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86141 阅读:8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转轴、活动部以及固定螺钉,所述微调转轴与活动部通过固定螺钉连接;所述微调转轴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周围设置有多个轴孔,每个轴孔内均装设有钢珠、弹簧以及螺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钢珠和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部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孔周围设有与多个轴孔对应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可自由旋转角度,简化了调整角度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不易磨损,降低了工作中因磨损带来松动、脱落等风险,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固定装置中,人们通常使用螺丝、螺钉等固定连接件进行连接,此类连接件一般只限于固定作用,不能进行旋转角度。如果被固定物体需要进行旋转时,则需要将螺丝或螺钉等固定连接件取出,将位置调整好后再将其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在旋转角度的调节过程中比较繁琐,并且在多次的拆卸过程中固定连接件容易磨损,造成被固定物体容易松动、脱落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由准确的调节角度,减少磨损,使被固定物体牢固不易松动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转轴、活动部以及固定螺钉,微调转轴设置有凸起的圆柱,所述微调转轴与活动部通过圆柱连接;所述微调转轴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周围设置有多个轴孔, 每个轴孔内均装设有钢珠、弹簧以及螺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钢珠和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部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孔周围设有与多个轴孔对应的凹槽。其中,所述多个轴孔环形均布于中心孔周围。其中,所述固定螺钉为内六角螺钉,所述螺钉为内六角无头螺钉。其中,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凹槽的半径等于钢珠的半径。其中,所述凸起的圆柱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所述中心孔的内径一致,通孔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径一致。其中,所述轴孔内侧设有与内六角无头螺钉配合的螺纹。其中,所述轴孔的前端内胀外缩,轴孔的最大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珠的直径。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弹性垫圈,所述内六角螺钉穿过弹性垫圈与所述微调转轴和活动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转轴、活动部以及固定螺钉,所述微调转轴与活动部通过固定螺钉连接;所述微调转轴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周围设置有多个轴孔,每个轴孔内均装设有钢珠、弹簧以及螺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钢珠和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部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孔周围设有与多个轴孔对应的凹槽。所述固定螺钉通过中心孔与导向孔将微调转轴、活动部以及被固定物体固定连接,轴孔内的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一半卡进活动部的弧形凹槽内,实现固定牢固;当被固定物体需要旋转角度时,只需将被固定物体旋转到预定的角度,由被固定物体带动的活动部即可旋转到相应的位置,活动部上的弧形凹槽与相应的钢珠卡住固定,实现角度的调节。本技术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可自由旋转角度,简化了调整角度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不易磨损,降低了工作中因磨损带来松动、脱落等风险,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微调转轴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微调转轴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转轴1、活动部2以及固定螺钉,微调转轴1设置有凸起的圆柱111,所述微调转轴1与活动部2通过圆柱111连接; 所述微调转轴1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中心孔3,所述中心孔3周围设置有多个轴孔4,每个轴孔4内均装设有钢珠5、弹簧6以及螺钉,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钢珠5和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部设有导向孔(图中未画出),导向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孔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孔周围设有与多个轴孔4对应的凹槽(图中未画出)。所述固定螺钉穿过微调转轴1的中心孔3与活动部2的导向孔与被固定物体固定连接,微调转轴1内的钢珠5在弹簧6的作用下,一半卡进对应的活动部2的凹槽内,保证了被固定物体与活动部2的连接牢固;当被固定物体旋转一定的角度时,由被固定物体带动的活动部2即可旋转到相应的位置,活动部2 上的凹槽与相应的钢珠5卡住固定,实现角度的调节。本技术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可自由旋转角度,简化了调整角度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不易磨损,降低了工作中因磨损带来松动、脱落等风险,实用性强。进一步的,多个轴孔4环形均布于中心孔3周围,角度均勻,使得旋转调节角度准确,简化了调整角度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钉为内六角螺钉7,方便旋转;所述螺钉为内六角无头螺钉 8,该内六角无头螺钉8固定嵌设在所述轴孔4内,外形美观。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凹槽的半径等于钢珠5的半径。在调节角度时, 钢珠5受弹簧6的作用,一半卡进弧形凹槽内,安装牢固。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圆柱111设置有通孔9,通孔9的内径与所述中心孔3的内径一致,通孔9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径一致。具体的,在使用本固定装置固定被固定物体时,将微调转轴1上凸起的圆柱111穿过活动部2上的导向孔,内六角螺钉7穿过中心孔 3及通孔9与被固定物体连接,活动部2与被固定物体相对微调转轴1旋转固定连接,可自由旋转角度,简化了调整角度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轴孔4内侧设有与内六角无头螺钉8配合的螺纹,内六角无头螺钉 8与轴孔4螺纹连接,将所述弹簧6及钢珠5锁紧在轴孔4内。更进一步的,所述轴孔4的前端内胀外缩,轴孔4的最大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珠5的直径。所述钢珠5设置在轴孔4内,轴孔4的最大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珠5的直径,可方便挤压,自由旋转调节角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弹性垫圈10,所述内六角螺钉7穿过弹性垫圈 10与所述微调转轴1和活动部2连接。该弹性垫圈10在内六角螺钉7与微调转轴1间起缓冲作用,不易磨损,降低了工作中因磨损带来松动、脱落等风险,实用性强。。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之一,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调转轴(1)、活动部(2)以及固定螺钉,所述微调转轴(1)设置有凸起的圆柱(111),所述微调转轴(1)与活动部(2)通过圆柱 (111)连接;所述微调转轴(1)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中心孔(3),所述中心孔(3)周围设置有多个轴孔(4),每个轴孔(4)内均装设有钢珠(5)、弹簧(6)以及螺钉,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钢珠(5)和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部(2)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孔(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孔周围设有与多个轴孔(4)对应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轴孔(4) 环形均布于中心孔(3)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钉为内六角螺钉(7 ),所述螺钉为内六角无头螺钉(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半径等于钢珠(5)的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圆柱 (111)设置有通孔(9),通孔(9)的内径与所述中心孔(3)的内径相等,通孔(9)的外径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径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调转轴(1)、活动部(2)以及固定螺钉,所述微调转轴(1)设置有凸起的圆柱(111),所述微调转轴(1)与活动部(2)通过圆柱(111)连接;所述微调转轴(1)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中心孔(3),所述中心孔(3)周围设置有多个轴孔(4),每个轴孔(4)内均装设有钢珠(5)、弹簧(6)以及螺钉,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钢珠(5)和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部(2)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孔(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孔周围设有与多个轴孔(4)对应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赖显洋刘昆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宏灿光电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