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359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装置,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其中喷墨打印机墨盒座的墨盒安装部位两侧分别设有激光源(9)和感光器(10),激光源(9)的发光点和墨盒上透明感光构件(1)的激光检测点(2)以及感光器(10)的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墨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且带有出墨口的盒主体(8);透明感光构件(1)构成的内腔(5)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感光构件(1)为两个互成夹角的透明反射板;所述激光源(9)发出的检测光束穿过两个透明反射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墨盒具有结构简单且性能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盒,具体是指一种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光学传感方法作为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内墨水余量的检测方法之一, 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墨盒普遍采用浮筒、浮杆与遮光构件相连的结构通过浮力实现遮光构件在发光部件与受光部件之间的移动来检测墨盒内墨水余量。如附图1所示,当墨盒内墨水充足时,浮筒3'在墨水浮力的作用下通过浮杆4 ‘将遮光构件1'保持在能覆盖激光检测点 2丨的位置,让受光器无法接收到光信号;当墨盒内墨水不足时,如附图2所示,墨水浮力减小,浮筒3'开始下沉,通过浮杆的作用使遮光构件1 ‘上抬并偏离激光检测点2'的位置,遮光构件”无法阻挡检测光束通过激光检测点2',受光器顺利接收到光信号后打印机可发出更换墨盒的提示信号。该种结构墨盒不但需要通过精确计算遮光构件1 ‘移动所需浮力来设置浮筒3'与遮光构件1'的结构,而且需要在盒体上开具容纳浮筒3'、遮光构件1'及连接二者的浮杆4'的槽,制作及结构均较复杂。此外,因为该种结构需要通过浮杆4'的机械转动来完成检测功能,可靠性受浮杆4 ‘的机械转动部件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墨盒,无需浮筒、浮杆及遮光构件等部件,解决了现有墨盒感光构件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其中喷墨打印机墨盒座的墨盒安装部位两侧分别设有激光源和感光器,激光源的发光点和墨盒上透明感光构件的激光检测点以及感光器的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墨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且带有出墨口的盒主体;透明感光构件构成的内腔与墨盒主体容纳墨水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透明感光构件为两个互成夹角的透明反射板;所述激光源发出的检测光束穿过两个透明反射板。作为优选,每块透明反射板的厚度小于0. 8mm,该结构能使透明反射板保持良好的透光率。作为优选,两个透明反射板的夹角角度在20° 120°之间,该结构能有效控制透明反射板本身对检测光束的反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墨盒主体容纳墨水的内腔分为主腔和副腔,副腔与主腔通过贯穿于两腔底部的通孔相连通,该结构能提高墨盒内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透明感光构件工作原理如下透明感光构件上的激光检测点和打印机墨盒座上的激光源发光点以及感光器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墨盒内墨水含量低于激光检测点所处水平面时(如附图4所示),激光源发出的检测光束没有受到墨水的折射影响, 顺利穿过两个透明反射板到达感光器,打印机依此发出更换墨盒的提示信号;当墨盒内墨水含量等于或高于激光检测点所处水平面时(如附图5所示),激光源发出的检测光束穿过第一块透明反射板后,通过激光检测点时因受到覆盖在激光检测点所处水平面的墨水折射的影响,线路发生偏离,穿过第二块反射板后射向感光器之外的位置,感光器检测不到激光源发出的检测光束,因此打印机不发出更换墨盒的提示信号。根据上述方案和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墨盒的盒体内部不需安装浮筒、浮杆与遮光构件,简化了墨盒盒体制作工艺,同时增大了墨盒内储存墨水的空间。二、通过墨水对检测光束的折射作用来实现墨盒内墨水余量的检测,采用固定结构的透明感光构件,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如现有技术中浮杆之类的活动机械部件,因此增加了墨盒结构上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墨盒普遍采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已在
技术介绍
中说明,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不再赘述)。图2是现有墨盒在墨水不足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已在
技术介绍
中说明,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不再赘述)。图3是本专利技术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墨盒激光检测点处无墨水时的俯视剖面工作原理示意图(已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工作原理部分详细说明,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不再赘述)。图5是本专利技术墨盒激光检测点处有墨水时的俯视剖面工作原理示意图(已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工作原理部分详细说明,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不再赘述)。图中所示1'、遮光构件,1、透明感光构件,2 ‘、2、激光检测点,3'、浮筒,4'、 浮杆,5、内腔,6、副腔,7、主腔,8、盒主体,9、激光源,10、感光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说明。一种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装置,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其中喷墨打印机墨盒座的墨盒安装部位两侧分别设有激光源9和感光器10,激光源9的发光点和墨盒上透明感光构件1的激光检测点2以及感光器10的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墨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且带有出墨口的盒主体8 ;透明感光构件1构成的内腔5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内腔相连通。由附图3给出,墨盒的盒主体8的侧壁对应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的激光检测点2 位置安装了透明感光构件1,透明感光构件1为两个互成夹角的透明反射板,两个反射板的夹角角度在20° 120°之间,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夹角角度为90°,透明反射板的厚度小于0. 8mm,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厚度为0. 5mm,透明感光构件1的内腔5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副腔6相连通,副腔6与盒体容纳墨水的主腔7通过贯穿两腔底部的通孔相连通,透明感光构件1与盒主体8—体成型。应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得到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案,如对透明感光构件可以是两块距离很近的平行反射板,此等微小的改变以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述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装置,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其中喷墨打印机墨盒座的墨盒安装部位两侧分别设有激光源(9)和感光器(10),激光源(9)的发光点和墨盒上透明感光构件(1)的激光检测点(2)以及感光器(10)的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墨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且带有出墨口的盒主体(8);透明感光构件(1)构成的内腔 (5)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感光构件(1)为两个互成夹角的透明反射板;所述激光源(9)发出的检测光束穿过两个透明反射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每块反射板的厚度小于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两个反射板的夹角角度在20° 12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内腔分为主腔(7)和副腔(6),副腔(6)与主腔(7)通过贯穿于两腔底部的通孔相连通,内腔(5)与副腔(6)相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装置,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其中喷墨打印机墨盒座的墨盒安装部位两侧分别设有激光源(9)和感光器(10),激光源(9)的发光点和墨盒上透明感光构件(1)的激光检测点(2)以及感光器(10)的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墨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且带有出墨口的盒主体(8);透明感光构件(1)构成的内腔(5)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感光构件(1)为两个互成夹角的透明反射板;所述激光源(9)发出的检测光束穿过两个透明反射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墨盒具有结构简单且性能可靠的优点。文档编号B41J2/175GK102218930SQ2011101522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郑崇廷 申请人:宁波必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装置,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墨盒座上,其中喷墨打印机墨盒座的墨盒安装部位两侧分别设有激光源(9)和感光器(10),激光源(9)的发光点和墨盒上透明感光构件(1)的激光检测点(2)以及感光器(10)的接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墨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且带有出墨口的盒主体(8);透明感光构件(1)构成的内腔(5)与盒主体(8)容纳墨水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感光构件(1)为两个互成夹角的透明反射板;所述激光源(9)发出的检测光束穿过两个透明反射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崇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必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