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330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它是以羌活、防风、丹参、川芎、竹茹、当归、茯苓、生地、白芷、木通、甘草、半夏、橘红、醋元胡为原料制得,该药物可以制成临床使用的多种药剂,以胶囊剂为优选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对于多种三叉神经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三叉神经痛已经越来成为一种高发病率的病症,“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往往会影响身体健康和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应当提高警惕,尽早治疗。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目前西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较高,常常不能彻底治愈,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羌活10-20份、防风10-20份、丹参20-30份、川芎15-30份、竹茹10-15份、当归 15-20份、茯苓10-15份、生地10-15份、白芷15-30份、木通6_10份、甘草10-15份、半夏 10-15份、橘红10-15份、醋元胡10-15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各组分进一步的质量配比为羌活15份、防风15份、丹参25份、川弯22份、竹茹12份、当归17份、茯苓12份、 生地12份、白芷22份、木通8份、甘草12份、半夏12份、橘红12份、醋元胡12份。上述各组分的药物可以制成多种药剂学上所说的药剂,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质量份数的中药混合均勻,加入清水,文火煎0. 5-2小时,反复煎3次后, 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 2 (500C )的清膏,于50-60°C干燥后,粉碎成 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 “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 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该药方中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对于多种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时,将该药物于早、午、晚分三次服用。为验证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实际疗效,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配合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 100例,结果治愈74例,治愈率为74%,明显好转14例,总有效率88%,临床试验结果证明, 本专利技术药物疗效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药物比同类药物价格低廉MTv ο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羌活Ukg、防风131^、丹参231^、川芎2.^^、竹茹l^kg、当归Ukg、茯苓 1.2kg、生地1.2kg、白芷2. 2kg、木通0. 8kg、甘草1.2kg、半夏1.2kg、橘红1.2kg、醋元胡 1. 2kgo取上述中药混合均勻,加入清水,反复煎3次,第一次煎1.5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煎1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 2(50°C )的清膏,于50-60°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羌活10-20份、防风10-20份、丹参20-30份、川芎15-30份、竹茹10-15份、当归15-20 份、茯苓10-15份、生地10-15份、白芷15-30份、木通6-10份、甘草10-15份、半夏10-15 份、橘红10-15份、醋元胡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羌活15份、防风15份、丹参25份、川弯22份、竹茹12份、当归17份、茯苓12份、生地 12份、白芷22份、木通8份、甘草12份、半夏12份、橘红12份、醋元胡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是胶囊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均勻,加入清水,文火煎0. 5-2小时,反复煎3次后,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 浓缩成50°C下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于50-60°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它是以羌活、防风、丹参、川芎、竹茹、当归、茯苓、生地、白芷、木通、甘草、半夏、橘红、醋元胡为原料制得,该药物可以制成临床使用的多种药剂,以胶囊剂为优选剂型,本专利技术药物对于多种三叉神经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61P25/04GK102225166SQ20111015120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周新成 申请人:长治市郊区黄碾镇中心卫生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羌活10-20份、防风10-20份、丹参20-30份、川芎15-30份、竹茹10-15份、当归15-20份、茯苓10-15份、生地10-15份、白芷15-30份、木通6-10份、甘草10-15份、半夏10-15份、橘红10-15份、醋元胡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郊区黄碾镇中心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