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C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70130 阅读:35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由上至下设有砷/氟吸附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在壳体上端设有进水管和反洗出水管,进水管与地下水提升泵连接;在壳体下端设有反洗气管、反洗进水管和出水管,反洗气管与反洗气泵连接,反洗进水管与反洗泵连接,出水管与集水箱连接。该净化器结构简单,实现了运行过程的操作简易化,是一种将吸附、过滤结合在一起,无需前处理,通过反冲洗实现周期性运行的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经净化器处理后的出水砷含量≤10ppb,氟含量≤1ppm,完全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含砷\氟等危害元素的地下水处理的装置系统,属于环保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砷是剧毒物,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人长期食用会造成死亡;氟是一种累积性毒物,进入体内很快被吸收,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过量的氟被吸收,将导致牙齿畸形、软化、 牙釉质失去光泽,并带黄色斑点,重者牙齿发育不全,失去正常形态,氟中毒也影响骨骼,使骨骼变厚变软,骨质疏松,容易折断。目前,去除水中砷、氟等有害物质主要有如下方法沉降及共沉淀、吸附、超滤、离子交换等,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其中药剂沉淀法处理工序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超滤及离子交换运行控制要求严格,成本高,国内现有利用活性碳、高附加性能吸附材进行物理吸附来降低地下水中的砷、氟等危害元素,因材料本身具有较低的饱和处理能力不能确保长期高效的处理,难于在饮用地下水处理中大规模推广应用。专利CN200410058308. 8提出一种在充分搅拌条件下向含砷地下水中泵入复合高效氧化絮凝剂,经混合,絮凝反应后由复合双层滤料滤柱过滤,滤过后的水再经超滤膜过滤,整个工艺虽集成为一体,在一个系统中布局多个处理单元,但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控制繁琐,没有真正实现操作简易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长期高效处理能力且运行工艺简单的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由上至下设有砷、氟吸附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在壳体上端设有进水管和反洗出水管,进水管与地下水提升泵连接;在壳体下端设有反洗气管、反洗进水管和出水管,反洗气管与反洗气泵连接,反洗进水管与反洗泵连接,出水管与集水箱连接。其中,所述反洗泵与集水箱连接。其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高度为10-50cm。有益效果该净化器结构简单,实现了运行过程的操作简易化,是一种将吸附、过滤结合在一起,无需前处理,通过反冲洗实现周期性运行的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经净化器处理后的出水砷含量< lOppb,氟含量< lppm,完全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附图说明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所示,该净化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由上至下设有砷\氟吸附层2和活性炭过滤层3,在砷\氟吸附层2中根据实际需要填充除砷材料或除氟材料。除砷材料采用 As-Catch除砷吸附材,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铁和一部分硫酸铁;除氟材料采用F-Catch除氟吸附材,其主要成分主要成分是氧化钙。As-Catch除砷吸附材和F-Catch除氟吸附材均对人体无影响,均可从日本JCK株式会社购买到。在活性炭过滤层3内布置厚度为30cm的饮用水专用多孔质活性炭,活性炭粒径为2到5mm,具有的高效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微污染物质,如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离子等成分。在壳体1上端设有进水管4和反洗出水管5,进水管4与地下水提升泵6连接;在壳体1下端设有反洗气管7、反洗进水管8和出水管9,反洗气管7与反洗气泵10连接,反洗进水管8与反洗泵11连接,出水管9与集水箱12连接,集水箱12与反洗泵11连接。净化器工作时,通过地下水提升泵6将饮用水水源经进水管4打入壳体1内,依次通过砷\氟吸附层2和活性炭过滤层3将饮用水净化,最终出水经出水管9进入集水箱5 中,最后通过泵打入居民生活用水管道,进入用户家中得以安全使用。经净化器处理后的出水砷含量< lOppb,氟含量< lppm,完全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随着净化器的长期运行,砷\氟吸附层2和活性炭过滤层3之间的空隙会被过滤截留的微小有机物、粘土粒子等物质堵塞,影响处理水的过滤速率和效果,所以必须及时定期对净化器采取反清洗,保证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反洗采用气水联合洗方式,通过打开反洗气泵3进行气洗,可以松动滤层,同时增加吸附材料之间和过滤材料之间的相互摩擦, 便于将吸附材料和过滤材料表面和空隙间的截留物脱落。再通过反洗水泵11将处理水经反洗进水管8打入壳体1内,处理水进入砷\氟吸附层2和活性炭过滤层3进行水洗。砷 \氟吸附层2中的As-Catch除砷吸附材和F-Catch除氟吸附材不仅具有化学吸附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物理过滤作用。反洗出水经反洗出水管5排出,直接进入地下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由上至下设有砷\氟吸附层( 和活性炭过滤层(3);在壳体(1)上端设有进水管(4)和反洗出水管 (5),进水管(4)与地下水提升泵(6)连接;在壳体(1)下端设有反洗气管(7)、反洗进水管 ⑶和出水管(9),反洗气管(7)与反洗气泵(10)连接,反洗进水管⑶与反洗泵(11)连接,出水管(9)与集水箱(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泵(11) 与集水箱(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⑶的厚度为10cm-50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由上至下设有砷/氟吸附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在壳体上端设有进水管和反洗出水管,进水管与地下水提升泵连接;在壳体下端设有反洗气管、反洗进水管和出水管,反洗气管与反洗气泵连接,反洗进水管与反洗泵连接,出水管与集水箱连接。该净化器结构简单,实现了运行过程的操作简易化,是一种将吸附、过滤结合在一起,无需前处理,通过反冲洗实现周期性运行的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经净化器处理后的出水砷含量≤10ppb,氟含量≤1ppm,完全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文档编号C02F9/02GK201962137SQ20102069606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智仁, 徐畅, 李润杰, 江耀忠, 蒋素英, 贾绍凤, 高卫民 申请人:Jck株式会社, 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砷\氟地下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由上至下设有砷\氟吸附层(2)和活性炭过滤层(3);在壳体(1)上端设有进水管(4)和反洗出水管(5),进水管(4)与地下水提升泵(6)连接;在壳体(1)下端设有反洗气管(7)、反洗进水管(8)和出水管(9),反洗气管(7)与反洗气泵(10)连接,反洗进水管(8)与反洗泵(11)连接,出水管(9)与集水箱(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仁徐畅蒋素英李润杰贾绍凤江耀忠高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JCK株式会社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移动] 2013年12月09日 19:41
    我们家乡的水质含碱含氟量比较大我想改变呀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