水清洗。一般为自制。清洗消毒槽是用水泥制成2-3个长方形槽,其中一个为消毒液槽,另1-2个为水槽。水槽的一端有进水管道,另一端设排水管道。先将镜身置于水槽内在流动水冲洗下进行擦洗和冲洗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镜清洗消毒槽,包括槽体(1)、进水管(3)、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盖(2)、罩状挂钩板(5)和导光缆插座(6);槽体(1)被纵向分隔成4个长方形槽体(1-1)、(1-2)、(1-3)和(1-4);两个进水管(3)位于槽体头端,其垂直部分与斜向部分的水管通过开关(3-1)连接,其斜向管分别与水槽(1-1)和(1-4)的进水口相连;各槽尾端底部设有排水孔,其与槽体下方安装的排水管(4)相连,其中,与槽(1-2)和(1-3)相连的排水管设有开关(4-1);槽体(1)的一侧近头端设有导光缆插座(6);罩状挂钩板(5)罩于槽体头端进水管(3)的上面,其侧向纵剖面呈直角梯形,位于上底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清洗消毒槽,包括槽体(1)、进水管(3)、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盖(2)、罩状挂钩板(5)和导光缆插座(6);槽体(1)被纵向分隔成4个长方形槽体(1-1)、(1-2)、(1-3)和(1-4);两个进水管(3)位于槽体头端,其垂直部分与斜向部分的水管通过开关(3-1)连接,其斜向管分别与水槽(1-1)和(1-4)的进水口相连;各槽尾端底部设有排水孔,其与槽体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培李兆申王东许国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