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0845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包括枪体、与枪体连接的穿刺针连接头和推杆;所述枪体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针套定位导管,所述针套定位导管与穿刺针连接头相通,所述推杆的一端为可插入针套定位导管内的直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具有可连接多家厂家提供的18G穿刺针的优点,使用非常便利,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进行清洁操作。另外,将枪体上的手柄放置在侧面,可以使医生在为病人手术中操作更舒适、方便、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生产、科研、医疗、生物、实验室等各个领域,尤其作为药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它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使其临床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前景。目前的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大都只能连接一种固定的穿刺针,如我国使用新型专利“一种内放疗粒子植入枪”,专利号“CN2006201(^696. 1”,它只能连接一种固定厂家提供的18G穿刺针,如只适用北京一家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所生产的18G穿刺针,然而对于从美国进口来的18G穿刺针却根本不能用在该设备上进行手术植入,但在国内却有相当多家的医院在使用该穿刺针进行手术植入治疗,尤其是前列腺癌症病人的治疗,国内外前列腺病人很多而且呈上升的趋势,同时该穿刺针的优点是刻度清晰、锋利且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深受医生的青睐。只是尚无合适配套的植入装置配套,如果进口该适配的植入枪,则价格太昂虫贝ο此外,经过多家医生的手术实践得出结论,上述专利产品其手柄放置的位置也不适合医生手术中的实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该装置操作使用方便,又能适合连接不同厂家提供的穿刺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种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包括枪体、与枪体连接的穿刺针连接头和推杆;所述枪体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针套定位导管,所述针套定位导管与穿刺针连接头相通,所述推杆的一端为可插入针套定位导管内的直棒。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连接头包括针柄套和卡扣,所述针柄套与枪体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呈倒置的L形,其竖向的侧面上设有倒U型开口,其横向侧面的端部与针柄套通过转轴连接。较佳的,所述针柄套与枪体连接的一端设有与针套定位导管的内径相同的通孔, 所述通孔与针套定位导管相连,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较佳的,所述卡扣的横向侧面上设有把环。进一步的,所述枪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位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粒子夹座以及可插入所述粒子夹座中的粒子夹;其中,所述前面板上固定有穿刺针连接头;所述针套定位导管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部分针套定位导管分别设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上,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粒子夹的底端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针套定位导管的内径相同,当粒子夹插入粒子夹座时该通孔与针套定位导管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较佳的,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均与粒子夹座活动连接。较佳的,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均与粒子夹座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后面板上设有与针套定位导管相通的第一推杆定位导管,所述第一推杆定位导管与针套定位导管的内径相同,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较佳的,所述枪体还包括第二推杆定位导管,所述第二推杆定位导管通过支杆与后面板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定位导管与第一推杆定位导管的内径相同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枪体的侧壁上设有手柄。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可连接多家厂家提供的18G穿刺针,使用非常便利,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进行清洁操作。另外,将枪体上的手柄放置在侧面,可以使医生在为病人手术中操作更舒适、方便、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只要穿刺针针柄尺寸一致,在同一个植入装置之上可以使用多家厂家提供的 18G穿刺针,而且连接方便可靠;2)拆卸方便、容易清洗;3)符合人工体学,方便医生操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植入装置的主视图;图2本技术的植入装置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的植入装置的左视图;图4本技术的穿刺针连接头的主视图图5本技术的穿刺针连接头的俯视图图6本技术的穿刺针连接头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放射性粒子的植入装置,包括枪体1、与枪体1连接的穿刺针连接头2和推杆3 ;枪体1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针套定位导管4,针套定位导管4与穿刺针连接头2相通,推杆3的一端为可插入针套定位导管4内的直棒。如图4-6所示,穿刺针连接头2包括针柄套21和卡扣22,针柄套21与枪体1固定连接;卡扣22呈倒置的L形,其竖向的侧面上设有倒U型开口 26,其横向侧面的端部与针柄套21通过转轴23连接,卡扣22可绕转轴23旋转,当卡扣22向上打开时露出针柄套21 的开口,此时便可将18G穿刺针15的针柄放入针柄套21中,再将卡扣22放下,18G穿刺针 15从卡扣22上的倒U型开口伸出,即可通过卡扣22将穿刺针15卡紧,以防止穿刺针15脱落。卡扣22的横向侧面上还可设有把环25,用手握住把环25便可方便地打开或关上卡扣 22。如图4-5所示,针柄套21与枪体1连接的一端还可设有与针套定位导管4的内径相同的通孔对,通孔M与针套定位导管4相连,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推杆3可沿针套定位导管4将粒子推入通孔M并进一步推入穿刺针15中,植入治疗靶区。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枪体1包括前面板5、后面板7和位于前面板5和后面板7 之间的粒子夹座6以及可插入粒子夹座6中的粒子夹8 ;前面板5和后面板7均与粒子夹座6通过螺钉9连接。其中,前面板5上固定有上述穿刺针连接头2 ;针套定位导管4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部分针套定位导管分别设于前面板5和后面板7上,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粒子夹8的底端设有横向的通孔13,通孔13与针套定位导管4的内径相同,当粒子夹8插入粒子夹座6时该通孔13与针套定位导管4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粒子夹 8内可贮存15-20粒粒子,当将粒子夹8插入粒子夹座6中后,可通过粒子夹8中设置的弹簧及顶杆将粒子顶至通孔13处,此时便可用推杆3将粒子推入穿刺针15中,进而植入治疗靶区。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后面板7上设有与针套定位导管4相通的第一推杆定位导管10,第一推杆定位导管10与针套定位导管4的内径相同,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枪体1还包括第二推杆定位导管11,第二推杆定位导管11通过支杆12与后面板7连接,第二推杆定位导管11与第一推杆定位导管10的内径相同且其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推杆定位导管可保证推杆3沿直线推入针套定位导管4内,防止推杆卡住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枪体1的侧壁上还可设有手柄14,便于手握。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粒子植入装置的所有部件均使用医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加工。由于针柄套21、枪体前面板5、粒子夹8、枪体后面板7、针套定位导管4的孔径均比较小(约Φ πιπι),且配合精度要求高,而采用的材质医用不锈钢比较坚硬,所以加工时不能采用一般的钻床,而必须采用激光打孔机才能得以实现既能保证孔的光洁度,又能保证材质打孔的不变形,最终实现高精度的配合,防止各自成孔后安装而不在同一直线,出现推杆卡住(即粒子无法被正常推入针管)的现象。穿刺针15可从美国进口,推杆3也可以直接购得,手柄14,便于手握即可。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粒子植入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1)手术前将一粒粒密封粒子装入粒子夹8中,规格通常为15粒,大的粒子夹可以安装20粒;2)将粒子及粒子植入装置进行消毒,但不包括穿刺针15,因其本身为一次性使用,供应商卖出时均为消毒后进行真空包装;3)将装有粒子的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体、与枪体连接的穿刺针连接头和推杆;所述枪体内设有前后贯通的针套定位导管,所述针套定位导管与穿刺针连接头相通,所述推杆的一端为可插入针套定位导管内的直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徐鹏程吴松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