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套体,套体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改变使用者面容,使其更加端正、美观的;使其具备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会留下创伤,无手术风险等特点。同时,由于增加了三种粉末颗粒,使得保健美容效果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人体面部进行非创伤性塑容的技术,尤其是一种保健塑形面套。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追求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先天长相不够端正的人,常常希望能够通过美容塑面的方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使自己面相更加端正和美丽。现有的美容方法,一般为采用整形手术的方式,比如面部磨骨、拉皮去皱、面部抽脂等。这些方法,手术风险大,容易对人体留下创伤,而且价格较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无创伤,无手术风险的美容塑形技术, 申请人:曾设计了一种改变使用者面容,使其更加端正、美观的保塑形面套,其结构为,包括一个带弹性的套体,所述套体可以匹配地套在人体头面部上,且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面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上对应人体头顶部的地方设置有供头发穿出的发孔,所述套体上对应人体头后部位置具有一竖向的裂缝,所述裂缝上下两端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可使裂缝左右连接在一起的粘结带。申请人对该面套的技术, 在2010年10月9日申请了技术专利进行保护,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54336. X。但这种塑形面套,存在保健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健效果更好的保健塑形面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为现有产品,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陶粒。其设置在面套内后,能够散发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生命之光”,其与人体所发射出的远红外线波长正好相等,通过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反作用于人体,渗入皮肤,与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吸收形象,活化水分子, 进而充分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具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消炎消肿,镇疼等作用。 提高了面套的美容和保健效果。所述的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也属于现有产品,比如负氧离子硅藻土颗粒,能够释放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它主要是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能对人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具有使细胞活性化,净化血液等功能。也提高了面套的美容和保健效果。所述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也是属于现有产品,其可以吸收辐射波,降低辐射波对人体面部的伤害。当然,作为采用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技术方案的明显等同变形,也可以是将所述套体的布料,直接采用具有防辐射性能的布料来制得,比如采用银材料的编织布。作为另一种变形的技术方案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套体,套体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的布料纤维间隙内分布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方案中,取消了夹层,而直接把三种颗粒掺入分布到套体的布料纤维间隙内,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用于改变使用者面容,使其更加端正、美观的;使其具备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会留下创伤,无手术风险等特点。同时,由于增加了三种粉末颗粒,使得保健美容效果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图1中显示夹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本技术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1,具体实施时套体1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1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2,所述套体1包含有一个夹层7,所述夹层7内设置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实施时,所述套体1上对应人体头顶部的地方设置有供头发穿出的发孔3,所述套体1上对应人体头后部位置具有一竖向的裂缝4,所述裂缝4上下两端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可使裂缝4左右连接在一起的粘结带 5。所述套体1的发孔中还设置有一弹性的绑带6,绑带6沿前后方向连接在套体1的发孔内。其使用时,可先将套体1后方裂缝4上下两端的两处粘结带5拆开,将套体1套在使用者头部后,再将两处粘结带5连接上,调节粘结带5连接位置使套体1对使用者两侧颧骨和下颂角处产生一个压紧力即可。本技术坚持长期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保健美容塑面效果。上述结构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做出种种等同变化,比如,所述套体上眼睛、鼻子、嘴巴的孔洞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孔洞,再比如所述裂缝、粘结带和绑带等结构,是为了方便将套体取下和带上,故也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应视为等同侵权。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仅仅地方在于,套体没有设置夹层,所述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是直接分布在套体的布料纤维间隙内,故其结构可以直接参考附图1至附图4进行理解。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2.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3.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4.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的布料纤维间隙内分布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5.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的布料纤维间隙内分布有可散发负氧离子的粉末状颗粒。6.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的布料纤维间隙内分布有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粉末状颗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套体,套体采用带弹性的布料制得,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可散发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健塑形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戴于人体头部的带弹性的套体,套体上分别对应人体头部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位置具有匹配的孔洞,所述套体包含有一个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可散发远红外线的粉末状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其驯,
申请(专利权)人:卢其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