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阀及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355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位置阀,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寿命长,不受放置方式影响的位置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实施方案是:一种位置阀,包括阀Ⅰ(1a)和阀Ⅱ(1b),所述阀Ⅰ(1a)又包括阀座Ⅰ(4a)和阀杆Ⅰ(6a),所述阀杆Ⅰ(6a)凸出所述阀座Ⅰ(4a)的底平面,所述阀Ⅱ(1b)包括阀座Ⅱ(4b),所述阀座Ⅰ(4a)的底端设置有将所述阀Ⅱ(1b)顶开的顶杆(41a),所述阀座Ⅱ(4b)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阀杆Ⅰ(6a)对应的顶块(41b),所述顶块(41b)上设置有供所述顶杆(41a)穿过的孔(42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效果好、寿命长、设计灵活的茶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位置阀,还涉及一种运用了该位置阀的茶机。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各产品中使用的位置阀有各种各样的,如专利号为 ZL200410068343. 8,申请日为2004年8月31日的加热烹饪炉,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热烹饪炉,包括蒸汽发生器,用于将蒸汽供入限定在加热烹饪炉中的烹饪腔中;水进给箱,用于将水供入蒸汽发生器中;水进给管,用于将水从水进给箱供入蒸汽发生器中, 水进给箱可拆卸地连接至水进给管;第一阀,用于控制设置在水进给箱上的出口,以便将水从水进给箱中排出;第二阀,用于控制设置在水进给管上的入口,以便将从水进给箱排出的水吸入水进给管中;水通路,所述水通路限定在水进给箱的出口与水进给管的入口之间,用于将水从出口引至入口 ;所述水通路包括从水进给管延伸的插入部分;所述水进给箱还包括容纳器,用于容纳所述水进给管的插入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相互作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水通路。该专利存在的不足是所述水通路的打开与关闭是通过第一阀和第二阀相互作用,即柔性部件与柔性部件相互作用实现的,当两阀对顶久了,可能造成压缩弹簧无法使阀复位,也可能造成阀不能打开,影响阀的使用寿命;另外该专利公开的两阀不适合竖直设置,因为竖直设置时会受到液体的重力,特别是密度大或汞柱高的液体的重力, 该重力会直接影响上方阀的打开,且下方阀的弹簧会因受到过度的压缩而不能完全复位, 出现无法密封的情况。所以市面上急需一种使用效果好、寿命长,不受放置方式影响的位置阀及使用了这种位置阀的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寿命长,不受放置方式影响的位置阀。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 寿命长、设计灵活的茶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位置阀,包括阀I和阀 II,所述阀I又包括阀座I和阀杆I,所述阀杆I凸出所述阀座I的底平面,所述阀II包括阀座II,所述阀座I的底端设置有将所述阀II顶开的顶杆,所述阀座II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阀杆I对应的顶块,所述顶块上设置有供所述顶杆穿过的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阀座I的底端设置有将所述阀II顶开的顶杆,所述阀座II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阀杆I对应的顶块,所以所述阀I、所述阀 II均是通过刚性部件顶开柔性部件的方式打开,这样就保证了位置阀使用的效果和寿命, 不存在顶不开的情况,对位置阀的设置方式也没有任何要求,这就扩大该位置阀的使用范围。3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I还包括止挡件I、弹簧I和密封件I,所述止挡件I设置在所述阀座I的顶端,所述弹簧I设置在所述止挡件I与所述阀杆I之间,所述密封件I 嵌装在所述阀杆I的颈缩部I上。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座I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开口 I。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挡件I上设置有开口 I。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II包括止挡件II、弹簧II、阀座II、密封件II和阀杆II,所述止挡件II设置在所述阀座II的底端,所述弹簧II设置在所述止挡件II与所述阀杆II之间, 所述密封件II嵌装在所述阀杆II的颈缩部II上。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阀杆I凸出所述阀座I的底平面的长度。一种茶机,包括箱体和箱体座,所述箱体与所述箱体座为分离式结构,还包括位置阀,所述位置阀包括阀I和阀II,所述阀I又包括阀座I和阀杆I,所述阀杆I凸出所述阀座I的底平面,所述阀II包括阀座II,所述阀座I的底端设置有将所述阀II顶开的顶杆,所述阀座II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阀杆I对应的顶块,所述顶块上设置有供所述顶杆穿过的孔, 所述阀I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出水口处,所述箱体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阀I相配的所述阀II。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由于茶机上设置有包括阀I和阀II的位置阀,所述阀座I的底端设置有将所述阀II顶开的顶杆,所述阀座II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阀杆I对应的顶块,所以所述阀I、所述阀II是通过刚性部件顶开柔性部件的方式打开,这样就保证了位置阀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不存在顶不开的情况,也对设置位置阀的位置没有任何要求,这就灵活了茶机的设计。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I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阀II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座上。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座I与所述箱体一体设置。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座II与所述箱体座一体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位置阀的剖视图;图2为位置阀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茶机中使用位置阀的分离状态的剖视图;附图中标注的说明Ia-阀 I、Ib-阀 II、2a_ 止挡件 I、2b_ 止挡件 II、21b_ 开口 II、3a_ 弹簧 I、3b_ 弹簧II、4a阀座I ,41a-顶杆、42a_开口 I、4b_阀座II、41b_顶块、42b_孔、5a_密封件I、 5b-密封件II、6a-阀杆I、61a-颈缩部I、6b_阀杆II、61b_颈缩部II、7_箱体、8-箱体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部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可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位置阀包括阀I Ia和阀II Ib,所述阀I Ia包括止挡4件I 2a、弹簧I 3a、阀座I 4a、密封件I 和阀杆I 6a ;所述阀座I如侧壁的下端设置有供液体流通的开口 I 4 (所述开口 I 4 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止挡件I加上);所述止挡件 I加设置在所述阀座I如的顶端,所述止挡件I加上设置有孔I,所述阀杆I 6a的一端插入所述孔I中,所述孔I对所述阀杆I 6a起导向、稳定运动的作用;所述密封件I fe嵌装在所述阀杆I 6a的颈缩部I 61a上,所述密封件I fe将所述阀座I如隔离成两部分;所述弹簧I 3a设置在所述止挡件I加与所述阀杆I 6a之间;所述阀座I如的底端设置有顶杆41a,所述顶杆41a的作用是顶开所述阀II Ib ;为保证所述阀I Ia和所述阀II Ib被顶开且没有液体漏出,所述顶杆41a伸出的所述阀座I如的底平面的长度大于所述阀杆I 6a 伸出的所述阀座I如的底平面的长度另一端伸出的长度。所述阀II Ib包括止挡件II 2b、 弹簧II 3b、阀座II 4b、密封件II 5b和阀杆II 6b ;所述止挡件II 2b设置在所述阀座II 4b的底端,所述止挡件II 2b上设置开口 II 21b供液体的流通;所述密封件II 5b嵌装在所述阀杆 II 6b的颈缩部II 61b上,所述密封件II 5b将所述阀座II 4b隔离成两部分;所述弹簧II 3b 设置在所述止挡件II 2b与所述阀杆II 6b之间;所述阀座II 4b的上端设置有顶块41b,所述顶块41b上设置有供所述顶杆41a穿过的孔42b。具体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茶机包括箱体7、箱体座8、管道和实施例一中的位置阀,所述箱体7与所述箱体座8分离式结构,所述位置阀中的所述阀I Ia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7上,所述阀II Ib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座8上,所述止挡件II 2b的底端连接有管道。 所述阀I Ia的作用是在所述箱体7从所述箱体座8上拿开时,防止所述箱体7中的水漏出;所述阀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置阀,包括阀Ⅰ(1a)和阀Ⅱ(1b),所述阀Ⅰ(1a)又包括阀座Ⅰ(4a)和阀杆Ⅰ(6a),所述阀杆Ⅰ(6a)凸出所述阀座Ⅰ(4a)的底平面,所述阀Ⅱ(1b)包括阀座Ⅱ(4b),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Ⅰ(4a)的底端设置有将所述阀Ⅱ(1b)顶开的顶杆(41a),所述阀座Ⅱ(4b)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阀杆Ⅰ(6a)对应的顶块(41b),所述顶块(41b)上设置有供所述顶杆(41a)穿过的孔(42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北蔡创
申请(专利权)人: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