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215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涉及一种医疗检测仪器,主要由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活动连接而成一个空腔壳体,上壳体的一端开有单孔加样孔,上壳体还开有由一个以上观测孔构成的观测孔组,且观测孔组的观测孔呈直线排列,下壳体内部设有与观测孔组的观测孔数量相当、位置相对应的测试条定位槽,下壳体内部还设有与单孔加样孔位置相对应的分液试纸定位槽,分液试纸定位槽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学上的各种疾病检测,可以一次测定多项检测结果,既操作简单、又不需任何仪器,非常适合于各级医院、家庭或个人在诊断、保健、体检等方面的运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检测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
技术介绍
病毒检测在医院、防疫站和血站普遍采用酶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技术操作繁琐且需要仪器设备,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程序多,而近几年逐渐采用胶体金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免疫分析方式,它往往以条状纤维材料为固相,通过毛细作用使样品溶液在层析条上泳动,并同时使样品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上预设置的该待测物特异性受体发生高亲和性免疫反应,层析过程中免疫复合物被富集或截留在层析材料的一定区域,通过可目测的标示物一胶体金而得到直观的实验现象,这种检测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结果清楚,易于判断,不需要仪器设备,单人就可操作。但是人们在运用这种技术时,通常采用单独的纸条进行测试,而单独的纸条在操作时会将沾有血液、尿液等体液的纸条放在实验台上,从而易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纸卡也易混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把测试纸条放入塑料料盒内,其塑料盒设有加液孔和观测孔,以解决样品污染等问题。但是,目前的加样检测卡一般都是单孔加样、单次检测,只能针对一次样品检测一次;而在目前的医学检测中,往往需要对某样品进行多种方面的检测,这就使得人们只能使用多个检测卡同时加样检测或者按照检测顺序使用同一检测卡检测。这两种检测方式均操作非常麻烦,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而且检测费用提高了,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果高、结果准确的,并且可单孔或多孔加样实现一次多种检测结果的联合检测卡。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主要由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活动连接而成一个空腔壳体,上壳体的一端开有单孔加样孔,上壳体还开有由一个以上观测孔构成的观测孔组,且观测孔组的观测孔呈直线排列,下壳体内部设有与观测孔组的观测孔数量相当、位置相对应的测试条定位槽,下壳体内部还设有与单孔加样孔位置相对应的分液试纸定位槽,分液试纸定位槽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相连通。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上壳体位于单孔加样孔与观察孔组之间还开有由一个以上加样孔构成的多孔加样孔组,且多孔加样孔组的加样孔与观测孔组的观测孔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加样孔组的加样孔、观测孔组的观测孔和测试条定位槽的数量均为五个,且一一匹配对应,所述测试条定位槽靠近分液试纸定位槽的一端正好位于所对应的多孔加样孔组的加样孔的正下方。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适用于医学上的各种疾病检测,可以一次测定多项检测结果,既操作简单、又不需任何仪器,还适用于临床标本、体检等快速检测的需要,非常适合于各级医院、家庭或个人在诊断、保健、体检等方面的运用。(2)本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下壳体内部的测试条定位槽内安放一个或多个测试条,设有多个测试条的联合检测卡,可对某种样品同时进行多种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而且还可以对样品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并同时得出不同比例样品溶液的检测结果。 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污染、成本低、不易混淆、易于环保和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上壳体,2-下壳体,3-单孔加样孔,4-多孔加样孔组,5-观测孔组,6_分液试纸定位槽,7-测试条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主要由上壳体1 和下壳体2通过卡扣活动连接而成一个空腔壳体,上壳体1的一端开有单孔加样孔3,上壳体1还开有由一个以上观测孔构成的观测孔组5,且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排列成一条直线, 下壳体2内部设有与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数量相当、位置相对应的测试条定位槽7,下壳体 2内部还设有与单孔加样孔3位置相对应的分液试纸定位槽6,分液试纸定位槽6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7相连通。分液试纸定位槽6主要用于安放、定位分液试纸;测试条定位槽7主要用于安放、定位测试条。由于分液试纸定位槽6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7相连通,故流入到分液试纸上的样品溶液就能分别扩散到各个测试条上,就能非常方便地实现多种检测的作用。作为优选,在上壳体1位于单孔加样孔3与观察孔组5之间还开有由一个以上加样孔构成的多孔加样孔组4,且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与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数量相等、 位置相对应。作为优选,所述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和测试条定位槽7 的数量均为五个,且一一匹配对应,所述测试条定位槽7靠近分液试纸定位槽6的一端正好位于所对应的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的正下方。如图1所示,当单孔加样时,把样品溶液滴入单孔加样孔3内,样品溶液就会流入到在单孔加样孔3正下方的分液试纸定位槽6内部的分液试纸上,样品溶液在分液试纸上流动并扩散至各个测试条定位槽7内部的测试条上,从而实现多种检测作用。当然也可以多孔加样,通过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加样,并在相应的观测孔内观察检测结果;多孔加样时还能实现多种样品在同一检测卡上检测。当需要在同一个检测卡上同时实现不同稀释倍数的样品溶液检测结果时,可以通过单孔加样孔3滴加样品溶液,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滴入不同含量的稀释溶液,从而实现在检测卡上稀释样品溶液,并能实现同时检测不同稀释倍数样品溶液的目的。 综上所述,便可以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主要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 通过卡扣活动连接而成一个空腔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的一端开有单孔加样孔(3),上壳体(1)还开有由一个以上观测孔构成的观测孔组(5),且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呈直线排列,下壳体⑵内部设有与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数量相当、位置相对应的测试条定位槽 (7),下壳体( 内部还设有与单孔加样孔( 位置相对应的分液试纸定位槽(6),分液试纸定位槽(6)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7)相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其特征在于 在上壳体⑴位于单孔加样孔⑶与观察孔组(5)之间还开有由一个以上加样孔构成的多孔加样孔组G),且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与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加样孔组(4)的加样孔、观测孔组( 的观测孔和测试条定位槽(7)的数量均为五个,且一一匹配对应,所述测试条定位槽(7)靠近分液试纸定位槽(6)的一端正好位于所对应的多孔加样孔组的加样孔的正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涉及一种医疗检测仪器,主要由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活动连接而成一个空腔壳体,上壳体的一端开有单孔加样孔,上壳体还开有由一个以上观测孔构成的观测孔组,且观测孔组的观测孔呈直线排列,下壳体内部设有与观测孔组的观测孔数量相当、位置相对应的测试条定位槽,下壳体内部还设有与单孔加样孔位置相对应的分液试纸定位槽,分液试纸定位槽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相连通。本技术适用于医学上的各种疾病检测,可以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单孔或多孔加样的多功能联合检测卡,主要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卡扣活动连接而成一个空腔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的一端开有单孔加样孔(3),上壳体(1)还开有由一个以上观测孔构成的观测孔组(5),且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呈直线排列,下壳体(2)内部设有与观测孔组(5)的观测孔数量相当、位置相对应的测试条定位槽(7),下壳体(2)内部还设有与单孔加样孔(3)位置相对应的分液试纸定位槽(6),分液试纸定位槽(6)与各个测试条定位槽(7)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波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