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建兵专利>正文

钩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376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钩织机构,包括U型环,所述U型环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部置有一根竖向放置的轴,所述轴上固定有卡环,轴通过卡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卡环下方置有皮带轮,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开有斜孔,斜孔上置有斜坡,所述轴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钩织针,所述钩织针有序的分布在斜坡上。钩织针是安装在轴的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比传统的钩织机构钩织效率更高,钩织针安装在凹槽中,使钩织的产品松紧基本一致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钩织机构,特别指一种用于线和纱钩织的一种钩织机构。技术背景现在有些生活用品钩织时运用的钩织机构一般是通过凸轮来调节钩织针的,凸轮磨损比较快,也不容易控制钩织的速度,进而钩织的用品会松紧不一,钩织针也容易断,工作效率也比较低下,不利于市场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一种钩织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钩织机构,包括U型环,所述U 型环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部置有一根竖向放置的轴,所述轴上固定有卡环,轴通过卡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卡环下方置有皮带轮,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开有斜孔,斜孔上置有斜坡,所述轴上均勻分布有多个钩织针,所述钩织针有序的分布在斜坡上。钩织针是安装在轴的凹槽中。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比传统的钩织机构钩织效率更高,钩织针安装在凹槽中,使钩织的产品松紧基本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I-U型环、2-壳体、3-轴、4-卡环、5-轴套、6_斜孔、7_钩织针、8_斜坡、 9"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钩织机构,包括U型环1,所述U型环1固定在壳体 2上,所述壳体2内部置有一根竖向放置的轴3,所述轴3上固定有卡环4,所述轴3通过卡环4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卡环4下方置有皮带轮9,所述轴3上安装有轴套5,所述轴套5开有斜孔6,所述斜孔6上置有斜坡8,所述轴3上均勻分布有多个钩织针7,所述钩织针7有序的分布在斜坡8上。所述钩织针7是安装在轴3的凹槽中。皮带轮9提供动力, 带动轴3转动,轴3转动后带动钩织针7进行有序的钩织。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比传统的钩织机构钩织效率更高,钩织针安装在凹槽中,使钩织的产品松紧基本一致,且制造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钩织机构,包括U型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环⑴固定在壳体(2)上,所述壳体(2)内部置有一根竖向放置的轴(3),所述轴(3)上固定有卡环(4),所述轴(3)通过卡环(4)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卡环(4)下方置有皮带轮(9),所述轴(3)上安装有轴套(5),所述轴套(5)开有斜孔(6),所述斜孔(6)上置有斜坡(8),所述轴(3)上均勻分布有多个钩织针(7),所述钩织针(7)有序的分布在斜坡(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钩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织针(7)是安装在轴(3)的凹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钩织机构,包括U型环,所述U型环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内部置有一根竖向放置的轴,所述轴上固定有卡环,轴通过卡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卡环下方置有皮带轮,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开有斜孔,斜孔上置有斜坡,所述轴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钩织针,所述钩织针有序的分布在斜坡上。钩织针是安装在轴的凹槽中。本技术具有比传统的钩织机构钩织效率更高,钩织针安装在凹槽中,使钩织的产品松紧基本一致等优点。文档编号D04B33/00GK202017102SQ20112010503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汪建兵 申请人:汪建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钩织机构,包括U型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环(1)固定在壳体(2)上,所述壳体(2)内部置有一根竖向放置的轴(3),所述轴(3)上固定有卡环(4),所述轴(3)通过卡环(4)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卡环(4)下方置有皮带轮(9),所述轴(3)上安装有轴套(5),所述轴套(5)开有斜孔(6),所述斜孔(6)上置有斜坡(8),所述轴(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钩织针(7),所述钩织针(7)有序的分布在斜坡(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汪建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