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盒、使用其的处理盒及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065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色剂盒,所述调色剂盒至少具有:向感光体提供调色剂而在其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辊(12);对显影辊(12)提供调色剂的调色剂补充部(14)。显影辊用齿轮(23)和感光体用齿轮(22)咬合,利用弹簧(20)的附加力使显影辊(12)接触到感光体(23)。此外,显影辊用齿轮(23)与感光体用齿轮(22)咬合,利用感光体的驱动力驱动显影辊(12)。设置有对显影辊(12)在从感光体离开的方向发生滑动变位进行限制的滑动变位限制构件(21’)。(*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色剂盒、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处理盒以及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如下的接触显影方式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调色剂作为显影剂,将显影辊按压到圆筒状的感光体,由此,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的外周面而形成调色剂像。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调色剂盒,该调色剂盒由将调色剂提供到感光体并在感光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部和向该显影单元部提供调色剂的调色剂补充部构成是公知的。此外,使感光体单元与该调色剂盒一体化而构成的处理盒也是公知的。此处,显影辊搭载在显影单元部。在显影辊的端部设置有显影辊用齿轮。使该显影辊用齿轮与在感光体的端部所设置的感光体辊用齿轮直接咬合,从而得到显影单元部的驱动力。显影辊的两端部经由兼作加力用的轴承构件而支撑于面板。所述兼作加力用的轴承构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面板上。利用弹簧,在该显影辊接近感光体的方向对轴承构件加力(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39818号公报)。但是,在这种调色剂盒中,以显影单元部能够相对于感光体滑动的方式构成,显影辊用齿轮与感光体用齿轮直接连结,利用感光体的旋转驱动力得到显影辊的旋转驱动力, 所以,当调色剂盒或者处理盒的输送中或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插入时,两齿轮的咬合脱离, 因此,存在发生齿轮的“爬齿”的问题。此处,所谓爬齿的意思是两齿轮的咬合不是有条不紊地咬合而是一个齿轮越过了对应的齿轮而与其它齿轮咬合。此外,当感光体和显影辊的轴间距离由于调色剂盒或者处理盒的输送中的振动或调色剂盒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插入时的振动而变大时,存在产生以下所说明的不良的问题。S卩,当感光体和显影辊的轴间距变大时,在使用安装有该感光盒或者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存在发生在本来应该全面涂敷而形成有图像之处的一部分残留白色部分的现象、即在图像中产生出现空白的部分的危险。以下将其称为“泛白”(白抜#)。为了防止爬齿和泛白,一般认为将显影单元部对感光体的按压力增大即可。但是,当显影单元部对感光体的按压力增大时,在使用中感光体由于显影辊的旋转而被切削,由此,感光体的寿命缩短。此外,在不使用时显影辊始终与感光体的相同位置接触,该感光体对显影辊的接触部被显影辊按压,所以,感光体的接触部向轴向凹下,在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存在产生发生所谓的横线条的现象的危险。此外,若使显影辊对感光体的按压力增大,则与此相伴弹力必然增大,相应地存在调色剂盒或者处理盒大型化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8-13981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的目的是实现显影辊对感光体施加的按压力稳定化,在该显影装置中,利用感光体用辊齿轮和显影辊用齿轮的咬合,将显影单元的滑动方向即显影辊的滑动方向相对于施加在显影辊上的作用力的方向呈90度设定,由此,可以抑制显影辊对感光体的按压力变化。但是,在该日本特开2008-139818号公报中并未公开用于消除由于上述理由而产生的所谓的爬齿或泛白的技术。此外,在日本特开2008-139818号公报中,没有公开避免在要解决上述问题时所产生的由显影辊变形带来的图像不良的产生的技术、进而也没有公开能够有助于感光体长寿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不使显影辊按压到感光体的弹力增大也能够消除由于调色剂盒或者处理盒的输送中的振动或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安装时的振动所产生的如上所述的齿轮的爬齿、泛白的调色剂盒以及处理盒以及使用了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直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色剂盒,其中具有感光体,被旋转轴支撑;显影辊,被旋转轴支撑,向所述感光体提供调色剂,在该感光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并且能够在朝向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以及从感光体离开的方向移动;显影辊用齿轮, 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上;感光体用齿轮,设置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上,与所述显影辊用齿轮咬合;在朝向所述感光体的方向对所述显影辊加力的弹簧;滑动变位限制构件, 对所述显影辊在从所述感光体离开的方向移动进行限制,在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和所述滑动变位限制构件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设定在所述显影辊用齿轮的节圆的直径与该显影辊用齿轮的齿顶圆的直径之差的二分之一和所述感光体用齿轮的节圆的直径与该感光体用齿轮的齿顶圆的直径之差的二分之一的和以内。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调色剂盒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处理盒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本技术涉及的处理盒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轴承构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图3所示的显影辊用齿轮和感光体用齿轮的咬合关系的概要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的简要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处理盒的简要图。图9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处理盒的变形例的简要图。图10是示出本技术涉及的处理盒的另一变形例的简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具体的实施例,详细地对用于实施本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图1示出本技术的调色剂盒以及处理盒及使用了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此处,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来说,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作为黑白式的电子照相装置来实施。(电子照相装置的简要结构以及简要动作的说明)在图1中,电子照相装置1具有主体,在该主体内配置有调色剂盒2以及处理盒 15。在调色剂盒2的上方,配置有用于在感光体3上形成潜像的曝光装置4。在调色剂盒2的下方设置有转印辊5,在该转印辊5的下方配置有装载并容纳记录纸张的供纸盒6。此外,附图标记7是提供记录纸张的供纸装置,附图标记8是如后所述用于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张上的定影器,附图标记9是排纸装置,附图标记10是排纸托ο调色剂盒2在图2中放大且简要所示,至少由具有对感光体单元11的感光体3提供调色剂并在感光体3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辊12的显影单元部13、和对该显影单元部13提供调色剂的调色剂补充部14构成。并且,利用感光体3使显影辊12旋转。此处,调色剂盒2与感光体单元11成为一体而构成处理盒15。如图2中放大所示,在感光体单元11中设置有带电辊16、清洁刀片17、除电装置(未图示)。处理盒15以能够从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拆下的方式设置在电子照相装置1中。将记录纸张从供纸装置7朝向感光体3和转印辊5之间输送。此处,感光体3在图2所示的箭头B方向旋转,感光体3的表面的感光层利用带电辊16而同样带有高电位。 此外,在后面对感光体3、显影辊12的旋转进行描述。利用曝光装置4,如图2所示由以虚线表示的光线选择性地对感光体3的感光层进行曝光,利用由于该曝光而电位降低的低电位部与未被曝光的高电位部,在感光体3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利用感光体3的箭头B方向的旋转,当感光体3的形成有静电潜像的部分一旦到达与显影辊12对置的位置,则调色剂从显影辊12转移到感光体3的感光层,静电潜像被显像化,在感光体3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利用图1所示的转印辊5将在该感光体3的表面所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正在通过感光体3和转印辊5之间的记录纸张。转印有该调色剂像的记录纸张被引导到定影器8, 并利用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张上。然后,定影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体,被旋转轴支撑;显影辊,被旋转轴支撑,向所述感光体提供调色剂,在该感光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能够在朝向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以及从感光体离开的方向移动;显影辊用齿轮,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上;感光体用齿轮,设置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上,与所述显影辊用齿轮咬合;弹簧,在朝向所述感光体的方向对所述显影辊加力;以及滑动变位限制构件,对所述显影辊在从所述感光体离开的方向移动进行限制,在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和所述滑动变位限制构件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设定在所述显影辊用齿轮的节圆的直径与该显影辊用齿轮的齿顶圆的直径之差的二分之一和所述感光体用齿轮的节圆的直径与该感光体用齿轮的齿顶圆的直径之差的二分之一的和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泽信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