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固定化神经再生促进剂的神经导管或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790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固定化神经再生促进剂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点主要在导管或膜表面有一层通过等离子体表面聚合修饰形成的含有作为后一步固定化反应的活性基团的聚合物涂层,再通过共价键将神经再生促进剂化学键合固定在导管或膜的表面,在导管内中间还插入有与管轴平行的纤维、无纺布或海绵状材料填充物而组成。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神经导管和膜是采用独特的等离子体表面修饰神经再生促进剂固定化的方法制成,因而神经再生促进剂可集中在导管内部、管壁表面发挥作用,诱导神经细胞贴壁生长,不会随体液的流出流入而扩散到机体的其他部位,从而在神经再生期间长效地发挥作用,促进神经再生修复功能的提高。同样,膜可用于体外快速培养神经细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导管可以植入生物体内修复缺损神经,膜材可以体外用于神经细胞的培养。目前,缺损神经的临床修复主要采取自体、异体神经移植;外膜、束膜吻合;神经导管桥接术、损伤神经部位的药物辅助治疗、电磁辅助治疗等。自体神经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神经修复方法,即将患者腓骨神经取下一段移植到需要的缺损部位,但它增加了手术的次数与难度,引起患者自体神经取出部位功能丧失,同时具有来源有限等问题。而异体神经移植具有免疫排斥的问题。外膜与束膜吻合术是直接将损伤或断离的神经近体端与远体端进行手术缝合,对损伤轻微或短间歇的缺损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疗效,但由于神经没有伸展功能,缝合产生的张力会影响神经的再生,对长间歇的神经缺损修复也无能为力。神经导管桥接术是利用神经具有一定的再生修复能力(1mm/天),在缺损神经的近体端与远体端通过导管搭桥,诱导神经沿导管方向再生,同时,营造一个有利于神经再生功能发挥的微环境,可以促进缺损神经的再生修复。是目前神经再生修复的研究热点。神经导管桥接术已从对导管基质材料的研究,转向导管微结构的研究,同时,与分子生物技术结合,通过吸附或填充各种神经再生促进剂,促进长间歇缺损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固定化神经再生促进剂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是由生物可吸收降解材料制成的导管或膜,在其表面有一层通过等离子体表面聚合修饰形成的含有作为后一步固定化反应的活性基团的聚合物涂层,再通过共价键将神经再生促进剂化学键合固定在导管或膜的表面,在导管内中间还插入有也经过该修饰固定化处理的与管轴平行的纤维、无纺布或海绵状材料填充物而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固定化神经再生促进剂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是由生物可吸收降解材料制成的导管或膜,在其表面有一层通过等离子体表面聚合修饰形成的含有作为后一步固定化反应的活性基团的聚合物涂层,再通过共价键将神经再生促进剂化学键合固定在导管或膜的表面,在导管内中间还插入有也经过该修饰固定化处理的与管轴平行的纤维、无纺布或海绵状材料填充物而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吸收降解材料可以是胶原、聚乳酸、聚乙交酯丙交酯,分子量为10-50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层是由含有氨基、羧基的单体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涂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氨基、羧基的单体可以是氨基酸、丙烯酰胺、乙烯基乙酸或丙烯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可以是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再生促进剂可以是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纤维可以是胶原、聚乳酸、聚乙交酯丙交酯纤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填充后孔隙率为90-99%。9.一种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固定化神经再生促进剂的导管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生物可吸收降解材料制作成导管或膜导管的外管径为0.8-5.0mm,管壁厚度为0.05-0.5mm,导管内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菁谢涵坤胡群华陈皓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