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6092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它包括机壳,在机壳内的风机、换热器和冷凝水盘,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内具有三排换热管排,所述换热管排具有二个以上换热回路,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各换热回路中,相对于换热管排的进水口,所述换热管排的出水口在机壳内靠近进风口位置。由于换热器的各个换热回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空气流向的轴向具有一定的距离,有效改善换热效率,提高了机组的换热量,从而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实验证明,与现有技术的直上直下式三排管换热器相比,在具有六个换热回路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可提高换热效率7%以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盘管机组,更具体说是一种三排管换热器装置,属空气调节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如上海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空调数已超过90%,空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例超过 30%,在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时间,这一比例更高。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节约型社会, 降低空调的耗电量,提高制冷空调机组的能效比十分重要而又关键。风机盘管机组是指安装在诸如办公楼、医院、宾馆、饭店等建筑物内,利用空气-水热交换循环方式对房间内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品质进行处理,从而满足人们舒适性需要的中央空调末端处理装置。目前,风机盘管机组大多采用二排管或三排管换热器,其中,三排管换热器换热面积和换热量比较大,三排管换热器可以具有二个、三个、六个等换热回路。现有的三排管换热器均为直上直下式叉流布管形式,即每排换热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风机盘管空气流向上处于同轴位置,因此,存在换热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改变三排管风机盘管的换热器结构,有效改善换热效率,以提高了机组的换热量,从而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它包括机壳,在机壳内的风机、换热器和冷凝水盘,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内具有三排换热管排,所述换热管排具有二个以上换热回路,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各换热回路中,相对于换热管排的进水口,所述换热管排的出水口在机壳内靠近进风口位置。所述换热管的各换热管排回路中,进水口在换热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所述换热管排的出水口在换热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由于换热器的各个换热回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空气流向的轴向具有一定的距离,即相对来说,换热回路的进水口靠近换热器出风口的一端,出水口在换热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这样,水媒在换热管内流动与空气热交换,其传热方式为逆流换热,有效改善换热效率,提高了机组的换热量,从而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而且,换热回路数的越多,效果越明显。实验证明,与现有技术的直上直下式三排管换热器相比,在具有六个换热回路的情况下,采用本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可提高换热效率7%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换热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换热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换热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风机,3-换热器,4-冷凝水盘,5-进风口,6-出风口,7-换热管排,8-进水口,9-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壳1,在机壳1内的风机2、换热器3和冷凝水盘4,所述机壳1具有进风口 5和出风口 6,所述换热器3内具有三排换热管排7,所述换热管具有二个以上换热回路,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包括进水口 8和出水口 9 (参见图2、图3、图4)。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再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的主要特点是在换热器3的每个换热回路中,相对于换热管排7的进水口 8、所述换热管排7的出水口 9在机壳1内靠近进风口 5位置,也就是进水口 8与出水口 9在空气流向的轴向具有一定的距离。进水口 8在换热器上靠近出风口 6的一端,出水口 9在换热器上靠近进风口 5的一端,最好为所述每个换热回路的进水口 8在换热器3靠近出风口 6的一端;所述每个换热管回路的出水口 9在换热器3 靠近进风口 5的一端。下面分三个实施例对换热器3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换热器3为2个换热回路数,图中虚线部分为视图对面的弯头,冷冻水或热水从A、B进入,从右侧向左侧流动,经过六个来回,从A1、B1”出水,空气流向为从左向右,空气和水逆向交叉进行换热,大幅度提高了换热量,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盘管为3个回路数,图中虚线部分为视图对面的弯头,冷冻水或热水从A、B、C进入,从右侧向左侧流动,经过四个来回,从Al、B1、Cl出水,空气流向为从左向右,空气和水逆向交叉进行换热,大幅度提高了换热量,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盘管为6个回路数,图中虚线部分为视图对面的弯头,冷冻水或热水从Α、B、C、D、Ε、F进入,从右侧向左侧流动,经过二个来回,从Al、Bi、Cl、Dl、El、 Fl出水,空气流向为从左向右,空气和水逆向交叉进行换热,大幅度提高了换热量,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它包括机壳(1),在机壳(1)内的风机(2)、换热器(3)和冷凝水盘(4 ),所述机壳(1)具有进风口( 5 )和出风口( 6 ),所述换热器(3 )内具有三排换热管排(7),所述换热管排(7)具有二个以上换热回路,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包括进水口(8)和出水口(9),其特征在于在各换热回路中,相对于换热管排(7)的进水口(8)、所述换热管排 (7)的出水口(9)在机壳(1)内靠近的进风口(5)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排(7)的各换热管回路中,进水口(8)在换热器(3)靠近出风口(6)的一端;所述换热管排(7)的出水口 (9 )在换热器(3 )靠近进风口( 5 )的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它包括机壳,在机壳内的风机、换热器和冷凝水盘,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换热器内具有三排换热管排,所述换热管排具有二个以上换热回路,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各换热回路中,相对于换热管排的进水口,所述换热管排的出水口在机壳内靠近进风口位置。由于换热器的各个换热回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空气流向的轴向具有一定的距离,有效改善换热效率,提高了机组的换热量,从而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实验证明,与现有技术的直上直下式三排管换热器相比,在具有六个换热回路的情况下,采用本技术的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可提高换热效率7%以上。文档编号F24F13/30GK202012988SQ201120117549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徐选国, 曾令娥, 杨平, 欧阳祖华, 秦慧丰, 章立标, 袁辉 申请人: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排管风机盘管机组,它包括机壳(1),在机壳(1)内的风机(2)、换热器(3)和冷凝水盘(4),所述机壳(1)具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所述换热器(3)内具有三排换热管排(7),所述换热管排(7)具有二个以上换热回路,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包括进水口(8)和出水口(9),其特征在于在各换热回路中,相对于换热管排(7)的进水口(8)、所述换热管排(7)的出水口(9)在机壳(1)内靠近的进风口(5)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立标袁辉秦慧丰徐选国曾令娥欧阳祖华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