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79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封器,包括壳体,在延伸/缩回时可以相对壳体移动的拆封组件,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拆封组件至少包括锥形拆封件、弯刀拆封件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和弯刀拆封件的弯刀状端头分别可单独或同时延伸/缩回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分别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沿着第一通道延伸/缩回壳体;所述弯刀拆封件的弯刀状端头沿着第二通道延伸/缩回壳体上述开封器还包括LED灯组件,所述LED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其还包括挂扣,所述挂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拆箱工具的诸多缺陷,尤其解决了现有开封笔很难快速开启捆绑对象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封器,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拆箱功能的开封器。
技术介绍
开封器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常用于工厂及家庭,比如,拆开包装箱、包裹等。 现有技术的常用打开包装箱的工具有美工刀、剪刀等,没有专业的开封用工具。美工刀在拆 包装箱时比较锋利、快速,但由于刀片比较锋利,操作时容易出现误伤,甚至出现危及人身 安全的问题。而且,用美工刀拆开纸箱时,经常会出现不小心划伤其包装的贵重物品之事发 生。另外,剪刀拆取包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安全性相对美工刀要好很多,但还是 存在安全隐患,剪刀的刀片比较锋利,在使用剪刀拆取包裹或包装箱时,常因操作不便导致 效率较低。最为重要的是,考虑到运输的安全性或便携性,现有的箱体或包裹上通常有捆绑 带(如绳子、PVC带)进行加固,而目前的开封笔是很难快速开启捆绑带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开封器以解决现有 拆箱工具的诸多缺陷,尤其解决了现有开封器很难快速开启捆绑对象的技术问题。一种开封器,包括壳体,在延伸/缩回时可以相对壳体移动的拆封组件,所述壳体 呈长方体状,所述拆封组件至少包括锥形拆封件、弯刀拆封件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锥形拆 封件的锥形端头和弯刀拆封件的弯刀状端头分别可单独或同时延伸/缩回壳体。较佳地,壳体内部分别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弯刀拆封件的弯刀状端头 沿着第一通道延伸/缩回壳体;所述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沿着第二通道延伸/缩回壳体。较佳地,还包括第一推钮和第二推钮,所述壳体上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 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长度分别为第一推钮和第二推钮的活动行程;且第一推钮穿过第一 滑槽与所述弯刀拆封件固定连接;第二推钮穿过第二滑槽与所述锥形拆封件固定连接。较佳地,还包括使弯刀状端头自动缩回壳体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弯刀拆封件上 设置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该通孔内,且所述通孔的深度要小于所述第一弹性 元件的宽度。较佳地,还包括使锥形端头自动缩回壳体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 设于所述锥形拆封件上;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尾端卡在第二推钮上。较佳地,还包括使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自动缩回壳体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 二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锥形拆封件上;第二推钮穿过第二弹性元件与锥形拆封件连接。较佳地,所述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延伸出壳体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弯刀拆封件的 弯刀状端头延伸出壳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较佳地,所述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延伸出壳体的方向与所述弯刀拆封件的弯刀 状端头延伸出壳体的方向不同。较佳地,还包括LED灯组件,所述LED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较佳地,还包括挂扣,所述挂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较佳地,所述开封器的壳体呈长方体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技术的壳体呈长方体状,外形如一个U盘,非常容易携带。第二,本技术的拆封组件包括采用本体为圆柱状且端头为锥形的锥形拆封 件、本体为扁片状结构且端头为弯刀的弯刀拆封件两者或其中之一。不仅可以切割较薄的 胶带,还可以切割绑带、厚纸箱等,可极大程度上方便用户使用,而且大大提升安全性。第三,在工作状态,使用者推动推钮,拆封组件的端头立即从壳体伸出;松开手指, 拆封组件的端头又缩回壳体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安全。第四,本技术带有挂扣结构,既可以挂在使用者身上,又可以放进口袋里,使 用起来很方便。第五,本技术的LED灯组件设计,使得本技术也可方便在较暗的场所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图;图2为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非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弯刀拆封件伸出时对应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锥形拆封件伸出时对应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两种拆封件同时伸出壳体端部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正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一种开封器100,包括壳体,在延伸/缩回时可以相对壳体移动的拆封组 件。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外形像一个U盘,非常容易携带。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壳体端部14和本体;本体包括刀盒1和刀盒盖8 ;刀盒 1和刀盒盖8通过螺钉11连接在一起;壳体端部14设置在刀盒1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拆封组件包括锥形拆封件5、弯刀拆封件4 ;其中,锥形拆封件5, 本体为圆柱状结构、端头为锥形;弯刀拆封件4,本体为扁片状结构、端头为弯刀状。且锥形 拆封件5的锥形端头和弯刀拆封件4的弯刀状端头分别可单独或同时延伸/缩回壳体。在 具体实施时,拆封组件也可只包括锥形拆封件5、弯刀拆封件4中的一者,本技术不对 此作出限定。本实施例中,锥形拆封件的本体和端头一体制成;仅为举例,具体实施时,本体和 端头也可以是两个部件,组合在一起;本技术不对此作出限定。本实施例中,弯刀拆封件4的本体和端头一体制成;仅为举例,具体实施时,本体 和端头也可以是两个部件,组合在一起;本技术不对此作出限定。上述开封器100还包括有一组LED灯组件,具体实施时,其还可以有多组LED灯组 件,本技术不对此作出限定。壳体内部分别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弯刀拆封件的弯刀状端头沿着第一 通道延伸/缩回壳体;所述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沿着第二通道延伸/缩回壳体。下方介 绍的第一凹槽81对应第一通道;第二凹槽82对应第二通道。上述拆封器100还包括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6。弯刀拆封件4上设置有一个用来设置第一弹簧7的通孔42 ;第一弹簧7设置于其 中。且第一弹簧7的宽度大于上述通孔42的深度。 上述刀盒盖8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81,用来容置弯刀拆封件4 ;且第一凹槽一直贯 通到刀盒盖8的顶部;第一凹槽8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凸筋811和812,用来卡住弯刀拆封 件4的两侧,与两个凸筋平行设置的在第一凹槽81的底部设置有一半圆形凹槽,其有来容 置第一弹簧7超出通孔42的部分。刀盒盖8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凹槽82,用来容置锥形拆封件5 ;且第二凹槽82也一 直贯通到刀盒盖8的顶部;同时,在刀盒盖8的底部贯通开有一个凹槽83,其用来容置LED 灯组件。上述刀盒1上对应第一凹槽81的位置开有第一滑槽101 ;与其平行设置的,对应 第二凹槽82的位置开有第二滑槽102 ;且分别对应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102设置有第 一推钮3和第二推钮2 ;且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102的长度分别为第一推钮3和第二 推钮2的活动行程。第一推钮3穿过第一滑槽101穿过弯刀拆封件4尾端的通孔41同弯刀拆封件4 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推钮2穿过第二滑槽102穿过锥形拆封件5尾端的通孔51同锥形拆 封件5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弹簧6套设在锥形拆封件5的本体上,且卡在第二拨钮2上。这里仅为举例, 具体实施时,第二拨钮也可穿过第二弹簧6与锥形拆封件5连接固定。上述拆封件100还包括挂扣,且该挂扣设置于壳体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挂扣 为半圆形挂扣13,且半圆形挂扣13设置于刀盒1的底部;仅为举例,具体实施时,半圆形挂 扣13也可以设置于壳体外部的其它位置,本技术不对此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封器,包括壳体,在延伸/缩回时可以相对壳体移动的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拆封组件至少包括锥形拆封件、弯刀拆封件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锥形拆封件的锥形端头和弯刀拆封件的弯刀状端头分别可单独或同时延伸/缩回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拓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