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7193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换热装置,其包括有基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基板被固定设置并且在其上部设有电池组,所述基板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基板的换热孔,所述基板具有位于所述换热孔上部的导热区域和位于所述换热孔下部的隔热区域,沿着所述换热孔的轴向,在所述基座的两个侧部设有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换热装置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能够在多种环境中对电池组进行有效地散热或者加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换热装置,尤其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车用锂离子电池组进行外部加热或者外部放热的电池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越来越普遍地融入到普通家庭的生活中。然而,传统采用燃烧汽油或者柴油的内燃机作为动力系统的车辆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并且发动机排放出来的尾气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近年来,由于石油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家用车辆的日益普及,这些缺陷愈专利技术显。正是如此,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上主要车辆厂商都正集中精力研发各种可替代能源作为车辆的动力源,例如包括采用氢气、太阳能、风力等能源作为车辆的动力系统。其中,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电力作为车辆动力源越来越成为车辆发展的主流趋势。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电力的车辆,通常包括有至少一个用于驱动车辆的电机以及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动力电池组。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现阶段拥有最佳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动力电池,因此所述动力电池组优选为包括有多个锂离子电芯的锂离子电池组。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有机溶质,因此在低温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放电能力比较差。如果长期在低温情况下强行放电,会使得锂离子的使用寿命迅速下降。如涉及电池热管理领域的技术能源所了解,在电池在高于其极限温度和低于其极限温度进行放电时,锂离子电池容易快速报废。然而,在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车的销售区域和使用区域往往并不能排除冬季寒冷地带以及夏季暴热地带,环境温度往往处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之外。因此在此情况下,需要额外设置有一个外部的电池加热或者散热装置来给锂离子电池加热或者散热。例如,中国第200910185971. 7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其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周包裹由加热膜制成的加热套,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测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温度,并输出控制信号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接收到该温度信号后对加热套加热或停止加热。具体而言,加热套为电阻式加热器,该加热套套设在锂离子电池本体上,其形状与其所包裹的锂离子本体的形状相吻合。该技术方案解决了锂离子电池温度过低时对锂离子电池的加热的问题。然而,该技术方案所采取的加热套本身难于制造,其不仅要满足设有电能加热单元,而且其形状还必须与锂离子电池完全匹配。此外,当对锂离子套上该加热套之后,锂离子电池在放电后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交换到环境中,这造成了锂离子电池组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可能会加剧了电池组的损坏。进一步地,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使得锂离子电池和加热套的安装困难、维护不便等缺陷。正是如此,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换热装置,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有效地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或者散热,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克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换热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或者散热。此外,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换热装置,其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加热或者散热效率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其包括有基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基板被固定设置并且在其上部设有电池组,所述基板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基板的换热孔,所述基板具有位于所述换热孔上部的导热区域和位于所述换热孔下部的隔热区域,沿着所述换热孔的轴向,在所述基座的两个侧部设有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为锂离子电池组,所述锂离子电池组包括有多个锂离子电池模块,每个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锂离子电芯组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换热孔的截面为方形、圆形、 椭圆形,并且每个换热孔的结构形状相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在所述基板的内部,多个连通孔设置在相邻的换热孔之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在所述基板的横向或者纵向所述换热孔贯穿所述基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为密闭所述多个换热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两个侧部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分别与所述基座的两个侧部的长度相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多个换热孔相对应的可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的多个第一气门和多个第二气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在每个换热孔中设置一个换热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包括有插入到所述换热孔中的插入部分和处于所述换热孔之外的连接部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插入部分的直径足够小于所述换热孔的截面的最小直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电阻丝加热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连接部分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并且,所述连接部分靠近所述插入部分的端部密闭所述换热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连接到车辆的加热气源的连接孔。容易理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池换热装置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 能够在多种环境中对电池组进行有效地散热或者加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的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电池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换热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换热装置的基板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本技术的多个结构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电池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换热装置主要包括有基板1、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其中,在所述基板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电池组100,所述电池组优选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如图中所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有多个锂离子电池模块101,每个锂离子电池模块101由多个锂离子电芯组合而成。虽然在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块101数量为3个,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动力容量需求,设置其他数量的多个电池模块。此外优选地,所述基板1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本技术的电池换热装置的基板1的内部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基板1 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基板1的纵向的换热孔11。所述换热孔11的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以及其他合适形状。优选地,每个换热孔11的结构形状相同。此外,换热孔11 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外,在基板1的内部,多个连通孔13设置在相邻的换热孔之间,从而保持每个换热孔11中的温度基本相同,以给处于不同空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换热装置,其包括有基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被固定设置并且在其上部设有电池组,所述基板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基板的换热孔,所述基板具有位于所述换热孔上部的导热区域和位于所述换热孔下部的隔热区域,沿着所述换热孔的轴向,在所述基座的两个侧部设有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赵晓鹏陆珂伟傅杰文王林杨聪娇周定贤汪国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