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旋转滚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72103 阅读:5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面输送线的摩擦旋转滚床,包括可绕中心回转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下面安装有驱动轮组件及从动轮组件,所述旋转架的上面安装有由旁板、滚筒组件、导向滚筒组件及导轮组件组成的滚床组件,所述旋转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铰接有摩擦轮组件,所述摩擦轮组件上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抵靠在所述支架上,并穿过所述支架,所述摆杆的自由端上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由螺母紧固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噪音小,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维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地面输送线提供转向功能的滚床,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擦旋转滚床,属于输送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面输送线要实现线体的转向通常采用旋转滚床来实现。目前的旋转滚床的滚床部分多采用链式传动或者皮带传动,前者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结构繁杂,安装拆卸麻烦,不环保,噪音大,耗能;后者的缺陷只要体现在成本高昂,安装维修不便,能耗大,皮带供货周期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成本低,环保,降噪,节能的摩擦旋转滚床。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擦旋转滚床,包括可绕中心回转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下面安装有驱动轮组件及从动轮组件,所述旋转架的上面安装有由旁板、 滚筒组件、导向滚筒组件及导轮组件组成的滚床组件,所述旋转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 每个所述支架上铰接有摩擦轮组件,所述摩擦轮组件上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抵靠在所述支架上,并穿过所述支架,所述摆杆的自由端上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由螺母紧固件固定。所述旋转架的主动端设置有一套所述驱动轮组件及一套所述从动轮组件,所述旋转架的被动端设置有两套所述从动轮组件,所述主动端的行走轮与所述被动端的行走轮分别行走于与所述旋转架的回转中心同心的弧形轨道上。所述旋转架的回转中心偏向于其被动端,相应地,所述主动端的弧形轨道的半径大于所述被动端的弧形轨道的半径。本技术采用摩擦驱动,简化了结构,减低了成本,便于安装和维修,保证了制作周期;降低了电机功率,噪音减小,节能;摩擦驱动不需要润滑,环保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旋转架旋转到另一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摩擦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 图4中,包括滚筒组件1、导向滚筒组件2、导轮组件3、旁板4、旁板5、旋转架6、驱动轮组件7、从动轮组件8、摩擦轮组件9、摆杆10、弹簧11、支架12、销轴13、长轨道组件14、短轨道组件15等。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摩擦旋转滚床,包括可绕中心回转的旋转架6。旋转架6上设置有四个走轮架,在其中一个走轮架上装上驱动轮组件7,在另外 3个走轮架上分别装上从动轮组件8,该部分主要实现旋转功能,通过驱动轮组件7上的驱动电机带动,使得驱动轮组件始运动,而从动轮组件从动,从而使旋转架6实现转动。本技术中,旋转架6的主动端设置有一套驱动轮组件7及一套从动轮组件8, 旋转架6的被动端设置有两套从动轮组件8,主动端的行走轮与被动端的行走轮分别行走于与旋转架6的回转中心同心的弧形轨道上。优选地,旋转架6的回转中心偏向于其被动端,相应地,主动端的弧形轨道的半径大于被动端的弧形轨道的半径。主动端的弧形轨道为长轨道组件14,被动端的弧形轨道为短轨道组件15。旋转架6的上面安装有由旁板4、5。在旁板4的相应位置装入滚筒组件1,将导轮组件3安装在旁板4的两端,用于对撬体的导入,在旁板5相应位置装入导向滚筒组件2,旁板5的两端对应地安装导轮组件3,安装位置与旁板4上的对称。旁板4、5、滚筒组件1、导向滚筒组件2及导轮组件3组成滚床组件,主要起从动输送和支撑及导向撬体作用。如图4所示,本技术在旋转架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12,每个支架12上通过销轴13铰接有摩擦轮组件9。摩擦轮组件9上铰接有摆杆10,摆杆10抵靠在支架12上, 并穿过支架12,摆杆10的自由端上装配有弹簧11,弹簧11由螺母紧固件固定。调节弹簧 11的长度,使摆杆10拉动摩擦轮组件9绕销轴13为中心旋转,使得摩擦轮组件9调整到一定高度。当摩擦轮组件9在此高度时,撬体压迫摩擦轮组件9,使摩擦轮组件9克服弹簧11 的拉力,绕销轴13逆时针旋转,从而使摩擦轮组件9与工件间存在一定的压力,该压力确保摩擦轮组件9得以驱动工件的运动而不出现打滑的现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工件由其他设备输送过来,先由导轮组件3将工件导入滚床,工件通过滚筒组件1和导向滚筒组件2运行,渐渐压迫摩擦轮组件9, 使得摩擦轮组件9拉动摆杆10绕销轴13中心逆时针旋转,同时弹簧11被压缩产生反作用力,使得摩擦轮组件9产生沿销轴13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工件自重和弹簧11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下,使得工件与摩擦轮组件9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电机带动摩擦轮组件9转动, 从而实现对工件的输送。在驱动轮组件7的作用下,驱动轮组件7和从动轮组件8同时转动,从而实现整个滚床以及工件的旋转。本技术采用摩擦驱动取代链条或皮带,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现有技术中不必要的摩擦和阻尼,降低电机功率,噪音减小,节能;减少了外购件,减低了成本,保证了制作周期;摩擦驱动不需要润滑,环保性好;本技术便于安装和维修。权利要求1.一种摩擦旋转滚床,包括可绕中心回转的旋转架(6),所述旋转架(6)的下面安装有驱动轮组件(7)及从动轮组件(8),所述旋转架(6)的上面安装有由旁板G、5)、滚筒组件 (1)、导向滚筒组件( 及导轮组件C3)组成的滚床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架(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12),每个所述支架(1 上铰接有摩擦轮组件(9),所述摩擦轮组件(9) 上铰接有摆杆(10),所述摆杆(10)抵靠在所述支架(1 上,并穿过所述支架(12),所述摆杆(10)的自由端上装配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由螺母紧固件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旋转滚床,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架(6)的主动端设置有一套所述驱动轮组件(7)及一套所述从动轮组件(8),所述旋转架(6)的被动端设置有两套所述从动轮组件(8),所述主动端的行走轮与所述被动端的行走轮分别行走于与所述旋转架 (6)的回转中心同心的弧形轨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旋转滚床,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架(6)的回转中心偏向于其被动端,相应地,所述主动端的弧形轨道的半径大于所述被动端的弧形轨道的半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面输送线的摩擦旋转滚床,包括可绕中心回转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下面安装有驱动轮组件及从动轮组件,所述旋转架的上面安装有由旁板、滚筒组件、导向滚筒组件及导轮组件组成的滚床组件,所述旋转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铰接有摩擦轮组件,所述摩擦轮组件上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抵靠在所述支架上,并穿过所述支架,所述摆杆的自由端上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由螺母紧固件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噪音小,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维修。文档编号B65G13/071GK201980668SQ20102069757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白开军, 缪萃峰, 舒瑶 申请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旋转滚床,包括可绕中心回转的旋转架(6),所述旋转架(6)的下面安装有驱动轮组件(7)及从动轮组件(8),所述旋转架(6)的上面安装有由旁板(4、5)、滚筒组件(1)、导向滚筒组件(2)及导轮组件(3)组成的滚床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架(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12),每个所述支架(12)上铰接有摩擦轮组件(9),所述摩擦轮组件(9)上铰接有摆杆(10),所述摆杆(10)抵靠在所述支架(12)上,并穿过所述支架(12),所述摆杆(10)的自由端上装配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由螺母紧固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开军缪萃峰舒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